“方舟计划”像一台精密的机器,在“奇点科技”内部高速且低调地运转起来。核心研发区域实施了更严格的物理门禁和网络隔离,供应链团队在全球疯狂地寻找和验证替代方案,法务团队开始深入研究各种可能适用的国际法规和出口管制条例……一种外松内紧的氛围笼罩着公司。
林小一的工作量成倍增加。他不仅要处理日常的公司决策、技术方向把关,还要亲自盯“方舟计划”每一个关键节点的进度。每天工作到深夜已成常态,他书房的灯常常亮到凌晨。
林大山和李素娟(林母)将儿子的辛苦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儿子取得的成就让他们无比骄傲,但看着他日益消瘦的脸颊和眼下淡淡的黑眼圈,那份骄傲里又掺杂了太多心疼。
他们不懂那些复杂的芯片架构、国际博弈,他们只知道,自己的儿子,还是个半大的孩子,却扛起了连许多成年人都无法想象的重担。
这天晚上,林小一又是接近午夜才回家。客厅里只留了一盏暖黄的壁灯,母亲李素娟却还没睡,坐在沙发上,像是在等他。
“妈,你怎么还没睡?”林小一换下鞋子,声音里带着疲惫。
“锅里热着汤,我去给你盛一碗。”李素娟没有直接回答,起身走向厨房。
林小一跟着走到餐厅坐下。母亲端来一碗热气腾腾的鸡汤,放在他面前,然后坐在他对面,静静地看着他喝。
“小一,”母亲的声音温柔,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跟妈说实话,是不是……公司遇到什么难处了?我看你这段时间,太累了。”
林小一喝汤的动作顿了一下。他不想让父母担心,一直尽量报喜不报忧。但母亲敏锐的观察力,还是察觉到了异常。
他放下汤匙,抬起头,看着母亲关切而担忧的眼神,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和歉疚。他知道,有些事,不能再瞒了。
“妈,”他斟酌着词语,尽量用父母能理解的方式解释,“公司发展得很好,技术也很领先。但是,正因为我们太领先了,动了一些国外大公司,甚至……可能是一些国外势力的‘蛋糕’。”
李素娟似懂非懂:“蛋糕?他们……他们想干什么?”
“他们不想让我们好好发展。”林小一尽量说得平和,“可能会用一些……不太光彩的手段,比如偷我们的技术,或者不卖给我们关键的零件,想卡住我们的脖子。”
“啊?”李素娟脸色一白,手不自觉地握紧了,“那……那怎么办?能报警吗?或者找政府帮忙?”
“报警和政府帮忙是一方面,但最重要的是我们自己要做好准备。”林小一握住母亲有些冰凉的手,试图传递给她力量,“我们现在做的很多调整,比如加强安保、寻找替代的供应商,就是为了应对这些可能发生的事情。这叫未雨绸缪。”
他看着母亲的眼睛,语气认真而坚定:
“妈,这不像小时候跟同学吵架,也不是简单的商业竞争。这更像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一场关于技术主导权、关于国家未来产业命运的战争。我们‘奇点’,现在就在最前线。”
“战争……”这个词让李素娟的身体微微颤抖了一下。她只是一个普通的母亲,战争这个词对她来说,太过沉重和遥远。
她反手紧紧握住儿子的手,眼眶瞬间就红了:“可是……小一,你还这么小……这不该是你承受的……”
看着母亲快要落泪的样子,林小一心里也不好受。他站起身,走到母亲身边,像小时候一样,轻轻抱住她。
“妈,别担心。你儿子厉害着呢。”他试图用轻松的语气安慰,“而且,这不是我一个人的战斗。我们有很多厉害的同事,有支持我们的伙伴,背后还有我们的国家。我们不是孤军奋战。”
他顿了顿,声音低沉而有力:
“妈,这就是我们的战争。躲不掉的。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要有面对这一切的觉悟。我不想看到有一天,我们的技术、我们的命运,被别人捏在手里。现在辛苦一点,扛过去,以后的路才能更平坦,我们才能真正挺直腰杆。”
李素娟靠在儿子并不宽阔,却异常坚实的肩膀上,听着他沉稳的心跳和坚定的话语,心中的恐慌和无力感,竟奇迹般地慢慢消散了。
她抬起头,用手抹去眼角的泪水,看着儿子已经初具棱角的脸庞,终于用力地点了点头。
“妈懂了。”她声音还有些哽咽,但眼神已经变得坚定,“妈帮不上你什么大忙,但妈保证,家里的事不用你操心一点。你爸那边,我去跟他说。你只管往前冲,累了、倦了,就回家,妈给你炖汤喝。”
朴素的话语,却蕴含着世界上最温暖的力量。林小一鼻子一酸,重重地点头:“嗯!谢谢妈。”
这一刻,家的港湾给了他最坚实的支撑。他知道,无论外面的风浪多大,这里永远是他可以卸下防备、补充能量的地方。
这场关乎未来的“战争”,他不仅要为自己而打,为“奇点”而打,也是为了身后千千万万个像他母亲一样的普通人,能拥有一个不必仰人鼻息、更加自主和有尊严的未来。
他喝完母亲盛的汤,感觉浑身的疲惫都被驱散了不少。回到书房,他再次投入工作,眼神比以往更加锐利,信念比以往更加坚定。
战争的号角已经吹响,他已做好准备,带领“奇点”,迎战一切风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