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海集团地下深层指挥中心,穹顶模拟着地球的昼夜节律,此刻正呈现着深夜的静谧蓝调。中央全息沙盘上,银河的旋臂缓缓流转,其中数个被标记为暗红色的区域,如同肌肤上的溃疮,散发着不祥的气息——那是根据“摇篮”指引与苏念最新测算出的、受“寂灭”阴影侵蚀最严重的坐标。
叶凡静立在沙盘前,身姿挺拔如松。右臂的旧伤已在尖端医疗和自身星辰之力双重作用下愈合如初,只留下浅淡的银痕。他的目光沉静,混沌道瞳深处星河流转,已能隐约“看”到沙盘上那些暗红标记背后纠缠的、冰冷粘稠的虚无气息。指尖无意识地在控制台边缘轻叩,节奏稳定,仿佛在应和着体内星辰之力与怀中“心之石”的共鸣。苏念带回的“寂灭”活性增强数据,让他心头覆上一层薄霜,但更多的是一种沉甸甸的、亟待行动的迫切。
舱门无声滑开,苏念快步走入,带起一阵微凉的气流。她刚结束与地球联合航天中心的加密会议,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清亮如寒星。战术目镜折叠架在额前,几缕碎发垂落,被她随手别至耳后。她径直走到叶凡身侧,将一枚指甲盖大小的晶片插入沙盘接口。
“IccEt第七深空监测站传回最后一段破碎信号,‘虚无之井’周边的空间褶皱活动加剧了百分之三百。”她的声音平稳,却像绷紧的弓弦,“斯特林残留的势力像失去蜂后的工蜂,躁动不安,但更深处……有东西在苏醒。”她指尖轻点,沙盘上代表“虚无之井”的区域骤然放大,显示出扭曲、沸腾的空间模型,其核心一点暗芒的脉动频率,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加快。
叶凡的指尖停止叩击,沉默如渊。他能感受到那暗芒传递来的、熟悉的冰冷与死寂,比在“井”边时更加清晰、更具侵略性。“摇篮的警示是对的,‘寂灭’不会因一次挫败而止步。斯特林……或许只是冰山一角。”他侧头看向苏念,目光落在她微蹙的眉心上,“你的‘智之石’分析出什么?”
苏念深吸一口气,双手在控制台上舞动,调出复杂的数据流和能量谱图。“‘寂灭’的侵蚀方式在进化。它不再仅仅是吞噬,更像是在……‘感染’空间结构本身,将其转化为传播虚无的温床。我们需要一种方法,不仅能净化已污染的区域,更能建立起持续的秩序屏障,隔绝其扩散。”她顿了顿,抬眼看向叶凡,眼神锐利,“就像……在瘟疫蔓延的路上,建立隔离所和烽火台。”
“烽火台……”叶凡低声重复,眸中星辉一亮。他抬手,掌心向上,那簇得自“虚无之井”边缘、历经淬炼的“晨曦”之火悄然浮现,温暖的金光驱散了沙盘周围的阴冷。“这簇‘晨曦’,便是第一缕烽火。但它需要燃料,需要扎根之地。”
“需要‘星炬’。”苏念接口,指尖划过虚空,勾勒出一个复杂的能量结构三维模型,“以高度凝练的秩序能量为核心,构建能自我维持、并能与‘晨曦’共鸣放大的装置。将其投送至关键节点,点燃它,使之成为照亮黑暗、抵御侵蚀的信标。”她的语气带着科研人员特有的专注与热切,“材料学和能量矩阵是关键。地球现有的科技储备不足,但‘摇篮’数据库里,有守望者文明关于‘秩序图腾’的残缺蓝图。”
两人的目光在空中交汇,瞬间明白了彼此的想法。这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工程,融合了最高端的科技与最深奥的宇宙法则理解,其难度远超建造“逐星者”号。但这或许是应对“寂灭”扩散最有效、也最根本的策略。
“启动‘星炬’计划。”叶凡的声音斩钉截铁,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你来主导技术破解和模型构建,我来负责能量核心的稳定与共鸣引导。需要什么资源,直接向顾嫣然提。”
苏念重重点头,一抹极淡却真实的笑意掠过唇角:“明白。”她立刻投入工作,战术目镜泛起蓝光,双手在虚拟键盘上化作残影,开始从浩如烟海的“摇篮”数据中筛选、拼凑“秩序图腾”的碎片。
接下来的日子,指挥中心成了不夜城。苏念带领着星海最顶尖的科技团队,日夜不休地解析蓝图,模拟能量回路,测试新型合成材料。叶凡则独自在特制的静修室内,与“晨曦”之火和三块共鸣之石进行更深层次的沟通,尝试将星辰之力以更精微、更持久的方式注入未来“星炬”的能量核心。
工作中,两人的默契达到了新的高度。往往苏念刚提出一个能量回路的结构性问题,叶凡便能凭借对能量本源的直觉给出优化方向;而叶凡在引导“晨曦”共鸣遇到滞涩时,苏念总能通过“智之石”的精确计算,瞬间指出频率微调的参数。他们之间的话语越来越少,有时仅凭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便能完成复杂的信息传递。顾嫣然几次前来视察,看到他们伏案工作或并肩而立的身影,都默默退开,不忍打扰那种沉浸在共同目标中的专注氛围。
夜深时分,当团队其他成员稍作休息,叶凡和苏念常会走到观测平台,遥望星空。地球的灯火在脚下璀璨,而头顶的银河却仿佛隐藏着无尽的暗流汹涌。
“第一个‘星炬’,应该立在哪里?”一次,苏念望着沙盘上离太阳系最近的一个暗红标记——一个濒死的红巨星系,轻声问道。
叶凡的目光穿越星海,落在那片死寂的空域:“就从最黑暗的地方开始。让第一缕光,刺穿最深的夜。”他顿了顿,声音低沉了些,“会很危险。”
苏念转头看他,观测平台的微光勾勒出他坚毅的侧脸轮廓。她能感受到他平静语气下对前路艰险的清晰认知,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对她安危的顾虑。她伸出手,轻轻覆在他放在栏杆的手背上。他的手背温暖,带着常年修炼的坚实感。
“那就一起。”她的声音很轻,却像承诺般坚定,“光,本来就应该在一起,才能照得更远。”
叶凡的手微微一动,反手将她的指尖握在掌心。没有更多言语,只有掌心的温度彼此传递,驱散了星夜的微寒,也坚定了前行的决心。
“星炬”计划的蓝图日渐清晰,第一台原型机的建造即将启动。叶凡和苏念知道,当第一座“星炬”在遥远星域点燃之时,便是他们告别相对安稳的地球,再次深入未知黑暗,真正以“火种守护者”的身份,踏上漫长征途的开始。
晨曦已获,星炬待燃。前路漫漫,唯光与暗的角逐,永不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