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晚震惊地看着老人。
“艺术感知力往往代代相传。老人微笑,“你母亲选择了理性道路,但基因跳过了一代,在你身上重现。
林晚接过工作室钥匙时,感觉它异常熟悉,仿佛本就属于自己。
那天晚上,她第一次以主人身份走进苏珊娜的工作室。室内堆满了画作和手稿,中央摆着一幅末完成的画作。
林晚走近细看,惊讶地发现画中描绘的是现代都市场景,人们沉迷于手机和电脑,面部模糊不清。
而在角落处,一个穿着校服的女孩正在推开一扇门,门后是丰富多彩的世界。
画作标题是《第十重境:觉醒》
林晚拿起画笔,自然而然地开始调和颜料。
她知道,这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
幻境九重,人性万千。
而艺术是通往理解与自由的桥梁。
林晚的画笔悬在半空,那声叹息清晰得不像幻觉。
她缓缓转身。工作室里只有她一人,但空气中残留着若有似无的栀子花香——与幻境中红裙女人身上的气息一模一样。
“苏珊娜?”她轻声唤道。
无人回应。只有窗外风声呜咽。
林晚摇摇头,将注意力转回画布。她蘸取靛蓝色颜料,开始勾勒现代都市的轮廓。笔尖触碰到画布的瞬间,一阵轻微的电流感从指尖窜上手臂。
她惊讶地松开手,画笔掉在地上,溅开一片蓝。
就在这时,画布上的场景开始流动变化——高楼大厦扭曲变形,手机和电脑屏幕中伸出无数只透明的手,挣扎着想要抓住什么。而那个推开门的校服女孩背影,渐渐变成了林晚自己的模样。
林晚后退一步,心跳加速。这不是她画的,至少不完全是。
她定了定神,捡起画笔。这次她更加小心地触碰画布,没有电流感,画面也恢复了静止。仿佛刚才的一切只是错觉。
工作台上放着一本皮质笔记,林晚翻开第一页,娟秀的字迹映入眼帘:
“致我的继承者:
若你读到这些文字,说明你已通过九重考验。但这并非终点,而是起点。真正的创作现在开始——用你的画笔,唤醒沉睡的灵魂。”
落款是“苏珊娜·林”,日期是1923年5月。
林晚屏住呼吸。苏珊娜也姓林。老人说的是真的,她们确实是血脉相连的亲人。
她继续翻阅笔记,里面详细记录了苏珊娜创作每幅幻境画作的心得。在最后一页,夹着一张小幅水彩画,画的正是《第十重境:觉醒》的草图,旁边有一行小字:
“当现实成为最大的幻境,艺术便是唯一的真相。”
林晚感到一阵使命感涌上心头。她重新拿起画笔,这次毫不犹豫地开始作画。
奇妙的是,随着她的创作,画布上的场景似乎有了生命。她画出一只从屏幕中伸出的手,那手指竟然微微颤动;她添加了一滴眼泪,那泪珠仿佛真的在闪光。
不知过了多久,林晚终于放下画笔。完成的画作散发着淡淡的光晕,观者无不会产生一种奇怪的错觉——画中的一切都在缓慢移动。
她累极了,靠在沙发上小憩。
梦中,她再次见到苏珊娜。这次她们不在画中幻境,而是在这间工作室里。苏珊娜站在画架前,背对着她。
“《第十重境》不是用来观赏的,”苏珊娜没有转身,但声音清晰可辨,“它是通道。”
“通道?通向哪里?”林晚问。
“通向观者的内心。”苏珊娜终于转过身,她的面容比在幻境中更加清晰,与林晚有着惊人的相似度,“我的九重幻境是针对个人的考验,而你的第十重境,是针对这个时代的诊断与治疗。”
“我不明白。”
“你会明白的。”苏珊娜微笑道,“当第一个观者站在画前,一切自会显现。”
林晚醒来时已是清晨。阳光透过百叶窗,洒在《第十重境》上。她惊讶地发现,画中那个校服女孩的背影似乎更加清晰了,甚至能看见她手中拿着一把钥匙——与苏珊娜给她的那把一模一样。
就在这时,手机响起。是母亲。
“晚晚,你一晚上没回家?”母亲的声音带着担忧,“我在你学校听说你被中央美院预录取了?这是真的吗?”
林晚心中一暖:“是的,妈。但我还有很多事情要解释。”
“晚上回家吃饭吧,好好跟我说说。”母亲顿了顿,“我...我为你骄傲。”
通话结束后,林晚感到一阵释然。她最后看了一眼画作,准备离开工作室。
就在她转身的刹那,眼角的余光瞥见画面上有什么东西动了一下。
她猛地回头,屏息凝视。
画中那些从屏幕伸出的透明手似乎伸长了一些,几乎要触及那个校服女孩的肩膀。而女孩手中的钥匙正在发出微弱的光芒。
林晚靠近画布,难以置信地伸手触摸。
指尖传来的不是画布的粗糙感,而是一种奇异的吸力,仿佛画布表面是一层薄薄的水膜,她的手指正慢慢陷入其中。
她急忙抽回手,指尖残留着一种冰冷的触感。
《第十重境》比她想象的更加神秘莫测。
接下来的几天,林晚白天上学,晚上来到工作室创作。她发现自己能够画出更加惊人的效果——她画的花朵似乎散发着真实的香气,她画的雨水看起来真的在淋湿画布。
同时,她注意到一个奇怪的现象:每当有人站在《第十重境》前观看时,画作会根据观者产生微妙的变化。
班主任来看画时,画中的屏幕里出现了教案和成绩单的影子;母亲来看时,画中多了一个站在远处担忧地望着女孩的中年女性形象。
最令人惊讶的是,每个观画者都表示自己在画中看到了“最需要看到的东西”——班主任说他看到了教育的真谛,母亲说她看到了让孩子追梦的重要性。
《第十重境》仿佛一面魔镜,反射出每个人内心最深处需要觉醒的部分。
月圆之夜,林晚独自在工作室完成一系列新作。当她画完最后一笔时,所有的画作突然同时发出柔和的光芒,光芒在画室中交织成一道拱门形状。
林晚惊讶地看着这一切。拱门中央逐渐显现出苏珊娜的身影,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清晰。
“时候到了,”苏珊娜的声音直接传入林晚的脑海,“《第十重境》已经吸收了足够的观者情感,通道已经完全打开。”
“什么通道?”林晚问。
“连接艺术与现实的通道。”苏珊娜解释,“从现在起,你的画不仅能够反映现实,还能够影响现实。但记住,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苏珊娜的身影开始消散,最后一句话在空气中回荡:
“小心那些不愿意醒来的人,他们会试图摧毁唤醒他们的声音。”
光芒渐渐消退,工作室恢复原样。但林晚知道,一切都已经改变。
她走到《第十重境》前,惊讶地发现画中的校服女孩已经转过身来——正是林晚自己的脸,带着坚定而睿智的表情。
而画中那些从屏幕伸出的手,正在慢慢缩回数字世界中去。
林晚突然明白,她的创作能够真正地影响人们的内心,唤醒那些沉迷于虚拟世界、迷失在现实中的人。
第二天,林晚决定公开展出《第十重境》系列。
展览吸引了大批观众,每个人都在画前驻足良久,许多人流下眼泪,说自己“看到了真相”“想起了被遗忘的梦想”。
但就在展览第三天,意外发生了。
当林晚来到展厅时,发现《第十重境》主画被人破坏——画布被割开一道大口子,正好穿过那个校服女孩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