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小时后,一支由三艘舰船组成的精干使团舰队,悄然驶离启龙星的港口。
旗舰是经过改装的“远航”级高速侦察指挥舰“追风者”号,虽然体积远小于“守护者”号,但装备了最新一代的隐匿系统和超光速引擎,机动性极佳。周孜婷、林露、鸿宇以及一支精悍的陆战队小队就在这艘船上。
另外两艘是“利刃”级护卫舰“影刃”号和“坚盾”级支援舰“壁垒”号,负责护航和提供必要的火力支援及技术保障。
小七的一个高权限子程序也搭载在“追风者”号上,负责数据处理和通讯中继。
舰队没有大张旗鼓,而是选择了一条相对隐蔽的航线,悄然向焦土星域进发。
然而,旅程从一开始就充满了挑战。
越是接近虚空之环影响的星域,空间环境就越是恶劣。原本稳定的超光速航行通道变得颠簸不堪,时不时需要退出超光速,以亚光速规避突然出现的空间乱流和引力异常点。
“追风者”号的舰桥上,周孜婷稳坐指挥席,林露和鸿宇分别站在两侧的观测位。
舷窗外的景象已经不再是熟悉的深邃星空,而是变得光怪陆离。扭曲的光带如同彩色的飘带在虚空中舞动,那是高能粒子流与扭曲引力场共同作用的结果。偶尔可以看到远处有小型天体被无形的力量撕裂,化作一片宇宙尘埃。
“我们正在穿越因环体加速而产生的能量辐射带边缘。”小七的投影出现在舰桥,实时汇报着情况,“辐射强度超出安全阈值百分之三百,护盾能量消耗加剧。”
“导航系统受到强烈干扰,星图定位误差正在扩大。”“影刃”号舰长传来通讯,声音带着一丝紧张。
“保持队形,降低航速,以传感器实景导航为主。”周孜婷冷静地下令,“所有单位,提高警惕,注意规避空间裂痕。”
她的话音刚落,舰船前方不远处的虚空突然像玻璃一样碎裂开来,露出一片漆黑、没有任何星光的不规则区域——一道刚刚形成的空间裂痕。
“左满舵!紧急规避!”周孜婷毫不犹豫。
“追风者”号猛地向一侧倾斜,强大的惯性将所有人牢牢按在座位上。舰体几乎是擦着那道漆黑的裂痕边缘滑过,舷窗外甚至能感受到那股撕裂空间的恐怖吸力。
“好险……”鸿宇抹了把额头并不存在的冷汗,心有余悸,“这种空间结构极不稳定的区域,简直就是航行者的噩梦。”
林露则专注地看着传感器反馈的外界环境数据,尤其是生命迹象扫描结果:“这里的能量环境如此狂暴,常规生命根本无法生存。虫族能在焦土星那种地方扎根,其生命形态的坚韧程度,远超我们之前的估计。”
经过数日艰难航行,舰队终于抵达了焦土星域的外围。
眼前的景象更是让人心惊。原本就荒芜的焦土星,此刻被一层更加浓稠、更加活跃的暗红色能量雾霭所笼罩,星球表面不时有能量闪电窜动,连接着天空中被扭曲的星云。
通往星球表面的常规航道,已经被更加密集和狂暴的能量风暴所阻断。
“能量风暴强度超过舰船护盾承受极限,强行穿越风险极高。”“壁垒”号舰长评估道。
“虫王给的坐标,就在风暴眼的下方。”周孜婷看着导航图,那个坐标点正好位于一片最剧烈的能量风暴的中心区域。
“它这是在考验我们吗?”鸿宇皱眉。
“或许,它认为只有能穿越这片风暴的‘盟友’,才有资格与它对话。”林露若有所思。
周孜婷沉吟片刻,命令道:“小七,分析风暴结构,寻找可能的薄弱点或间歇期。”
小七的投影再次出现,数据流飞速闪烁:“正在分析……风暴结构呈现多层级涡流状,能量分布不均……检测到规律性能量潮汐波动……计算表明,在标准时间十七分钟后,会有一个持续约三分钟的相对平静窗口期,能量强度会下降至护盾可承受范围。”
“只有三分钟……”周孜婷目光一凝,“足够了。传令各舰,做好突击准备。我们利用这个窗口,直接突入大气层,降落至坐标点!”
十七分钟后,如同小七预测的那样,笼罩在坐标点上空的狂暴能量风暴果然出现了一个短暂的“缺口”。
“就是现在!全舰最大推力,突击!”周孜婷果断下令。
三艘舰船引擎喷吐出耀眼的蓝光,如同三支利箭,精准地射向那道短暂开启的“风暴眼”。舰体在穿越能量边界时剧烈震颤,护盾与逸散的能量摩擦,爆发出刺耳的尖鸣和绚烂的火花。
所有人都紧紧抓住身边的固定物,忍受着巨大的过载和震动。
短短三分钟,却如同一个世纪般漫长。
当剧烈的震动逐渐平息,舷窗外被焦土星暗红色的天空和漫天的沙尘所取代时,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他们成功穿越了风暴眼,抵达了虫王指定的坐标点——一片位于巨大环形山底部、相对平坦的赤色岩台。
而在岩台的中心,一个巨大无比、结构复杂、仿佛由活体岩石和生物甲壳构筑而成的巢穴入口,正静静地敞开着,如同巨兽等待猎物入口的嘴。
---
三艘舰船在环形山边缘的安全距离降落,激起漫天尘土。
周孜婷命令“影刃”号和“壁垒”号在外部警戒,随时准备接应。她自己则带着林露、鸿宇,以及一队装备精良、神色警惕的陆战队员,走出了“追风者”号。
焦土星的环境依旧恶劣,空气稀薄,充满硫磺和金属粉尘的味道。暗红色的天空下,大地一片荒芜,只有一些极其顽强的、类似地衣的暗色生物在岩石缝隙间匍匐。
与外界环境的死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个巨大的巢穴入口。它高达数十米,边缘是某种闪烁着金属光泽的几丁质甲壳,上面布满了复杂的、仿佛天然生成的纹路,隐隐有生物能的微光在其中流动。入口内部深邃黑暗,散发出一种混合了生物信息素、潮湿土壤和某种古老气息的味道。
“生命信号扫描显示,入口内部存在大量、高强度的生物反应。”陆战队队长低声汇报,手中的武器紧紧握着。
“保持警惕,但没有我的命令,不许开火。”周孜婷下令。她深吸一口气,率先迈步向入口走去。林露和鸿宇紧随其后,陆战队员们呈扇形散开,护卫在侧。
踏入巢穴的瞬间,光线骤然暗淡下来。但并非完全的黑暗,巢穴的四壁散发着幽幽的生物荧光,勾勒出内部庞大而复杂的结构。通道并非人工开凿般规整,而是呈现出一种有机的、蜿蜒曲折的形态,仿佛是在某种巨大生物的体内穿行。
脚下是某种富有弹性的生物基质,踩上去悄无声息。空气中弥漫的信息素浓度更高了,传递出一种并非敌意,但也绝非友善的、中性的“审视”感。
他们看到了虫族。
与之前在焦土星交战过的、那些充满攻击性的兵虫不同,此刻出现在通道两侧、或悬挂在穹顶上的虫族单位,大多处于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它们的外形各异,有的如同巨大的甲虫,有的如同多节的蜈蚣,有的则更像是融合了植物与动物特征的诡异造物。它们的复眼在幽光中闪烁着,默默地注视着这群不速之客,但没有做出任何攻击姿态。
“它们在……观察我们。”林露低声说,她努力感知着周围的信息素场,“没有明显的攻击意图,更像是在……评估。”
鸿宇则对巢穴的结构啧啧称奇:“难以置信!这不仅仅是挖掘出的洞穴,这整个结构都是一个活着的、巨大的生物体!你看这些支撑结构的纤维,它们在微微脉动,像是在输送能量和物质!这简直是生物工程的奇迹!”
随着深入,通道逐渐开阔,最终,他们抵达了一个无比巨大的地下空间。
这里,就是虫巢之心。
眼前的景象,让即使是见多识广的周孜婷,也感到了深深的震撼。
这是一个直径超过数公里的巨大球形空间。空间的“天空”和“墙壁”上,布满了无数蜂巢状的孔洞,里面栖息着难以计数的虫族单位,它们如同工蜂般忙碌着,维护着巢穴的运行。
空间的中央,是一个由无数粗壮生物脉络汇聚而成的、如同心脏般缓缓搏动的巨大肉瘤状结构。肉瘤表面光泽流动,散发着强大的生物能量场。这就是虫族的集体意识节点,虫王的所在。
而在肉瘤的前方,一个相对“娇小”的身影,正静静地等待着他们。
它大约三米高,外形融合了甲虫的坚硬、螳螂的敏捷以及某种植物藤蔓的柔韧,通体呈暗金色,流线型的躯干上布满了蕴含着古老智慧的复杂纹路。它的复眼如同最纯净的黑曜石,深邃无比,此刻正清晰地倒映出周孜婷等人的身影。
这就是虫王,虫族至高无上的主宰。
没有言语,一股强大的意念流直接笼罩了周孜婷一行人。这意念并非粗暴的精神入侵,而更像是一种开放的、允许被感知的信息传递。
意念中包含了复杂的图景:
——一片生机勃勃的星域,一个高度发达的虫形文明,它们建造了辉煌的生物星舰,探索着宇宙的奥秘。
——巨大的、不可名状的阴影(“虚空之眼”的雏形)降临,所过之处,星辰熄灭,文明被吞噬、同化。
——惨烈的抵抗与逃亡,最终,一小支幸存者,承载着文明最后的基因和记忆库,漂流至焦土星,为了适应恶劣环境,它们不得不退化部分文明特征,强化生物本能,演变成如今的虫族。
——那毁灭它们古老家园的阴影,被它们刻骨铭心地称为——“终末之噬”。
——最近,它们清晰地感知到了“终末之噬”力量的狂暴化,那熟悉的、令人战栗的毁灭气息,让沉睡在基因最深处的恐惧再次苏醒。
意念流的最后,聚焦于虫王本身。它传递出一个明确的信息:
“生存,是唯一的意义。‘终末之噬’,是生存的唯一威胁。你们,秩序守护者,拥有对抗它的力量与意志。合作,并非选择,而是必然。”
虫王的复眼注视着周孜婷,那股古老的、混合了无尽悲伤与冰冷决绝的意志,毫无保留地展现在她面前。
它不是在请求,而是在陈述一个事实。为了生存,两个曾经对立的种族,必须站在一起。
周孜婷迎着虫王的目光,感受到了那份跨越了漫长时空的沉重与决绝。她缓缓上前一步,没有使用复杂的意念,而是用清晰的人类语言,一字一句地说道:
“我们听到了你的呼唤。我们为合作而来。”
她的声音,在这巨大的虫巢之心回荡,仿佛一个新时代的序曲,悄然奏响。
---
虫巢之心内,时间仿佛凝固。周孜婷那句“我们为合作而来”的话语,在充满生物质感的巨大空间中缓缓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深沉的、由意念交织而成的静默。
虫王那黑曜石般的复眼依旧凝视着周孜婷,但它传递出的意念流变得更加复杂、更加汹涌,其中夹杂着无数破碎的画面、尖锐的警报声般的生物电信号,以及一种源自基因本能的、对“终末之噬”的刻骨恐惧。
周孜婷、林露和鸿宇都能模糊地感受到这股意念的洪流,但其中蕴含的巨量信息和独特的表达方式,远超人类大脑的即时处理能力。那些画面闪烁太快,那些“声音”频率过于奇特,那些情感过于原始和强烈。他们就像站在一条信息湍急的河流边,只能感受到水流的冲击,却无法分辨其中具体的鱼虾与水草。
就在这时,一直静立在周孜婷侧后方的小七,向前迈出了一步。她的冰蓝色光学镜片以前所未有的频率闪烁着,内部处理器全速运转,甚至能听到极其细微的散热风扇加速的嗡鸣。
“检测到高密度、非标准结构化信息流。”小七的声音依旧平稳,但语速略微提升,显示出她正在承受巨大的运算压力,“正在尝试建立解析协议……检测到多层编码:基础层为生物电脉冲序列,中层为信息素浓度梯度变化,核心层为……某种基于集体记忆遗传的‘意象直接传递’。”
她伸出右手,掌心向上,一道柔和的全息光幕在她面前展开。光幕上开始飞速滚动经过她初步筛选和转译的数据碎片:
【意象:星辰被无形的触须缠绕,光芒如血液般被吸食……转译:系统性资源掠夺\/文明灭绝】
【生物电信号模式:高频震颤伴随特定衰减……转译:极度恐惧\/预警】
【信息素标记:混合了“古老”、“宿敌”、“不可抗拒”等多种复合概念……】
“小七,优先梳理关于‘终末之噬’的历史渊源和其当前状态的情报。”周孜婷低声下令,她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虫王。
“明白,舰长。”小七的回应简洁有力。她的仿生面容上没有任何表情,但所有人都能感觉到,她此刻正扮演着两个截然不同文明之间最关键的、也是唯一的沟通桥梁。
光幕上的数据流开始变得更加有序,小七开始将虫王意念中那些碎片化的、充满象征意义的图景,与她数据库中的人类历史、宇宙学模型以及N8战役获取的“吞噬者”数据进行交叉比对和逻辑重构。
渐渐地,一段被尘封在虫族集体基因记忆中的古老历史,以一种人类能够理解的方式,被小七“翻译”并呈现出来:
全息光幕上,出现了一个繁荣的虫形文明,它们并非人类想象中的野蛮虫群,而是发展出了高度复杂的生物社会结构和独特的灵能科技(小七标注:该灵能科技与“星语者”及“共鸣网道”存在底层逻辑相似性,但表现形式迥异)。它们自称“泽鲁斯族”。
“泽鲁斯族鼎盛时期,其生物神经网络能跨越星域进行实时通讯和能量协调,创造了辉煌的‘活体星舰’文明。”小七的声音如同纪录片旁白,冷静地叙述着,“根据虫王记忆碎片中的时间戳推算,该文明毁灭于约一百万地球年前。”
光幕上,阴影降临。那并非具体的形态,而是一种弥漫的、侵蚀性的“虚无”,它贪婪地吸收着一切物质与能量,并将有序结构拖入彻底的混沌。这正是“虚空之眼”或者说“吞噬者”的早期形态。
“泽鲁斯族将之称为‘终末之噬’,认为它是宇宙熵增定律走向极端尽头时,自发产生的‘清道夫’机制,其目的是加速宇宙的热寂。但虫王的记忆碎片中,还包含一种更古老的、来自其他被毁灭文明遗迹的猜测:‘终末之噬’可能并非自然产生,而是某个更上层级存在的‘造物’或‘工具’。”
这个猜测让鸿宇博士呼吸急促,他死死盯着光幕,嘴里喃喃道:“工具?谁的工具?为了什么目的?”
小七没有回答,继续转译:“泽鲁斯族倾尽全力抵抗,但其灵能攻击和生物武器在‘终末之噬’那近乎规则层面的吞噬与扭曲能力面前收效甚微。它们的活体星舰被感染、同化,变成敌方的一部分。最终,仅存的一支泽鲁斯族舰队,承载着文明的‘基因文库’和‘集体意识备份’,开始了绝望的逃亡。”
画面切换到焦土星,当时的星球环境并非如此死寂。逃亡至此的泽鲁斯幸存者,为了在资源贫瘠的星球上生存下来,并躲避“终末之噬”的追捕,被迫进行了痛苦的“退化”与“重塑”。它们放弃了大部分复杂的文明造物,强化了生物本能和适应力,演变成了如今更具攻击性、更依赖肉体力量的“虫族”。而那个“集体意识备份”,则在漫长的演化中,凝聚成了唯一的、至高无上的主宰——虫王。
“所以,它们不是天生的掠夺者,而是文明的遗孤,生存的战士。”林露轻声说道,眼中充满了复杂的同情。
虫王的意念流再次加强,聚焦于当下。小七的翻译也随之跟进:
“近期,‘终末之噬’的力量波动出现剧烈异常,其‘饥饿感’与‘破坏欲’呈指数级增长。虫族独特的生物感应网络探测到,其核心(虚空之眼)正变得极不稳定,仿佛一个即将爆发的超新星。这种‘狂暴’状态,与泽鲁斯族古老记载中,‘终末之噬’在吞噬足够多文明、积累到某个临界点后可能出现的‘进化’或‘蜕变’前兆,高度吻合。”
“进化?!”周孜婷眼神一凛。
“可能性存在。”小七确认道,“虫王警告,如果让‘终末之噬’顺利完成这种‘蜕变’,其力量将提升到无法估量的程度,届时,所有现存秩序文明都将面临彻底灭绝,再无任何侥幸。”
虫王的意念最终凝聚成一个清晰无比、带着冰冷决绝的请求:
“生存,是唯一的意义。‘终末之噬’,是生存的唯一威胁。泽鲁斯的后裔(虫族)与秩序守护者(人类及其联盟),拥有共同的、唯一的敌人。联合,是唯一的生路。我们提供对‘敌人’的古老认知与独特的生物感应能力,我们要求……平等的盟友地位,以及,在胜利之后,一片可供族群延续的星空。”
小七完美地转译了这最后通牒般的结盟诉求,甚至连虫王意念中那份属于古老文明遗民的骄傲与不容置疑,都清晰地传递了出来。
沟通的障碍被小七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暂时打通。共同的敌人与迫在眉睫的生存危机,为两个截然不同的文明,架起了一座脆弱的、但确实存在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