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未至,这皇城倒也修缮得愈发恢弘了?”
“不过格局依旧,大体未改。”
忽然间。
这时,后方宽敞的马车中传出声音,帘幕轻掀,露出一张整个皇宫皆无比熟悉的面容。
那容颜虽已染上岁月痕迹,但昔日威仪正悄然回归。
于修明立于前方,连忙躬身应和。
而另一侧,蒋琥本欲开口回应。
可转念想到自身身份,终是沉默前行。
亲军都尉府早已裁撤,仪鸾司也随之消散。
残余之人,换上了新的名号——锦衣卫。
就在此前。
蒋琥率领锦衣卫搜遍山林原野,只为寻得皇上踪迹,却始终毫无线索。
然而,他们万万不曾料到,在这场搜寻之中,竟意外发现了早已在十几年前便已销声匿迹的锦衣卫前身——仪鸾司!
接到此报,蒋琥立刻察觉其中深意。
当即集结人马,火速出发!
毕竟,他随侍皇爷多年,那些隐秘之事,皆曾亲手经办。
如今仪鸾司重现,他岂会不知——是“她”终于要现身了。
皇爷的消失,令大明局势动荡。
这般消息,瞒不了多久。
纵然才过去一日一夜,恐怕已有快马加鞭、乃至信鸽传书,将此事飞报四方。
若以北地最快的海东青传递讯息,消息传开只会更疾!
洪武,便是大明的天!
此时大明外患未平,正是最为紧要的关头。
一旦前线将士与敌国得知此事,所激起的波澜,恐怕真会天地倾覆!
正因如此——
蒋琥心知肚明:
那位……已然归来!
大明沉寂十年,当年洪武帝尚且目不识丁之时——
正是她运筹帷幄,参与开国大计,执掌封爵赏功,乃大明真正的皇后!
她虽为女子。
但其声望之重,绝非寻常“皇后”所能企及。
大明自开国至今,仅有一位皇帝!
也仅有一位皇后!
太子妃镇不住宫廷,她可以!
皇城之内,无人能震慑百官,她可以!
在外的勋贵宗室、皇子藩王,听闻皇爷突遭变故,无人能压制这股恐慌。
但她可以!
当蒋琥意识到,眼前这位贵人一旦得知朱允炆所作所为——
即便自己曾有护驾之功,恐怕也难逃性命之危,他瞬间便明白了自己的立场。
于是——
率禁军而来,原本只为擒拿囚禁周骥。
却迎来摧枯拉朽般的溃败……
更被蒋琥斩去一臂,以儆效尤。
然而!
蒋琥亦清楚,这才只是开端……
正如身后马车中的尊贵之人,在听闻朱允炆种种行径之后。
几乎刹那之间,便已洞悉一切。
途中,她神色不动,然周身凝聚的威压,却日益沉重。
蒋琥深知——
接下来,才是大明真正的“风云再起”!
而自己眼下,至少还未踏错一步。
“过了洪武门,两侧便是中枢诸部所在,兵部、吏部、户部……太常寺、鸿胪寺、都察院……皆列于此道两旁……”
“直至承天门……”
此刻。
随着马皇后话语落下,这条漫长街衢之上,唯余急促的脚步回响。
队伍,已然迈入承天门。
“承天门,乃皇城第二重门,入内之后,左右即为太庙与祭祀重地……”
“此地,当年标儿册立东宫之时,方始落成!”
马皇后的声音中透出一丝追忆。
十年了!
重新踏上京城的土地。
有些街巷依旧熟悉,有些角落却已变得陌生。
而随着她低语渐起,尘封于皇城深处的往事,也如潮水般涌回心头。
一时间,纵然这辆马车不过寻常宽裕,却因她的存在,平添了几分庄重与威仪。
“走过这条路,便是午门了!”
队伍缓缓停驻。
午门紧闭,巍然矗立。
马皇后从车帘缝隙中抬眼望去,目光投向远方,轻轻一叹。
“又是周家的……”
“重八待你不薄,今日竟然是你站出来作对?”
她微微合目,似在压制心中波澜。
“午门是第三重门户……”
“再往前,便是奉天门!”
“那是百官入朝前候旨之处。”
“左为武英殿,右为文华殿!”
“正前方——正是群臣议政的奉天殿!”
“我们虽迟了一步。”
“但……尚不算太晚!”
她低声呢喃,将记忆中的宫阙布局逐一唤醒。
就在此时,前方马蹄急促,一道尖锐惊惶的声音骤然划破寂静——
“蒋琥!你不在钟山寻皇爷遗踪,竟敢擅自返京?!”
“你锦衣卫要造反不成?!”
“立刻退回去,我可既往不……”
话音未落,戛然而止。
紧接着——
是一声撕心裂肺的惨叫。
“骥儿!!”
“啊啊啊啊——!”
“蒋琥!你该死!!!”
“给我杀了他!”
咆哮声震彻宫门。
铁甲铿锵作响,脚步整齐逼近。
透过车帘缝隙,隐约可见:
午门前,禁军列阵如林,密不透风;宫墙上,无数长矛寒光闪烁,箭矢森然,早已锁定了囚车中的身影——可他们仍在迟疑。
“还愣着做什么?动手!!”
“别说是蒋琥,就算是首任都指挥使毛壤,今日也得伏诛!”
“别忘了,此刻坐在奉天殿上的,是谁的嫡子!”
为首的将领双目赤红,望着囚车内奄奄一息的儿子,眼中几乎渗出血来。
恨意如焚,杀机滔天。
然而,
就在铁甲即将压上、几位禁军统帅抬手欲令斩杀之际——
忽地,一声厉喝破空而来!
“大胆!”
“江统!吴山!还有你——周德兴!”
“睁开你们的狗眼!”
“看看我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