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兴元年二月末,渭水两岸的冻土尚未完全消融,一支黑色的大军正沿着官道浩浩荡荡向西挺进,旌旗蔽日,甲胄如潮,正是攻克潼关后一路西进的征西军。李虎骑在一匹通体乌黑的战马之上,身披玄色鎏金铠甲,腰间悬挂着尚方宝剑,目光锐利如鹰隼,扫视着前方广袤的平原。远处,西安城的轮廓已隐约可见,那座承载着大顺政权最后希望的古都,正笼罩在一片肃杀的氛围之中。
“将军,前方探马来报,距离西安城已不足五十里!”副将陈明策马来到李虎身边,沉声禀报。
李虎微微颔首,沉声道:“传令下去,大军放慢行军速度,派出先锋部队探查西安城外围布防,务必摸清敌军动向。另外,令火炮部队加快行军节奏,务必在明日清晨抵达西安城下,构筑炮阵地!”
“遵令!”陈明应声领命,当即调转马头,前去传达命令。
征西军的推进消息,如同惊雷般炸响在西安城内。此时的西安城,早已没了往日的繁华,街道上行人寥寥,店铺紧闭,空气中弥漫着压抑的恐慌。百姓们听闻中华军即将兵临城下,纷纷闭门不出,唯有城头上的大顺军士兵往来穿梭,神色仓皇地加固城防,整座城市如同惊弓之鸟,随时可能崩溃。
皇城之内,李自成身着龙袍,焦躁地在大殿内踱步,脸色苍白如纸,昔日眼中的锐气早已被恐惧取代。潼关失守的消息如同一块巨石,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寄予厚望的潼关防线,竟然在短短三日内便被攻破,十万大军损失殆尽,中华军的战斗力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
“陛下,中华军已逼近西安,距离都城不足五十里,先锋部队已抵达城外十里处!”一名亲兵跌跌撞撞地闯入大殿,声音带着哭腔禀报。
李自成身形一个踉跄,险些摔倒在地,身旁的太监连忙上前搀扶。他稳住身形,死死抓住龙椅的扶手,指节因用力而发白,厉声问道:“刘宗敏呢?高一功呢?让他们立刻来见我!”
片刻之后,刘宗敏、高一功、牛金星等大顺军核心将领纷纷涌入大殿,每个人的脸上都布满了愁容。往日里争论不休的将领们,此刻却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唯有沉重的呼吸声在大殿内回荡。
“诸位,中华军已兵临城下,西安危在旦夕!”李自成的声音带着颤抖,目光扫过众人,“今日召集你们,便是要商议对策,如何才能守住西安,保住我大顺的江山!”
话音刚落,一名将领便“噗通”一声跪倒在地,泪流满面地说道:“陛下,中华军势大,潼关天险都未能守住,西安城更是难以抵挡。如今我军士气低落,粮草短缺,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开城投降,或许还能保全一命!”
“是啊,陛下!中华军善待降兵,此前潼关被俘的士兵都得到了妥善安置,我们不如投降吧!”
“陛下,识时务者为俊杰,中华军一统天下已是大势所趋,我们无力回天啊!”
随着这名将领的带头,殿内顿时响起一片附和之声,不少将领纷纷跪倒在地,主张开城投降。他们亲眼目睹了中华军的强大,深知继续抵抗只是徒劳,只会徒增伤亡。
李自成看着眼前这些主张投降的将领,气得浑身发抖,脸色瞬间变得铁青。他猛地拔出腰间的龙渊剑,一剑劈在身前的案几上,实木案几瞬间被劈成两半,木屑飞溅。“废物!都是废物!”李自成厉声咆哮,“我大顺军将士百万,岂能惧敌投降!当年我们起兵反明,历经无数艰难险阻都未曾退缩,如今不过是区区中华军,你们便吓得屁滚尿流,简直丢尽了我大顺的脸面!”
“陛下息怒!”众将领吓得纷纷低下头,不敢言语。
李自成目光如刀,扫过跪倒在地的将领,最终落在了最先主张投降的那名将领身上。“你身为大顺将领,不思报国,反而蛊惑军心,动摇士气,留你何用!”话音未落,李自成手中的龙渊剑已寒光一闪,那名将领的头颅便滚落在地,鲜血喷溅而出,染红了大殿的地面。
殿内众将领见状,吓得魂飞魄散,纷纷磕头求饶:“陛下饶命!陛下饶命!”
“谁再敢言投降二字,这便是下场!”李自成手持血淋淋的龙渊剑,厉声喝道,眼中充满了杀意,“西安是我大顺的都城,是我等的根基所在,今日便是拼尽全力,也要与中华军死战到底!谁敢退缩,立斩不赦!”
众将领被李自成的狠厉震慑,再也不敢提及投降之事,纷纷表示愿意坚守西安,与中华军死战到底。
李自成见状,脸色稍缓,他收起龙渊剑,沉声道:“传我命令,即刻加固西安城防,将城中所有火炮、弓箭、火药全部部署至城头,务必构筑起严密的防御工事。同时,将城中粮草全部集中至内城,做好长期坚守的准备。”
随后,他目光转向刘宗敏,沉声道:“刘宗敏,朕命你率领十万精锐大顺军,驻守西安外城,务必守住外城防线,不得让中华军前进一步!若外城失守,提头来见!”
刘宗敏单膝跪地,高声应道:“末将遵令!定死守外城,与中华军决一死战!”虽然他心中清楚,仅凭十万精锐难以抵挡中华军的进攻,但此刻已无退路,只能硬着头皮应战。
李自成又看向高一功,说道:“高一功,朕命你率领五万大军,驻守内城城墙,协助刘宗敏防守。同时,负责巡查城内,严防奸细作乱,稳定民心。”
“末将遵令!”高一功应声领命。
“牛金星!”李自成的目光转向丞相牛金星。
“臣在!”牛金星连忙躬身应道。
“你负责统筹粮草、物资的调配,安抚城中百姓,同时组织城中青壮年,组建民军,充实兵力。朕要让西安城变成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让中华军付出惨痛的代价!”李自成沉声道。
“臣遵旨!”牛金星领命退下,心中却充满了无奈。他知道,西安城的粮草物资早已所剩无几,想要长期坚守,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他不敢违抗李自成的命令。
一道道命令从李自成口中传出,殿内将领们纷纷领命,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防御事宜。然而,此时的大顺军早已没了往日的斗志,士兵们人心惶惶,不少人甚至暗中准备逃离西安城,防御部署进展缓慢。
牛金星按照李自成的命令,在城中大规模征召青壮年,组建民军。但百姓们早已对战争充满了恐惧,纷纷躲藏起来,不愿参军。牛金星无奈之下,只得下令强行征召,凡是年满十五至五十岁的男子,皆需参军守城,违抗者全家问斩。在高压政策下,牛金星最终勉强组建起一支二十万人的民军,但这些民军大多缺乏训练,手中仅有简陋的兵器,战斗力低下,根本无法与中华军抗衡。
李自成将这支二十万人的民军交由自己直接统领,驻守内城,试图以此增强防御力量。他亲自登上内城城墙,查看城防部署,看着城下忙碌的士兵和民军,心中却充满了不安。他知道,这支临时组建的民军根本无法指望,真正能依靠的,还是刘宗敏率领的十万精锐。
次日清晨,李虎率领的征西大军已全部抵达西安城下,将西安城团团围困。五十万大军列阵而立,军阵绵延数十里,旌旗如林,甲胄映日,气势如虹。中华军的火炮部队已在城外构筑起炮阵地,百余门后膛炮整齐排列,炮口齐齐对准西安城城墙,黑洞洞的炮口透着冰冷的杀意。
李虎骑着战马,来到阵前,用望远镜仔细观察着西安城的防御部署。城头上,大顺军士兵严阵以待,火炮、弓箭密密麻麻,城墙上还悬挂着“大顺”国号的龙旗,试图彰显最后的威严。但李虎从城头上士兵们慌乱的身影和低落的士气中,早已看出了大顺军的虚弱。
“传我命令,火炮部队做好准备,对西安外城城墙进行试探性炮击,摸清敌军火力部署!”李虎高声下令。
随着命令下达,中华军的火炮阵地瞬间爆发出惊雷般的巨响,数十枚炮弹呼啸着飞向西安外城城墙,炸起一片烟尘。城头上的大顺军士兵吓得纷纷躲避,刘宗敏高声嘶吼,指挥士兵们进行反击。但大顺军的火炮射程有限,根本无法对中华军的炮阵地造成威胁,只能被动挨打。
炮击持续了一个时辰,西安外城城墙虽未被轰开缺口,但城头上的大顺军士兵已伤亡惨重,防御工事也遭到了严重破坏。刘宗敏看着城下如狼似虎的中华军,心中充满了绝望。他知道,仅凭自己手中的十万精锐,根本无法守住外城,西安城的陷落只是时间问题。
皇城之内,李自成听到城外传来的火炮轰鸣声,吓得脸色苍白,坐立不安。他不断派人前往外城询问战况,当得知外城防御已岌岌可危时,更是如坐针毡。他心中开始后悔,后悔当初没有听从牛金星的建议,早日撤离西安,如今却陷入了绝境。
但事已至此,已无退路。李自成拔出腰间的龙渊剑,高声说道:“传我命令,全军将士,与中华军死战到底!谁敢退缩,立斩不赦!朕将亲自登上城头,与将士们共存亡!”
然而,此时的大顺军早已人心涣散,李自成的呐喊再也无法激起士兵们的斗志。西安城的上空,战争的阴云愈发浓厚,一场决定大顺政权命运的最终决战,已箭在弦上,一触即发。李虎站在阵前,目光坚定,他知道,攻克西安,剿灭大顺军,只是时间问题。中华军的铁蹄,即将踏遍这座古都的每一个角落,将华夏一统的旗帜,插在西安城的城头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