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霜离开帝都的第二天,一场更大的风暴席卷了巡天司与影阁。
影阁阁主沈梦辰,被正式定为“叛逃”。皇榜昭告天下,言之凿凿,指其于东海之役勾结“彼岸”,临阵倒戈,致使战局生变,更携禁忌之物遁走,罪同叛国。
一石激起千层浪。
沈梦辰,那个总是带着神秘微笑、气息深不可测的男人,竟是叛徒?这消息比陈一凡的“隐秘静养”更令人震惊,也更坐实了东海之战背后隐藏的惊人秘密。帝都上下,一时哗然,人心浮动。
紧接着,夏皇第二道旨意降临:即日起,影阁编制撤销,全体并入巡天司。由原影阁副阁主柳清玄,暂代巡天司司主一职,统辖新旧两部,稳定局势,彻查沈梦辰叛逃一事。
这道旨意,像一块巨石,沉沉压在每个原巡天司成员的心上。
司主殿内,气氛凝重得几乎让人喘不过气。
柳清玄坐在原本属于陈一凡的位置上,依旧一身青衫,面容清癯,眼神深邃。他脸上不见丝毫得意,反而眉宇间带着化不开的沉重与疲惫。下首左边,是以墨渊、铁山为首的原巡天司核心;右边,是石金刚、净尘、花魅等原影阁五将。
“诸位,”柳清玄开口,声音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陛下旨意已下,我等自当遵从。今后,再无巡天司与影阁之分,只有一体的巡天司。当务之急,是稳定内部,清查隐患,应对沈梦辰叛逃可能引发的风波。”
铁山梗着脖子,脸色通红,欲言又止,被墨渊用眼神死死拦住。墨渊上前一步,拱手道:“柳代司主,陈司主他……当真只是静养?如今影阁并入,事务繁杂,是否应设法联系陈司主,禀明情况?”
他问得委婉,实则是为陈一凡争取,也在试探柳清玄的态度。
柳清玄看向墨渊,目光似能穿透人心:“墨律正,陛下诏书已明,陈司主需长期静养,不便打扰。至于联系……”他略作停顿,声音低沉了几分,“若有必要,本座自会通过皇室途径尝试。当下,你等需各司其职,稳住局面,这才是对巡天司,对帝国,最大的负责。”
他将“帝国”二字,咬得微重。
石金刚闷哼一声,净尘低眉垂目,念了声佛号,花魅眼神流转,心思难测。原影阁众人,心情同样复杂。阁主叛逃,他们脸上无光,如今并入巡天司,前途未卜,这位新任代司主心思深沉,他们亦不敢全然信任。
墨渊心中一片冰凉。柳清玄的话,堵死了所有通往陈一凡的路。皇室途径?那根本就在夏皇掌控之下。他明白了,陈一凡确实被放弃了,甚至连他存在的痕迹,都在被刻意模糊、取代。
……
与此同时,远离帝都的官道上,一身风尘的凌霜,正在路边茶寮稍作歇息。
茶店简陋,商旅、江湖客汇聚于此,消息也最是灵通。很快,关于影阁阁主叛逃、影阁并入巡天司、柳清玄出任代司主的消息,便传了过来。
听闻消息的刹那,凌霜握杯的手一紧,冰眸中闪过一丝震惊,随即是更深的了然与讥诮。
沈梦辰叛逃?她不信。那人心思如海,行事非常理可度,但“叛国”二字,实在可笑。这不过是陛下清除异己、整合力量的借口!而柳清玄……那个智慧超群却难以看透的男人,坐上代司主之位,会如何对待司主留下的一切?
她几乎能想象,此刻巡天司内部是何等暗流汹涌。墨渊的据理力争,铁山的愤怒不平,那些忠于司主的老人,在柳清玄和皇权压力下,又能支撑几时?
一股冲动涌上心头,想立刻调转方向,回到那座波谲云诡的帝都,回到巡天司,守住司主的心血,与同伴并肩。
但她只是深吸一口气,将杯中微凉的粗茶饮尽。
茶味苦涩,却让她更加清醒。
她回去,又能改变什么?以一己之力对抗皇权?对抗柳清玄的智谋?或许能掀起波澜,但最终很可能粉身碎骨,甚至牵连墨渊他们。那并非司主所愿。司主最后给她的命令是“守住”,更深之意,是“活着”,是保存希望。
她重新上路,脚步愈发坚定。
帝都的纷争,权力的更迭,如同身后尘埃,被她毅然抛下。她的路在前方,在那云雾缭绕的落雁山,在那个生死未卜的人身边。
夕阳将她的影子拉长,孤独,却充满力量。
她想起幼时,师父曾说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那时她不懂,只觉练剑苦,守规累。后来入巡天司,跟随陈一凡,见识生死,经历背叛与忠诚,她渐渐明白,这“逆水”不仅是修为瓶颈、命运坎坷,更是世间无处不在的规则、枷锁与无奈。
有人选择顺应“水流”,如柳清玄,在规则内攀爬,借力打力,纵有坚持,也须先戴上面具。这无错,是多数人生存之道。
有人试图对抗,如司主陈一凡,他身怀秘密,心藏孤傲,想以一己之力劈开迷雾,守护所在意的一切,哪怕头破血流,根基尽毁。这很傻,却真实,如闪电划破黑暗,虽短暂,曾照亮许多人前路。
而她自己?
凌霜望向远方起伏山峦,心中澄澈。
她既不愿完全顺应那冰冷“水流”,随波逐流,忘却本心;也无司主那般撼动乾坤的魄力与能力。她所能做,便是认清自己真正想守护为何。
非巡天司权柄,非帝国律法,甚至不全是那所谓“正道”。
她所求,很简单,亦很奢侈。
仅是那人平安。
故而,她选择第三条路——离开喧嚣“河流”,独自上岸,走向一条无人理解的荒僻小径。此路可能荆棘遍布,可能永无终点,可能被世人嘲为愚蠢、叛逆。
但那又如何?
“规则维系秩序,但真情……常生于规则之外。”她轻语,似与冥冥中的苏婉,与那昏迷不醒的人对话,“司主,你教我道不孤,是因有同行者。而今,我独行此道,非因孤独,而是因这条只通向你之路,本就是我的‘道’。”
她的道,不在庙堂之高,不在江湖之远,只在那一心所系之人身畔。
月光再次洒落,清冷如霜,却为她孤寂身影镀上温柔银边。山风呼啸过耳,不再凄冷,反似为她吹响独属的前行号角。
她知道,前路尚长,落雁山广袤,寻找如同大海捞针。她也知,即便找到,面对的也可能是最坏结果。
但她的心,从未如此刻般坚定平静。
因这一次,她完全遵从本心,选择了自己真正想走的路。这条路上,无诏令,无权斗,只有她,与她必须找到的人。
独行,未必孤寂。心中有念,天涯亦是咫尺。
她的身影,彻底消失在山路尽头,融入沉静而浩瀚的夜色之中。
【第200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