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瓜子一百斤,松子一百斤!
杏仁一百斤,炒栗子一百斤。
陈建国咽了咽口水,今天全是干货。
而且都是炒好的,各种口味都有。
真是大手笔,不过吃不完,得想办法处理掉。
陈建国七点半到了厂里,先去医务室转了一圈,叮嘱他们做好准备。
刚进办公室,一个人就跟了进来,顺手关上门。
陈科长,听说今天厂里招学徒工?
张医生四十来岁,懂中医,也学过西医,所以被厂里聘用。
对,招一百人,竞争很激烈。陈建国随口道。
陈科长,我懂规矩,如果您有多余的名额……张医生看了眼紧闭的门,压低声音,我这儿有六百块钱……
快收起来!你想干什么?陈建国连忙摆手。
陈科长,我知道行情,一个名额六百块不算高也不算低。张医生急忙解释。
陈建国立刻明白了,肯定有人私下卖名额,这是找死。
钱收好,这事我帮,但一分钱不要。陈建国正色道,让你儿子赶紧报名,我得出去看看。
把名字告诉我,要是留一分钱,这事就算了。
张医生满脸感激:这怎么行,太占您便宜了。
同事之间,别客气。陈建国笑笑,要是过意不去,就把桌上那两条金鱼送我。
桌上空荡荡的。
行行,我这就拿来。张医生冲出去,很快端回一个铜香炉,里面养着两条小金鱼。
不错,放桌上吧。陈建国点点头。
抱歉,这是香炉,临时用的。张医生有些不好意思,下班我去买个玻璃缸……
不用,我就喜欢这个。陈建国摆摆手,快去叫你儿子报名。
他就在厂门口等着,我马上去。张医生说道。
九点开始,记住,别声张。陈建国叮嘱。
您放心,我明白。张医生匆匆离开。
等那人一离开,陈志远便将小金鱼倒进了屋角的脸盆里。他拿起铜香炉翻看了一番,仔细端详着。
“宣德炉!真正的明朝宣德炉!”陈志远激动地低声自语,“这下可发财了!”
作为从未来穿越而来的陈志远,对宣德炉再熟悉不过了,甚至曾在一位藏家手中亲自把玩过。
他小心翼翼地将宣德炉收进系统仓库,随后慢悠悠地朝厂里的办公楼走去。
今天的陈志远穿着整洁,一件白色短袖衬衫,一条黑色长裤,脚上是一双黑色皮鞋。
他对这双圆头圆脑的皮鞋实在看不上眼,但没办法,这个年代要是穿一双未来样式的皮鞋,麻烦可就大了。
见到赵厂长、周书记和孙副厂长时,发现他们的穿着也差不多,同样是白衬衫、黑裤子、黑皮鞋。
“领导刚来了电话,十点钟到厂里。”赵厂长笑呵呵地说,“来,喝杯茶。”
陈志远摆摆手:“我先去大门口转转,人事部正在招人。”
赵厂长他们自然明白,陈志远这是去给人事部打招呼,安排自己需要的人进来。
来到厂门口,只见大门上方挂着横幅,写着“欢迎领导莅临指导”之类的标语。厂门内外插满了红旗,随风飘扬。
大门一侧摆着两张桌子,后面坐着五六个人,都是人事部的,人事部刘主任也在其中。
桌前围着一大群人,约莫几百号,但都被拦在一边等候。
“刘主任,您好!”陈志远上前打了个招呼。
“哟,陈工程师!”刘主任眼睛一亮,连忙迎了过来。
“刘主任,有点事想和您商量,方便借一步说话吗?”陈志远微笑道。
说话间,他注意到人群中有不少熟面孔,包括严家兄弟严大和严二,以及刘家兄弟刘大和刘二。
还有孟家父子孟广山和孟建国,两人正东张西望,还没发现陈志远。
严二和刘二见陈志远过来找人谈话,心中暗喜,觉得自己的工作肯定稳了。
走到一旁,陈志远将一张纸条塞给刘主任。
“刘主任,暂时就这四个人,还有一个人过两天再来报到,没问题吧?”陈志远低声问。
“没问题,没问题!陈工程师您放心。”
刘主任态度恭敬:“明天我请您吃饭,晚上去吃烤鸭,怎么样?”
“不用这么客气,刘主任有事直说就行。”
陈志远立刻明白,刘主任这是有事相求。
“我儿子想通过这次招工进厂。”张主任说道:“您看能不能帮忙指点一下?”
“哦,他什么学历?”陈志远问道。
“高中,今年刚毕业。”张主任连忙回答。
“行,只要人机灵肯干,可以当技术员学徒。”陈志远点头道,“以后考个正式技术员,努力的话还能当工程师。”
顺手的人情,陈志远自然不会吝啬。
“那就麻烦您多费心了。”张主任感激道。
“小事。”陈志远爽快答应,“您先忙。”
“明晚,明晚聚福楼烤鸭店!”张主任赶紧道。
“不用,真不用。”陈志远摇头,“晚上我得早点回家。”
“明白明白,家里有人等着吧?”张主任笑道,“我也年轻过。那这样,带上一起不就行了?”
陈志远无奈苦笑:“家里有个小妹妹,缠得紧,实在没办法。”
“就这么定了,明晚聚福楼。”张主任坚持道。
陈志远只好应下,眼看时间到了九点,张主任匆匆离开。
他刚要走,就听见赵大山的喊声:“志远志远!这边!”
陈志远脸色一沉,快步走过去,压低声音道:“你们俩干什么?”
他之前对这两人客气,不过是受原身记忆影响。后来想起他们如何占自家便宜,心里便只剩厌恶。
现在给他们一份工作和一辆自行车,已经是看在原身母亲的份上,从此两清。
“志远啊,建军刚报了名,说下午才出结果。”赵大山有些忐忑,“这事没问题吧?”
“村里人都知道建军要进厂了,要是黄了,脸往哪儿搁?”
陈志远皱眉:“放心,肯定成。车还我。”
“志远,这车不如给我吧,村里来回方便点。”赵大山赔着笑脸。
“给你也没用,你弄不到汽油。”陈志远淡淡道,“我这儿有辆新买的凤凰二八大杠,跟我来拿。”
一听这话,赵大山赶紧推车跟上,赵建军也紧追在后。
门卫见他们跟着陈志远,问都没问就放行了。
“爸,这车得归我。”赵建军低声道,“以后从大院来上班,我得用。”
“你用什么车子,自己走路吧。对了,周强能捎上你。”
周大海态度坚决,说什么也不肯把自行车给周建国。
几人走到车棚前,张明远对周大海说:“这辆新车你推走,发票和车证都在这儿。”
“谢谢啊明远,还是你有本事,咱们周家以后就指望你了。”周大海满脸喜色。
看着那辆崭新的二八大杠,任谁都会高兴。虽然没了发动机,但毕竟是全新的。
“表哥,咱俩住一屋吧,你给我换张新床。”周建国插嘴道。
“周家靠我?我姓张。”张明远淡淡道,“周建军你也不会住我家,厂里给你安排了宿舍。”
“哎,明远你这话说的……”周大海愣住了。
没等他说完,周建国就急着嚷嚷:“我才不住宿舍!你们家那么宽敞,我去住怎么了?”
看着这对父子,张明远冷笑一声:“从今往后我们就是陌生人。这次帮忙,完全是看在我妈的面子上。”
“自行车给你,工作给周大山。这些东西给了你们,咱们就两清了。”
“往后周建国你能混成什么样,全凭自己本事。”
“你这是什么意思?”
周大海和周建国都傻眼了。
“装糊涂?”张明远讥讽道,“当年我妈在世时,你们家大半开销都是我们承担的。”
“我妈走后,我爸再婚断了接济,你们就再没登过门。我现在做到这份上已经仁至义尽。”
周大海瞪圆眼睛:“张明远你反了天了!我可是你舅舅,你妈不在了,我教训你天经地义……”
“你试试看!”张明远眼神凌厉,“别拿乡下那套在这儿撒野,小心我送你去派出所。”
“该给的我都给了。”他语气冰冷,“要不我大可以收回工作名额和自行车。就算不搭理你们,你们又能怎样?”
父子俩顿时哑火。虽然满心不忿,却无计可施。
“赶紧走,明天直接来报到。周建国记得带铺盖。”
张明远转身要走,周大山还不死心:“明远啊,亲戚间有点摩擦很正常,咱们往后好好处……”
“少废话,赶紧走!”
张明远一挥手,父子俩只得悻悻离开。
他刚走到办公区,迎面碰见杨厂长、张书记和李主任带着行政科的人走来。
“张总工先走了,我们去门口等着。”周厂长笑着招呼道。
陈卫国跟着来到厂门口,这里还有零星的报名者,比起之前的人潮已经少了许多。
陈卫国站在周厂长和赵副厂长中间,忽然在人群中看到了熟悉的身影——那个叫苏梅的姑娘也来报名了。
见到陈卫国时,苏梅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自从上次从刘家跑出来后,苏梅就四处打听那个俊朗的年轻人。得知对方条件优越后,她不禁有些灰心,明白自己配不上人家,心里那点念想也就淡了。
此刻重逢,苏梅本想上前打招呼,又觉得身份悬殊,只得低头准备离开。她心里清楚这种小规模招工多半要靠关系,但还是抱着侥幸心理来试试运气。
陈卫国也认出了苏梅,突然想起历史惯性的力量。虽然自己搅黄了她和刘家的婚事,但难保将来不会再有交集。这么能干的姑娘要是真嫁进刘家,未免太可惜了。要不是已经有了未婚妻,他或许会考虑追求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