蒜蓉味脆片样品通过客户确认的第二天,阿澈就跟玲玲说要开官方旗舰店的事。
“现在电商越来越火,咱们光靠经销商和主播带货,还是有点被动。”阿澈打开手机,翻着几个零食品牌的官方店页面,“自己开店能直接接触消费者,知道他们喜欢什么,还能打响品牌,以后不管是招商还是出口,都更有底气。”
玲玲点点头:“我也觉得可行,就是开店得有人运营,还要拍产品图、写详情页,这些咱们都没经验。”
“没经验可以学,或者找个兼职的运营帮忙。”阿澈说,“产品图不用复杂,咱们自己拍就行,把脆片的样子拍清楚,配料表、生产工艺如实写,消费者就认这个。你先去注册店铺账号,我来拍产品图,今天就把店铺框架搭起来。”
说干就干,阿澈找了块干净的白色桌布当背景,把四种口味的脆片摆好,用手机拍了照片。玲玲则在电脑上注册电商平台账号,上传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这些资质文件。
资质审核通过后,玲玲开始编辑商品详情页。“老板,标题怎么写?要不要加点花哨的词?”
“不用,就写‘阿澈脆片 咸蛋黄味\/藤椒味\/海苔味\/芝士味\/蒜蓉味 出口同款 无防腐剂’,简单明了,消费者一看就知道是什么。”阿澈说,“详情页里再加上生产车间的照片、检验报告截图,还有客户反馈,这样更有说服力。”
忙活了一整天,官方旗舰店终于上线了。阿澈让玲玲给所有合作的经销商和电商客户都发了消息,让他们帮忙宣传,又在包装上印上了官方店的二维码,方便消费者扫码购买。
没想到刚上线第二天,官方店就有了订单。第一个订单是买芝士味和蒜蓉味的,备注说“看评价说好吃,试试”。阿澈让包装工人单独打包,选了最快的快递发货。
接下来几天,订单慢慢多了起来,每天能有几十单。有消费者在评论区留言:“跟超市买的一样,价格还便宜两块,以后就在这买了”“蒜蓉味太香了,孩子一次能吃两包”“包装很严实,没有碎的,支持国货”。
玲玲每天都盯着店铺后台,回复客户咨询,处理订单。“老板,有消费者问能不能出混合装,一次能吃到多种口味。”
阿澈想了想:“可以,你跟老林说,让包装车间做一批混合装,每包里面有五种口味,各两小包,定价跟单口味的差不多,性价比高点。”
混合装上线后,销量一下子涨了不少,很多家庭客户都喜欢这种组合。不到一个月,官方店的月销量就突破了五千单,虽然跟大主播带货比不算多,但都是稳定的回头客。
这天,玲玲突然跟阿澈说:“老板,有个美食博主联系咱们,说想免费帮咱们推广,只要给她寄点样品。”
“免费推广?”阿澈有点意外,“她粉丝多吗?有没有带货资质?”
“粉丝有五十多万,专门做零食测评的,之前推广过不少食品品牌,口碑挺好。”玲玲打开博主的主页,“她还说,要是推广效果好,再跟咱们谈长期合作。”
“那行,你给她寄一套样品,五种口味各两箱,让她好好测评。”阿澈说,“不用让她刻意夸,如实说就行,咱们的产品不怕测。”
样品寄出去后,没过几天,博主就发了测评视频。视频里,她逐一打开五种口味的脆片,试吃后说:“阿澈脆片确实名不虚传,口感酥脆,调味不重,没有添加剂的味道,尤其是芝士味和蒜蓉味,跟我在国外吃的同款差不多,性价比很高。”
视频发出去后,官方店的订单暴涨,一天就接了两千多单,混合装直接卖断货了。玲玲赶紧跟老林说,让包装车间优先生产混合装,加班加点补货。
“老板,这下咱们的官方店彻底火了,很多消费者都是看了博主的视频来的。”玲玲兴奋地说。
“这是好事,但也不能掉以轻心。”阿澈说,“你盯着点发货速度和客户评价,有问题及时处理,别因为订单多就忽略了服务。”
就在官方店生意火爆的时候,王浩带来了东南亚市场的好消息。“阿澈老板,东南亚的华人超市连锁已经确认了订单,蒜蓉味脆片十万包,芝士味五万包,要求一个半月内交货。”
阿澈接过订单合同,心里很高兴:“太好了,这是咱们第一次做东南亚的订单,一定要做好。老林,产能能不能跟上?现在国内订单也多,别耽误了交货。”
老林早就有了打算:“新厂房的四台烤箱专门生产出口订单,旧厂房的八台烤箱生产国内订单和官方店的订单。工人已经分了三班倒,每天能生产出口订单三万包,一个半月肯定能完成。”
“原材料够吗?尤其是蒜蓉粉和芝士粉,东南亚订单用量大。”阿澈问。
“我早就跟供应商订了货,下周就能到货,足够生产这批订单了。”老林说。
玲玲补充道:“出口的标签也在做了,东南亚那边需要中英文双语标签,还要标注清真认证,我已经联系机构办理了,很快就能拿到证书。”
一切都在按计划进行,没想到没过几天,李根送货回来带来了个坏消息。“老板,盛达食品厂好像也在往东南亚跑业务,我听一个经销商说,周老板最近一直在联系外贸公司,想把他们的脆片卖到东南亚去。”
阿澈没太在意:“东南亚市场不小,他们想去就让他们去,咱们只要把自己的订单做好,保证品质和交货期,客户自然会选择咱们。”
可没过多久,王浩就打来电话,语气有点凝重:“阿澈老板,盛达的周老板找到东南亚的那家超市连锁了,说他们的脆片价格比咱们低三块钱,还说咱们的产能不够,可能会延期交货,让他们换成盛达的产品。”
“他们还真是阴魂不散。”阿澈皱了皱眉,“超市连锁那边怎么说?”
“还好他们没动摇,因为咱们已经把生产进度和产能证明发给他们了,而且他们也尝过咱们的样品,知道品质比盛达的好。”王浩说,“不过周老板好像没放弃,还在跟其他东南亚的超市联系。”
“没关系,让他去跑。”阿澈说,“做出口生意,品质和资质是关键,他们没有出口备案证明,也没有清真认证,就算价格低,客户也不敢跟他们合作,毕竟食品出口查得严,出了问题谁都担不起责任。”
话虽这么说,阿澈还是让玲玲把东南亚订单的生产进度每周都发给客户,让他们放心。老林也格外用心,每天都抽查出口订单的脆片品质,确保每一包都符合标准。
这天,园区管委会的张主任来厂里视察,看到生产车间里忙碌的景象,笑着说:“阿澈,现在生意越来越好了,东南亚的订单都拿下了,不错啊。”
“多亏了张主任的支持,不然咱们也发展不了这么快。”阿澈说。
“不用谢我,主要是你们自己做得好。”张主任说,“对了,盛达的周老板前两天还找我抱怨,说你们抢了他们的市场,想让我帮着说说,让你们把价格抬高一点。我跟他说,市场竞争靠的是实力,不是耍小聪明,他要是有这功夫,不如好好提升品质。”
阿澈笑了笑:“谢谢张主任明事理,我们会一直坚持做好品质的。”
张主任又问:“现在工人够不够?园区最近有个招聘会,要是缺人,我可以帮你们预留个摊位。”
“还真缺人,尤其是包装和质检的工人。”阿澈说,“官方店的订单越来越多,出口订单也在生产,工人都快忙不过来了。”
“那正好,下周的招聘会你们一定要参加,多招点人,好好培养,以后企业发展壮大了,也能为园区多做贡献。”张主任说。
招聘会那天,阿澈和玲玲去了现场。他们的摊位前围了不少人,因为厂里工资待遇不错,还包吃住,很多人都愿意来试试。一天下来,他们招到了二十多个工人,有经验的优先录用,没经验的也没关系,厂里会统一培训。
新工人到岗后,玲玲负责培训他们包装和质检流程,老林教他们操作设备。这些工人都很勤快,很快就适应了工作节奏,厂里的产能又提高了不少。
东南亚订单的生产很顺利,提前十天就完成了。阿澈联系了货运公司,把十五万包脆片装柜发往港口。看着集装箱车驶离厂区,阿澈心里很感慨,这是他们的产品第一次进入东南亚市场,也是品牌走向国际的重要一步。
就在这时,官方店传来了好消息,月销量突破了一万单,还积累了不少回头客,很多消费者都在评论区催着出新品。阿澈召集大家开会,商量研发新品的事。
“现在消费者喜欢多样化的口味,咱们可以试试研发香辣味和烧烤味,这两种口味在国内很受欢迎,出口也有可能卖得好。”阿澈说。
老林点点头:“我早就想试试了,香辣味可以用辣椒面和花椒粉搭配,烧烤味可以加孜然粉和辣椒粉,应该能受欢迎。”
“那你尽快研发样品,做好了咱们先在官方店搞个试吃活动,让消费者投票,票数高的就批量生产。”阿澈说。
玲玲补充道:“试吃活动可以设置优惠券,吸引更多人参与,还能提高店铺的活跃度。”
大家都同意这个方案,接下来的日子,老林专注于研发新品,玲玲则忙着筹备试吃活动,李根继续负责国内的送货和客户维护。
厂里的生意越来越红火,不仅国内市场稳步扩大,出口市场也打开了欧洲和东南亚,官方店的品牌影响力也越来越大。阿澈知道,这一切都离不开团队的努力和对品质的坚持。
这天晚上,阿澈看着官方店的后台数据,又想起了刚创业的时候,那时候只有一台烤箱,几个人,没想到短短几年,就能发展到现在的规模。他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以后要研发更多好口味,把阿澈脆片卖到更多国家和地区,让更多人吃到高品质的中国脆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