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外的宋家父子听到,对视一眼,都担心了起来。
宋秋雪穿好衣服,唐素娥像亲妈一般帮她弄了弄卷发,“秋雪,去干妈家住吧,你家里人容不下你,干妈家以后就是你家!”
宋秋雪点头,“干妈,还是你对我最好。”
唐素娥也心疼的哭了。
两人抱在一起,跟亲母女似的。
乔桂兰吃起醋来。
自己好不容易养大的姑娘,咋跟别人亲。
里屋门打开,宋秋雪要跟唐素娥走,宋二壮两口子不乐意。
“二壮、桂兰,不是我要带你姑娘走,是你家有人容不下你三姑娘。”唐素娥意有所指的看向宋银花,“有人嫉妒秋雪,害秋雪出了这种事,虽说秋雪善良,肚量大,帮她大姐挡灾不计较,但我看不下去,秋雪多好的姑娘,还在省城念大学,你们家容不下秋雪,以后秋雪就是我们家人。”
“你这说的啥?”宋二壮莫名其妙,“你这话狗屁不通,秋雪他们姊妹几个关系好的狠,啥嫉妒不嫉妒的,昨晚的事是你爸和大飞搞出来的。”
“我不想跟你们吵架,就算是我们的错好了吧!我代替我们家跟你家道歉,你们满意了吧?”
唐素娥阴阳怪气。
宋二壮气得反驳她,“你这说的啥话?本来就是你爸找人害我姑娘。”
“我跟你道歉了,还要咋样?”唐素娥阴阳怪气的反问,“算我家错了行了吧?”
宋银花问宋秋雪,“秋雪,你看到六表姑家的态度了?还要跟六表姑走?我不信你糊涂到不知道谁害你?”
“银花,你这话说的,我啥态度?我就是心疼秋雪,我们家没人害秋雪,是有人嫉妒我们秋雪。”唐素娥一向瞧不起宋二壮一家,更看不上宋银花。
宋秋雪还是头也不回的跟着唐素娥走了。
唐素娥的二儿媳妇去收拾了宋秋雪的行李。
乔桂兰抹眼泪,“秋雪在怪我们!都怨银花,秋雪是帮她挡灾的。”
宋二壮看宋银花的眼神也变得很不悦,“银花,你找个时间去跟秋雪道歉,把她接回来。”
宋银花看出爹妈都在怪她,认为秋雪帮她挡灾,是她害了秋雪。
“爸、妈,是我被算计被欺负就是应该的,秋雪不能有事?”
“银花,你不要嫉妒秋雪。”乔桂兰的话也代表了她的态度。
“昨晚是秋雪和老叔公他们灌我酒,他们就是故意要灌醉我!”宋银花说,“老叔公一家要陷害我,他们跟秋雪关系那么好,会没有提前告诉秋雪?”
“秋雪因为你出了那么大的事,你还说秋雪的不是,我看你就是嫉妒秋雪!”乔桂兰说。
“我给你们分析事情,你们说我讲秋雪的不是,你们是不是很希望昨晚被老叔公一家算计的是我?”
宋宝根不顾李文秀阻拦,站在宋银花身边,“我相信大姐!”
李文秀生气的进了屋,很大声的关上房门表达不满。
乔桂兰两口子看了眼儿子的房间,“宝根,你跟文秀又咋了?”
“她有病,别理她!”
宋宝根也赌起气来。
“你俩也咋了?”乔桂兰不解的问,“这家里咋回事?好好的一个家,咋都闹脾气?”
宋宝根和李文秀两人都请了几天婚假。
乔桂兰想方设法的找事让李文秀干,还让她做饭烧菜洗碗拖地。
不会的,她就手把手教。
一心想将李文秀都教会了,以后伺候好自己儿子。
宋彩杏想帮忙,被乔桂兰叫一边去。
她在调教好媳妇。
刚进门的李文秀只能心里生闷气,不好意思跟婆婆顶嘴。
唐素香这时候过来,“桂兰,新媳妇第一天上门,你就开始搓磨新媳妇了?”
“我在教文秀做菜,没有搓磨儿媳妇。”乔桂兰客气的笑道,半个字都不敢提欺负自己姑娘的事。
“文秀,以后有空来我家玩,我儿媳妇比你大不了几岁,你有啥不懂的问我儿媳妇。”唐素香笑着说完又对乔桂兰说:“我来是帮秋雪拿衣服的,她有几件衣服挂在晾衣绳上。”
“秋雪在你家?”
“可不是吗,秋雪在我家跟素娥关系可亲了,她们说中午吃了午饭再回唐庄。”唐素香故意怄乔桂兰,“我爸他以前最喜欢素娥的小姑娘,总说那是我们老唐家的小福星,现在我爸最心疼秋雪,就跟对自己亲孙女似的。”
乔桂兰听了这话心里不舒服。
唐素香看到乔桂兰不痛快,她心里就很爽。
等以后叔子全家知道他们好不容易养大的姑娘不是她家的,那就更好玩了。
当年可是她亲手换掉的两个孩子!
……
-
宋秋雪去了唐庄,乔桂兰一直到晚上都在伤心。
她心里是有些怪大姑娘的。
如果没有大姑娘,老叔公一家也不会针对她家,三姑娘就不会出事。
乔桂兰将这个想法跟宋二壮说了。
她都知道不应该怨大姑娘,可想到好不容易培养到去省城上大学的三姑娘去了唐庄,心里就不舒坦。
她把这个想法跟宋二壮说了。
宋二壮心里多多少少也有些怨大姑娘。
三姑娘一走,两口子心里都空落落的。
“银花是个小辈,跟老叔公一家接触也不多,以前没得罪过他家,不知道老叔公一家为啥看不惯银花!”宋二壮说。
“秋雪现在不认我们了,你说我们咋办?”乔桂兰带着哭腔问,“早知道去年就不该烧掉宝根的录取通知书!”
“你咋突然又提这事?”宋二壮不耐烦,压低声音:“咱家条件供不起两个!”
“还不是你没本事,让姑娘养全家,被村里人戳脊梁骨!”乔桂兰埋怨了句。
宋二壮以前没挣钱的门路,就家里卖点粮食,没几个钱。
遇到收成不好,日子更难过,就靠姑娘的工资养着。
可就算是这样,他还背着媳妇偷偷把姑娘的工资抠一部分下来借给生活比他富裕的大哥和妹妹,偷偷给侄子侄女他们买零嘴。
也就近些年家家户户从茅草房换瓦房,他去帮忙盖房子才挣两钱,加上每年卖粮食,家里日子才好些。
供一个孩子念书,那是没问题。
但同时供两个孩子,拿不出那么多钱。
宋二壮也没办法,两个孩子只能上一个。
就为这事,他和媳妇私底下没少吵。
最后他去问自己大哥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