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原刘表的水军基地,如今已彻底改换了门庭。
码头上旌旗招展,不过飘扬的不再是“刘”字或“蔡”字,而是玄色的“袁”字大旗,以及一面稍小一些、绣着踏浪金龙、代表水军统帅王金水的“王”字将旗。
空气中弥漫着桐油、新木和江水特有的腥咸气息。
袁大山在白素雅、柳如梦、周一木等核心班底的陪同下,站在码头高处,俯瞰着眼前这支初具规模、气势惊人的舰队。
王金水一身特制的水军将领皮甲,皮肤因长期江上训练而显得更加黝黑粗糙,但一双眼睛却亮得惊人,透着水手特有的精明与悍勇。
他快步上前,单膝跪地,声音因激动而略显沙哑:
“末将王金水,拜见主公!禀主公,我潜渊水军第一、第二舰队,大小舰船三百余艘,水兵三万,已操练纯熟,请主公检阅!”
袁大山微微颔首,目光投向江面。
【内心oS:好家伙,这规模,这场面,比后世看的那些海战电影也不遑多让了!王金水这小子,真是把家底都掏出来了吧?看来当初没看错人!】
只见宽阔的江面上,舰船按照功能与大小,分列数个方阵,井然有序。
最引人注目的,是二十余艘经过张三铁工坊改良后的新型楼船。
它们比传统楼船更加修长,船体采用了更坚固的龙骨和肋材结构,外包加厚的熟牛皮甚至关键部位镶嵌了薄铁片以防火防撞。
船楼并非一味求高,而是更加注重稳定性和射击孔的布局,每层都配备了经过梅如水计算改良、射程更远的重型床弩和旋转式拍杆。
船头还加装了带有倒刺的钢铁撞角,寒光闪闪。
紧随其后的是超过百艘的艨艟斗舰,这些中型战船行动更加灵活,船体低矮,包裹着湿泥和生牛皮,专门用于突击和近战接舷。
它们两侧开有密密麻麻的划桨孔,此刻桨叶收起,如同蛰伏的猎豹。
再往后,是数量更多的走舸、赤马舟等轻型快船,以及负责运输、补给的大型漕船。
整个舰队层次分明,攻防兼备。
“主公请看,”王金水指着舰队,如数家珍,“新型楼船,顺风满帆,逆风亦可依靠新增的脚踏轮桨驱动,速度远超旧式船只。
艨艟舰的撞角,乃张大人以百炼钢打造,曾于试航时轻易洞穿三层旧船木板!
各船之间,以旗语、灯号、鼓声联络,信号明确,反应迅速!”
他顿了顿,脸上露出一丝自豪:
“更重要的是,咱们的水兵,并非临时征召的农夫,皆是招募沿江渔民、熟悉水性的青壮,加以严格军阵操练。
如今,无论是操帆、划桨、接舷跳帮,还是弓弩射击、火器运用,皆已成型!士气,更是高昂!”
仿佛为了印证他的话,江面上突然响起震天的战鼓声。
只见舰队阵型陡然变换,楼船居中压阵,床弩上弦,巨大的弩箭在阳光下闪着寒光。
艨艟斗舰如同离弦之箭,分成数队,进行高速穿插、迂回包抄的演练,船桨起落整齐划一,劈波斩浪,动作迅捷无比。
走舸快船则如同游弋的鱼群,进行着侦察、通信和灭火等辅助任务的演示。
更有几艘特制的火攻船,在演练中展示了精准的突击和引火能力。
水兵们在高耸的桅杆上灵活如猿,在摇晃的甲板上奔走如履平地,口号声、应答声、兵器碰撞声,汇成一股昂扬向上的力量,直冲云霄。
“好!好!好!”
袁大山连说了三个好字,脸上露出了由衷的笑容。
他拍了拍王金水的肩膀,“金水,辛苦了!短短时日,能将水军练到如此地步,超乎我的预期!”
【内心oS:这哪里还是印象里北方势力那支只能在黄河里扑腾两下的水师?这分明是一支足以纵横长江,甚至……未来驰骋海洋的强大舰队!王金水,真乃福将也!】
白素雅在一旁也含笑点头,轻声道:
“金水将军确是栋梁之才。有此水师,我军南下江东,再无天堑之阻。”
此时,在靠近江岸的一片特定水域,周一木统帅的北方精锐陆军,也正在进行紧张的水上适应性训练。
这些习惯了纵马平原的彪悍士卒,此刻正按照水军教头的要求,在摇晃的平底船上练习保持平衡、弓弩射击,甚至进行小规模的跳帮模拟。
虽然动作略显笨拙,时不时有人落水引来善意的哄笑,但每个人都在认真练习,因为他们知道,未来的大战,很可能就在这波涛之上。
视察完毕,袁大山心中大定。
他最后望了一眼那支雄壮的舰队,对身旁信心满满的王金水道:
“江东水军,素称天下精锐。周瑜更是水战奇才。金水,此战,关乎天下一统,你有几分把握?”
王金水胸膛一挺,独眼中闪烁着如同手中钢刀般锐利的光芒,声音斩钉截铁,充满了不容置疑的自信:
“主公放心!末将及我潜渊水军全体将士,必不负主公重托!长江天堑,从此是我军通途!江东水师若敢拦路,定叫它樯橹灰飞烟灭!”
江风拂过,带来湿冷的水汽,却吹不散码头上弥漫的昂扬斗志。北方的巨龙,不仅拥有了利爪,更生长出了能够劈波斩浪的鳞翼。
(本章完)
---
【下章预告】
江东岂会坐以待毙?周瑜殚精竭虑,布下横江铁索,两岸暗藏杀机!袁军前锋受挫,长江之路真能畅通无阻?一切尽在《第192章:横江铁索·公瑾的最后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