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部尚书的位置,给了李慕然一个绝佳的机会去接触那些曾经被他遗忘,或者说,被他刻意疏远的人。
这些人,大多是当年他还是太子刘子行时,东宫的旧部。
他们或被贬斥,或被流放,或隐于市井,早已远离了权力中心。
李慕然上任后的第一个月,便借着巡视地方礼仪教化的名义,悄悄去了一趟京城外的一座破败道观。
道观的主持,是一个须发皆白的老道士。
看到李慕然时,他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光。
“施主,可是来上香的?”
老道士的声音沙哑。
“我来寻一个故人,”
李慕然用只有他们两人才懂的暗语说道
“他欠我一笔陈年旧账。”
老道士身体一震,仔细打量着李慕然的脸,虽然容貌已改,但那眼神深处的某些东西,却和记忆中的太子殿下惊人地相似。
“施主认错人了。”
老道士摇了摇头,转身欲走。
李慕然没有动,只是缓缓说道。
“当年在东宫,王太傅教我下棋,说‘弃车保帅,是为无奈;但真正的高手,是让对手以为你弃了车,其实那车,早已化作暗棋,潜伏在他的阵中’。”
这句话,是当年王太傅对他说的。
王太傅,便是眼前这位老道士的真实身份。
老道士的身体僵住了,他猛地回头,死死地盯着李慕然。
“你……你是……”
“我是谁不重要。”
李慕然走上前,声音低沉而有力
“重要的是,当年的账,现在可以开始清算了。”
两行浑浊的老泪,从王太傅的眼中滚落。
他跪倒在地,老泪纵横
“殿下……老臣……老臣以为再也见不到您了!”
“我回来了。”
李慕然扶起他。
“但现在,我叫李慕然。”
在那间小小的道观里,李慕然向王太傅全盘托出了自己的计划。
王太傅听后,震惊之余,更多的是燃起了复仇的火焰。
他答应李慕然,会立刻联络所有还在世的东宫旧部,等待他的号令。
从道观回来后,李慕然又通过王太傅,联系上了另一个关键人物。
前羽林卫副统领,萧策。
萧策当年是他一手提拔的心腹,为人勇猛,忠心不二。
因保护他不力,被牵连流放至北境。
李慕然以礼部尚书的名义,向皇帝上奏,说北境民风彪悍,礼仪废弛,请求派一位得力干将前去整顿。
他巧妙地将萧策的名字夹杂在一堆候选人中,并附上了一份详尽的“考察报告”,称赞萧策虽有过失,但本性忠勇,且熟悉北境地形,是最佳人选。
皇帝刘徽正想在北境安插自己的人手,以制衡当地的将领,看到这份奏折后,欣然同意。
于是,被流放多年的萧策,摇身一变,成了礼部派往北境的“教化使”。
萧策回京述职时,第一时间便来到了礼部。
在李慕然的书房里,这位曾经的铁血将领,看到那张既熟悉又陌生的脸,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将军,别来无恙。”
李慕然站起身,拍了拍他的肩膀。
“殿下!”
萧策单膝跪地,声音哽咽。
“末将无能,让您受苦了!”
“都过去了。”
李慕然扶起他。
“从今天起,你要记住,你的上司是礼部尚书李慕然,不是什么殿下。”
他将一枚刻着“礼”字的令牌交给萧策。
“拿着它,去北境。那里不仅是教化之地,更是我北陈的兵源重地。我要你利用这个身份,重新整合我们在军中的旧部,暗中训练一支只忠于我的力量。”
“末将领命!”
萧策双手接过令牌,眼中燃起熊熊烈火。
一个个棋子,在李慕然的手中,悄然落下。
朝堂之上,他是皇帝最信任的礼部尚书
公主府中,他是刘瑶眼中深不可测的丈夫
而在黑暗中,他则是那个蛰伏了两年,正一步步收拢爪牙的复仇者
刘子行。
他的计划,在悄然无声地进行着。
而这一切的开端,都始于那场即将到来的,万众瞩目的秋季祭天大典。
随着祭天大典的日益临近,朝堂的气氛也变得愈发紧张。
太后戚真真对皇帝将如此重要的典礼交给一个外人,表现出了极大的不满。
她多次在宫中设宴,席间旁敲侧击,暗示李慕然年轻识浅,恐难当大任。
皇帝刘徽则表现得极为护短,每次都用“朕相信朕的好妹夫”、“年轻人需要历练”等话语将太后的话顶了回去。
表面上看,这是皇帝与太后之间的权力博弈。
但李慕然知道,这背后,是整个世族集团与皇帝的新政之间的矛盾。
而他,作为皇帝的“代言人”,自然成了世族集团的眼中钉。
一天,太后戚真真以“关心侄媳”为名,召刘瑶入宫。
在长乐宫中,戚真真屏退了左右,只剩下她和刘瑶两人。
“瑶儿,你如今是公主了,又是尚书夫人,身份尊贵。”
戚真真拉着刘瑶的手,语气温和。
“但你要记住,这一切,都是皇室给你的。你是姓刘的,你的根,在这皇宫里。”
刘瑶静静地听着,不发一言。
戚真真继续说道。
“你那夫君李慕然,虽然有几分才华,但终究是寒门出身,根基太浅。如今身居高位,怕是早已被名利冲昏了头脑,忘了自己的本分。你是公主,要多提点他,让他知道,谁才是他真正的靠山。”
刘瑶抬起头,清澈的眼眸直视着戚真真。
“太后是说,让他投靠您吗?”
戚真真没想到刘瑶如此直接,愣了一下,随即笑道。
“傻孩子,哀家怎么会害你呢?哀家是为你好。皇帝年轻,有些事看得不远。只有哀家,才是真心为你和你夫君的将来打算。”
“太后的好意,儿臣心领了。”
刘瑶缓缓抽回自己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