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晓为圣上倒上一杯茶水,面容挂上些许忧愁,“臣女刚从庄子回来,交了赋税后,剩下的粮食不够一年吃用。”
圣上端茶杯的手顿住,刚升起的好心情瞬间减半,他不耳聋不瞎,清楚百姓的生活情况,更明白逐渐增加的赋税让百姓苦不堪言。
各地奏折,年年风调雨顺,呵,各州的粮仓从未满过,更有人倒卖交上来的粮食。
去年南方发洪水,这些该死的官员,可算有洪水平账,明明只有一个州发大水,送上来的折子却是附近几个州粮仓都进了水,粮食发霉不能吃用。
春晓观察圣上脸色,自顾自的继续感慨,“臣女的庄子土地肥沃,一年的粮食产量都不高,臣女就想到各州赋税的情况。”
圣上脸上不悦,没发怒也是因为杨春晓刚为他解决难题,声音威严,“你想到了什么?”
春晓腼腆一笑,“臣女就想到以清廉闻名的冯大人,冯大人祖籍南阳,据说当地官员每年收田税,都要先去敲冯氏一族的门,冯家从未难为过收税的官员,实在是让人佩服。”
圣上抓到重点,“你怎么了解的如此清楚?”
春晓,“冯大人清廉的名声,大夏无人不知,每年南阳的赋税交的最快。”
圣上点点头,“冯爱卿的确不错。”
春晓,“......”
所以圣上是真不知道南阳的情况?竟然真的被冯大人骗到?
这么看来,京城各党派间的势力有多庞大,竟然能封锁消息一点都没传入京城。
而且,圣上的掌控欲极强,西宁都有密探,更不用说其他各州,南阳也没有消息传回来,说明密探已经背叛圣上。
春晓嘶了一声,当发现一人背叛时,说明已经有很多人背叛圣上。
圣上没等到杨春晓的附和,他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
杨春晓的表情太明显,圣上声音危险,“你是不是发现了什么?”
他痛恨欺骗他的人,一想到冯爱卿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结果一直欺骗他,圣上就怒火中烧。
春晓,“臣女说了,还请圣上莫要动怒。”
“嗯。”
春晓斟酌片刻开口,“臣女打听到的消息不多,却发现其中有不对的地方,第一,南阳官员收赋税,为何要先去拜访冯家?第二,赋税十分繁琐,为何南阳收的如此之快?”
圣上眸底幽深,“说说你的猜想。”
春晓结合史书的记载,声音沉重的道:“臣女猜测,南阳的土地都在冯氏一族手中,所以当地官员要去拜访冯家,一家之地,赋税收的自然快。”
说完,春晓就低下头不去看圣上黑紫的脸色。
圣上胸口剧烈起伏,今日刚换上来的茶具还是没能幸免于难,炕桌上的瓷器全部摔碎。
春晓,“......”
心疼,这一套官窑的瓷器价值连城,肉疼。
勤政殿外,尤公公听到瓷器碎裂的声音,缩了缩脖子,杨姑娘怎么惹到了圣上?
尤公公低着头一动不动,他不会进去为杨姑娘解围,只能期望杨姑娘自求多福。
殿内,圣上发泄完火气,眸子锐利,“你可有证据?”
“刚才臣女说的是猜测。”
圣上心里一梗,好悬没上来气,烦躁的下地来回踱步,快步走到书架前,打开一个盒子,从里面找出南阳送回来的密信。
圣上连续翻看好几年的记录,气笑了,“好,好,好啊。”
春晓已经跪在地上,她刚才敢说猜测,就是猜到密探可能被收买,圣上只要核对消息,就能确认她猜测的真实性。
圣上合上匣子,走回到暖炕旁,重新坐下后道:“起来,你又没罪。”
密探出问题,让圣上很焦躁,他清楚大夏贪污盛行,却自信能掌控,现在发现所谓的掌控是个笑话。
圣上不知道多少密探被大臣收买,多少人被儿子们收买,越想越有危机感。
春晓坐回到暖炕上,心里松了口气,没迁怒她就行。
圣上有心想动言官势力,一切都只是猜测没有证据,这一次密探被收买,彻底触动他的逆鳞。
大殿内很安静,春晓揣摩圣上的心思,低着头请命,“臣女愿前往南阳,为圣上找寻证据。”
她要露出自己的獠牙,震慑住心怀不轨的人。
圣上眼底漠然,刚经历过密探背叛,圣上声音冰冷,“你会背叛朕吗?”
“臣女不会。”
春晓眼底没有丝毫退缩,她会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
圣上嗯了一声,这丫头果决有狠劲,哎,怎么就不是男子?要是男子直接入仕,他也不用如此发愁。
圣上收回目光,“还不急。”
事情要一个个解决,他要先解决立储,然后是皇庄的硕鼠。
圣上对春晓的表现十分满意,“不错,有仇就报甚好。”
这一点很像他,不过也有区别,他都是即位后一一报复回去,这丫头没能力也要报复,一心想拿冯爱卿开刀。
春晓笑眯眯的道:“圣上教导的好。”
圣上长出一口气,想喝茶水一看瓷器全在地上,“让人送些茶水点心进来。”
春晓领命出去,找到尤公公,“公公,圣上想喝茶水,再送一些点心来。”
尤公公瞳孔微缩,杨春晓笑盈盈的样子并没有受罚,圣上又为何动怒?
尤公公忙安排宫人进去打扫,圣上竟然在笑?
圣上没理会打扫的宫人,话音一转,“陶瑾宁自荐给你做夫婿?”
“是,他想入赘杨家。”
圣上是真好奇,“你对自己的夫婿有什么要求?”
春晓掰着手指头,“夫婿要一心向着臣女,要有脑子,要能为臣女分忧,还要长相过得去。”
圣上也清楚杨春晓日后一定会危险不断,夫婿的确不能弱,一心向着杨春晓的人可不好找。
圣上试探的问,“你对陶瑾宁可有想法?”
春晓摊开手,一副很头痛的样子,“他要是没有麻烦的确是不错的人选,可惜他的麻烦太多。”
圣上想到薛家,没有继续问的兴趣,换了话题,“你怎会让小六编写浅显的故事?”
“故事虽浅显却蕴含大道理,臣女觉得一个人的品行很重要。”
她才不会说为了给六皇子刷名声,三字经是必备启蒙书,不管读书与否都知道三字经,小故事朗朗上口,传播的速度很快。
一直像小透明一样的六皇子,会随着故事传播让百姓记住他。
以前没有皇子屈尊降贵为百姓编写小故事,现在有了!
圣上也没深想,反而觉得小六写故事也不错,“你将他教导的很好。”
春晓,“......”
圣上以为她将六皇子往歪路上带,哪里知道,她在为六皇子打地基?
茶水点心送上来,春晓吃的香,圣上看的也有食欲,多用了一块点心。
尤公公看的高兴不已,他最担心圣上的情况,圣上活他活,他巴不得圣上长长久久活着。
春晓见圣上高兴,顺嘴提到,“敏薇公主为大夏祈福多日,没人替公主盯着公主府,也不知道公主府内的情况如何?”
圣上依旧不愿意放四女儿出来,“让小六多看顾一些。”
春晓一听不再提敏薇公主,她就知道没戏,圣上有多小心眼,她可太清楚了,至少今年公主别想离开灵佛寺。
圣上又休息一会,招呼春晓来到桌案前,“帮朕分奏折。”
春晓瞳孔放大,“臣女惶恐。”
圣上哼笑一声,“你请太子的折子都敢看,其他的折子反而惶恐?”
春晓跪在地上,“那不一样。”
她倒是想分拣折子看朝廷的消息,可是不能,今日的表现已经足够,再多只会引起圣上对她的忌惮。
圣上满意杨春晓的反应,能控制住野心和欲望,不错,“起来吧,冯爱卿清廉,朕准备让他巡视税收情况,没一两个月,他回不来。”
春晓拜谢,语气欢快,“谢师父。”
一刻钟后,春晓拎着御膳的点心离开勤政殿,领路的王公公特别的殷勤,“姑娘,杂家给您拎着。”
春晓躲开王公公的手,“我能拎的动。”
王公公没继续抢,搓着手讨好一笑,“还请姑娘日后多提点杂家,免得杂家挨板子。”
他师父挨板子,他也没躲过去,还好行刑的太监有分寸假打,否则,他的腿可保不住。
春晓笑的和煦,“好,日后也请公公多多提点。”
两人相视而笑,春晓今日战绩可查,接连平息圣上的怒火,这份揣摩圣上的心思恐怖如斯。
刚才春晓出勤政殿,小公公和宫女对她客气的不得了,就连站岗的侍卫都对她投来敬畏的目光。
宫门口,春晓见到皇后身边的蒋尚宫,还有贵妃的心腹钱公公,两人手里都拎着东西。
春晓以为要给大皇子和二皇子送去,结果蒋尚宫拦住春晓,“姑娘,六皇子在姑娘府上叨扰,上面的是六皇子的吃用花销,下面是感谢姑娘照顾六皇子的赏赐。”
两个盒子塞到春晓手上,盒子并不重,里面装的是银票。
钱公公慢了一步,剜了蒋尚宫一眼,面对杨春晓立刻换上笑脸,“贵妃娘娘心疼姑娘小小年纪撑起门楣,怕有不开眼的人欺负姑娘,娘娘送给姑娘一根马鞭,日后姑娘动手不用顾忌,娘娘会为姑娘做主。”
马鞭上镶嵌着宝石,春晓连忙拒绝,“这太贵重,臣女不敢收。”
钱公公失笑,“贵妃娘娘一直可惜没能有一位公主常伴身侧,姑娘入了娘娘的眼,还请姑娘莫要拒绝娘娘的心意。”
春晓笑盈盈的看向王公公,王公公退到一旁微不可见的点头,春晓这才收下马鞭,“劳烦公公替臣女谢过娘娘。”
钱公公余光看向王公公,也不敢再多说什么,“是,姑娘的感谢,杂家一定带到。”
春晓又对着蒋尚宫道:“臣女谢过皇后娘娘赏赐。”
蒋尚书抿着嘴唇,这一局,皇后娘娘输了。
春晓出宫后感慨,宫内消息传的真快,看来最近圣上没少折腾后宫,她这个战绩可查的灭火器,这一次彻底入了皇后和贵妃娘娘的眼。
春晓刚将手里的匣子放到马车上,身后有人唤她,“杨春晓,杨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