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四合,华灯初上,周瑜的别院坐落在建业城南,临江而建,今夜格外热闹。
精致的宫灯在晚风中轻轻摇曳,将整个庭院映照得如同白昼。
丝竹之声悠扬悦耳,舞姬们轻盈的身姿在回廊间穿梭,一切都显得那么祥和美好。
然而,在这片歌舞升平的景象之下,却暗藏着令人不安的暗流。
李丽丽在黄兰兰等四名女卫的护卫下准时赴宴。
她今日换上了一袭淡青色宫装,发髻间只点缀着几颗珍珠,显得既庄重又不失风韵。
黄兰兰则是一身劲装,腰间佩剑,目光如鹰隼般扫视着四周,时刻保持着警惕。
“李使者大驾光临,真是蓬荜生辉。”
周瑜亲自在门前相迎,一袭月白长衫,手持羽扇,笑容温润如玉,“今夜特备薄酒,为使者接风洗尘,还望使者莫要推辞。”
李丽丽微微欠身:“周都督盛情,外臣感激不尽。”
宴会设在临江的水阁之中,推开窗便可望见江面上点点渔火。
席间觥筹交错,周瑜谈笑风生,从江东风物谈到诗词歌赋,似乎全然不提政事。
然而李丽丽敏锐地察觉到,在座的江东将领们眼神中总带着几分审视的意味。
酒过三巡,周瑜忽然击掌笑道:
“久闻袁军将士勇武过人,今日恰逢我江东儿郎在此演练剑舞,不如请使者品评一二,也好助助酒兴?”
话音未落,一名身材魁梧的将领应声而出,正是江东猛将凌统。
但见他手持一柄青铜长剑,剑身泛着幽幽寒光。
他朝着主位一拱手,随即舞动起来。
起初,剑舞还颇有章法,剑光闪烁间颇具美感。
然而渐渐地,剑势越来越快,剑锋每每险险掠过宾客席前。
有一次,剑尖甚至擦着李丽丽的鬓发而过,削断了几根发丝。
席间顿时响起一阵压抑的惊呼。
黄兰兰的手已经按在了剑柄上,她低声道:
“使者,这人步法暗合杀阵,剑尖总是有意无意指向您的方位。”
李丽丽却神色不变,从容举杯:
“素闻江东子弟善战,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只是这剑舞虽妙,却少了几分真性情。”
周瑜眼中精光一闪,笑道:“哦?那不知使者有何高见?”
就在这时,凌统突然一个鹞子翻身,剑尖直指李丽丽面门而来!
这一剑来得又快又狠,带着凌厉的破空之声。
电光石火间,黄兰兰已然拔剑出鞘。
但见她身形如电,瞬间挡在李丽丽身前,剑尖不偏不倚地点在凌统的剑脊上。
“既然江东同袍有此雅兴,末将愿共舞助兴!”
黄兰兰声音清越,手中长剑挽了个剑花,已然摆开架势。
凌统显然没有料到对方反应如此之快,愣了一下,随即眼中燃起战意。
两剑相交,铮然作响。
起初凌统还存着几分轻视之心,以为区区一个女护卫不足为惧。然而数招过后,他的脸色越来越凝重。
黄兰兰的剑法很是奇特,时而轻灵如燕,时而沉稳如山。
更令人惊讶的是,她的每一招都似乎经过精心计算,总能恰到好处地化解凌统的攻势。
有几次,她的剑尖甚至险些划破凌统的衣袖。
周瑜目不转睛地盯着场中的比试,手中的酒杯不知何时已经放下。
他注意到黄兰兰的步法极为精妙,每每在间不容发之际避开杀招,而且她的呼吸始终平稳,显然游刃有余。
二十回合过去,凌统的额头已经见汗,攻势也不如先前凌厉。
反观黄兰兰,依旧气定神闲,剑招反而越发精妙。
有一次,她的剑尖轻轻点在凌统的手腕上,若是真在战场上,这一剑足以让他兵器脱手。
“好剑法!”席间不知是谁忍不住喝彩出声。
周瑜忽然抚掌大笑:“精彩!果然巾帼不让须眉!今日得见袁军风采,实乃幸事。”
他举杯向李丽丽致意,“使者麾下人才济济,佩服佩服。”
李丽丽举杯还礼,淡然道:“周都督过誉了。我主常言,天下英才,皆可为我所用。若江东俊杰愿共襄盛举,何愁天下不定?”
这时,黄兰兰和凌统已经收剑分立两侧。
凌统朝着黄兰兰抱拳一礼,眼中已无先前的轻视,反而带着几分敬佩。
周瑜目光闪烁,忽然问道:“不知黄将军这手剑法,师从何人?”
黄兰兰收剑入鞘,不卑不亢地答道:
“末将的剑法,乃是张三铁将军亲自指点,又经白素雅夫人改良,融合了军中实战与养生之道。”
这番话让在座的江东将领们都露出惊讶之色。
他们原以为黄兰兰只是个普通护卫,没想到竟然得到袁军核心将领的亲传。
宴席终了,周瑜亲自送李丽丽主仆至门外。
临别时,他忽然意味深长地说道:“使者回去后,还请代周某向袁将军问好。就说……江东周瑜,期待与他相见之日。”
李丽丽微微一笑:“都督美意,外臣定当转达。”
望着她们远去的背影,周瑜脸上的笑容渐渐收敛。
鲁肃不知何时来到他身后,低声道:“公瑾以为如何?”
周瑜沉默良久,方才长叹一声:“我原以为袁大山不过侥幸得势,今日观其使者气度,察其护卫身手,方知此人确有非凡之处。”
他转身看向鲁肃,神色凝重:“那黄兰兰的剑法,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玄机。每一招都经过千锤百炼,没有丝毫多余的动作。更难得的是,她年纪轻轻,却已有如此造诣……”
鲁肃接口道:“更重要的是,从李丽丽到黄兰兰,袁军中的女子个个不凡。这绝非偶然,而是袁大山用人唯才的结果。”
周瑜点头,目光中闪过一丝忧虑:“袁潜渊麾下,人才济济,竟至如斯?文有李丽丽这般辩才,武有黄兰兰这等猛将,更不用说那位神秘的凤主白素雅……子敬,我们此番,怕是遇上了真正的对手。”
江风拂过,带着初春的寒意。
周瑜的叹息飘散在夜色中,仿佛预示着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
【下章预告:尽管李丽丽竭力周旋,但在诸葛亮与周瑜的推动下,孙刘两家基于生存压力,还是达成了抗袁同盟。然而这联盟从一开始就暗藏裂痕,双方各怀心思。诸葛亮与周瑜的手虽然握在一起,眼中却各有所思。这个脆弱的联盟将如何影响天下大势?敬请期待《第179章:联盟暂成·孙刘各怀鬼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