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的寒风裹着细碎的雪粒,敲打着写字楼的玻璃幕墙,林薇薇却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指尖划过平板电脑上的项目数据,眼底满是暖意。屏幕上,“校园直播电商”项目的月度销售额曲线正以陡峭的弧度向上攀升,较上个月增长了整整120%,合作的高校从最初的5所扩展到12所,甚至有外地的高校主动联系,希望能加入项目合作。
“林姐,这是刚整理好的项目总结报告,”助理小陈抱着一摞文件走进来,语气里难掩兴奋,“昨天我们和A大合作的‘校园文创专场’直播,单场销售额突破了80万,创下了项目启动以来的新高!后台还有很多学生留言,说希望我们多做类似的专场。”
林薇薇接过报告,快速翻到核心数据页,目光停在“用户复购率45%”“新用户增长60%”这两个数字上,忍不住笑了:“太好了,看来我们的项目方向完全没问题。不过现在业务扩张得太快,团队人手明显不够了——运营组要同时对接12所高校的活动,主播组每天要排4场直播,供应链组还要跟进新品选品和物流,每个人都在连轴转,再这样下去,大家身体会扛不住的。”
小陈点点头,脸上露出一丝疲惫:“是啊,运营组的小周上周连续加班三天,昨天差点在办公室晕倒;主播组的两个小姑娘也因为赶场,连午饭都没时间吃。我昨天看招聘网站,我们挂出去的运营和主播岗位,简历投递量虽然不少,但符合要求的没几个——要么是没有校园项目经验,要么是对直播电商行业不了解,培训成本太高了。”
林薇薇皱了皱眉,靠在办公椅上,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校园直播电商”项目能有今天的成绩,全靠团队十几个人齐心协力拼出来的。从最初的市场调研、高校对接,到后来的直播策划、供应链搭建,每个人都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现在项目进入高速发展期,人手不足已经成为制约发展的最大瓶颈,必须尽快解决招聘问题,否则不仅会影响项目进度,还会让团队成员陷入过度疲劳的恶性循环。
她打开电脑,调出公司近半年的招聘数据,仔细分析起来。校园业务部之前招聘的员工,大多是有1-3年工作经验的职场人,虽然上手快,但对校园市场的理解不够深入,在策划校园专属活动时,常常需要反复和高校学生沟通,才能准确把握他们的需求。而应届毕业生虽然缺乏工作经验,但他们刚从校园走出,更了解同龄人的消费习惯和兴趣偏好,只要经过系统培训,很可能会成为团队的“新鲜血液”。
一个念头突然在林薇薇脑海里浮现——为什么不直接从高校招聘应届毕业生,打造一个专属的“校园人才孵化计划”?既可以解决当前的人手短缺问题,又能培养出真正懂校园市场的核心团队,甚至还能为项目储备未来的发展力量。
她立刻拿起笔,在笔记本上写下计划的核心思路:以“校园人才孵化”为核心,面向高校应届毕业生招聘运营、主播、供应链方向的储备人才;为新人提供为期3个月的系统化培训,包括行业知识、岗位技能、校园市场调研等内容;培训期结束后,根据新人的表现分配到相应岗位,并为表现优秀的员工提供项目分红资格,让他们不仅能拿到薪资,还能分享项目发展的红利。
“这个思路或许可行,”林薇薇越想越觉得兴奋,她立刻拨通了人力资源部经理张姐的电话,“张姐,我是林薇薇,想跟你聊一下校园业务部的招聘计划。我这边有个‘校园人才孵化计划’的想法,想从高校招聘应届毕业生,需要人力资源部帮忙对接一下合作高校的就业办,还有制定培训体系……”
电话那头的张姐听完后,语气也变得积极起来:“这个计划很好啊!现在很多应届毕业生都希望能进入有发展前景、能获得成长的团队,我们公司的校园直播项目最近名气很大,只要政策有吸引力,肯定能吸引到优秀的学生。我这就安排同事对接高校就业办,再和你一起细化培训方案和薪酬体系。”
挂了电话,林薇薇立刻召集团队核心成员开会,把“校园人才孵化计划”的想法分享给大家。运营组组长李哥第一个表态:“我觉得这个计划靠谱!我们之前招的有经验的员工,虽然技能熟练,但总觉得和校园市场隔着一层。应届生更懂学生的需求,只要我们好好带,肯定能快速成长起来。而且项目分红能提高大家的积极性,让团队更有凝聚力。”
主播组组长苏苏也笑着说:“是啊,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喜欢直播行业,也有表达欲,我们可以从应届生里挑选有潜力的主播,重点培养。他们自带校园属性,和学生观众的互动会更自然,直播效果肯定更好。”
得到团队成员的支持后,林薇薇和人力资源部的同事一起,用了一周时间细化计划细节。培训体系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行业认知期”,邀请公司高管、行业专家分享直播电商的发展趋势、校园市场的特点,让新人快速了解行业和项目;第二阶段是“岗位实训期”,安排老员工担任导师,一对一指导新人处理实际工作,比如运营组的新人跟着学习高校对接、活动策划,主播组的新人跟着学习直播流程、话术设计;第三阶段是“独立实践期”,让新人独立负责部分工作,比如单独对接一所高校的小型活动、独立完成一场短时间的直播,导师在旁协助指导。
薪酬体系方面,除了基础薪资和绩效奖金外,特别设置了“项目分红”——对于培训期考核优秀、正式入职后表现突出的员工,根据其在项目中的贡献度,每年可获得1-3个月薪资的项目分红,且分红比例会随着项目的发展逐年提高。此外,还为新人提供了清晰的晋升通道:入职满1年、表现优秀的员工可晋升为小组负责人,满2年可晋升为部门主管,让他们看到明确的职业发展方向。
“校园人才孵化计划”正式推出后,林薇薇和人力资源部的同事一起,走进了本市的8所高校,举办校园招聘会。在招聘会上,林薇薇亲自上台分享“校园直播电商”项目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规划,讲述“校园人才孵化计划”的具体内容。当她提到“为新人提供一对一导师指导”“表现优秀者可参与项目分红”时,台下的学生们立刻沸腾起来,纷纷举手提问。
“林经理,我是学市场营销的,没有直播运营经验,也可以报名吗?”一个戴眼镜的男生举手问道。
“当然可以,”林薇薇笑着回答,“我们的计划就是为没有工作经验的应届毕业生量身打造的,只要你对校园市场感兴趣,有学习热情和责任心,我们都欢迎。而且我们会提供系统的培训,让你快速掌握岗位技能。”
“那项目分红是所有人都能拿到吗?具体怎么评定贡献度呢?”一个女生追问道。
“项目分红主要针对表现优秀的员工,”林薇薇耐心解释,“贡献度会从工作业绩、团队协作、创新能力三个方面评定,每个季度会进行一次考核,考核结果公开透明,确保公平公正。我们希望通过分红,让大家不仅是项目的参与者,更是项目的受益者。”
招聘会结束后,学生们纷纷围到报名处,递交简历。仅在A大的招聘会上,就收到了200多份简历。回到公司后,人力资源部的同事加班加点筛选简历,按照“专业匹配度、校园经历、实习经验、综合素质”四个维度,选出了100名候选人进入面试环节。
面试分为两轮:第一轮是小组面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考察候选人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第二轮是一对一面试,由林薇薇和各岗位组长亲自面试,深入了解候选人的职业规划、学习能力和对项目的认可度。
在面试过程中,林薇薇遇到了很多优秀的年轻人。比如学新闻传播的应届生小杨,在学校期间运营过校园公众号,粉丝量超过5万,还策划过校园文创产品的线上推广活动,对校园市场有深入的理解;还有学播音主持的应届生小徐,不仅形象气质佳,还很有亲和力,在模拟直播环节,能自然地和“学生观众”互动,话术设计也很贴近校园生活;学供应链管理的应届生小周,虽然没有工作经验,但在面试中提出的“校园产品本地化供应链”方案,让林薇薇眼前一亮,觉得很有创新性。
经过两周的面试,最终选出了15名优秀的应届生加入校园业务部。新员工入职当天,林薇薇特意举办了欢迎仪式,让老员工和新员工一一结对,确定导师和徒弟的关系。她在欢迎仪式上说:“欢迎大家加入校园业务部这个大家庭!我们的项目还在成长阶段,需要大家一起努力,把它做得更好。公司会为大家提供足够的成长空间和发展机会,希望大家能在这里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也和团队一起成长。”
新员工培训正式启动后,团队里充满了浓厚的学习氛围。每天早上,运营组的老员工会带着新人一起分析前一天的直播数据,教他们如何优化活动方案;下午,主播组的老员工会带着新人进行直播彩排,纠正他们的话术和肢体语言;晚上,供应链组的老员工会带着新人去仓库熟悉产品,讲解选品标准和物流流程。
小杨在导师的指导下,很快就掌握了高校对接的流程,入职不到一个月,就成功对接了b大的“校园图书专场”直播活动,单场销售额突破50万;小徐在模拟直播中不断改进,正式上岗后,她的直播风格因为亲切自然,很快吸引了大量学生粉丝,成为团队里的“明星主播”;小周提出的“校园产品本地化供应链”方案,经过团队讨论后被采纳,实施后不仅降低了物流成本,还缩短了配送时间,得到了合作高校的一致好评。
随着新员工的快速成长,校园业务部的工作效率大幅提升。运营组不仅能轻松应对12所高校的活动对接,还开始策划跨高校的联合直播活动;主播组的直播场次从每天4场增加到6场,每场直播的观看人数和销售额都在稳步增长;供应链组则拓展了10家新的合作供应商,引入了更多符合学生需求的产品,比如校园文创、考研资料、运动装备等。
入职满一个月时,林薇薇组织了一次“新员工成长分享会”。15名新员工轮流上台,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和工作感悟。小杨说:“以前在学校里做的都是理论性的工作,加入团队后,才真正学会了如何把理论应用到实际中。导师很有耐心,不管我遇到什么问题,都会及时指导我,让我觉得很温暖。”小徐则笑着说:“我以前从来没想过自己能成为一名主播,是团队给了我机会,让我发现了自己的潜力。现在每次直播看到学生观众的留言,都觉得特别有成就感。”
看着新员工们自信满满的样子,林薇薇心里满是欣慰。短短一个月,校园业务部从最初的10人团队扩展到25人,不仅人数增加了,团队的活力和创造力也大幅提升。每天走进办公室,都能看到大家忙碌却充满热情的身影——运营组的同事在热烈讨论活动方案,主播组的同事在认真进行直播彩排,供应链组的同事在仔细核对产品清单,偶尔还能听到新员工向老员工请教问题的声音。
公司cEo在月度例会上,特意表扬了校园业务部:“校园直播电商项目是公司今年的明星项目,而校园业务部则是公司最有活力、成长最快的部门。林薇薇提出的‘校园人才孵化计划’,不仅解决了团队的人才短缺问题,还为公司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年轻人才,值得其他部门学习。”
会后,其他部门的经理纷纷来找林薇薇,请教“校园人才孵化计划”的经验。林薇薇毫无保留地分享了计划的制定和实施过程,还笑着说:“其实最关键的是要给年轻人机会,相信他们的潜力,同时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支持和成长空间。只要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他们就会爆发出意想不到的能量。”
腊月的最后一个周末,林薇薇组织了一场团队团建活动,带着25名团队成员去郊外的温泉度假村放松。晚上,大家围坐在篝火旁,一边烤着,一边聊着工作和生活。李哥笑着说:“还记得项目刚启动的时候,我们只有10个人,每天加班到深夜,都不知道能不能成功。现在好了,团队壮大了,项目也越来越火,真的很不容易。”
苏苏也感慨道:“是啊,现在有这么多优秀的新人加入,我们的团队越来越有活力了。我相信明年我们的项目一定会做得更好,合作的高校会更多,销售额也会再创新高。”
林薇薇看着身边热闹的人群,心里满是成就感。她知道,“校园直播电商”项目的成功只是一个开始,随着团队的不断壮大和成长,未来还有更多的可能性等着他们去探索。而她作为团队的领导者,不仅要带领大家做好项目,还要为每个人创造更好的发展机会,让校园业务部成为一个有温度、有活力、有凝聚力的团队,也让每个成员都能在这里实现自己的价值,收获成长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