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大娘含笑道:“你们两房的人都是好的,从你们一回来老家,我就瞧出来了。”
“你们也都是好邻居,真要进京,我还真舍不得你们。”姚绮柔语声落寞,“似村里的生活,我挺喜欢的。”
但丈夫与孩子们都有远大抱负,她怎么能让自己的一己之私,去阻止自家往高了走呢?
“姚妹子,我也舍不得你。”蔡徐氏叹了气,很快欢喜道,“到时候说起来,我姚妹子在京城当侯夫人,我面上也有光啊。”
“对对对,我面上也有光!”邵大娘也道。
几人一面忙碌,一面闲聊,说得都是这大半年来相处的点滴。
说到后来,花瑜璇低低呢喃:“我们种的菜都还没吃完,我新种下的丝瓜苗葫芦苗都尚未搭架子。”
“这孩子像我,喜欢上田园生活了。”
姚绮柔摸摸花瑜璇的发顶,心中暗忖,小姑娘怕是不想去京城。
“不怕,京城府邸也可以种菜。”邵大娘笑着建议,“靠自个劳作种点菜,旁人若是想笑话,那是旁人的事,自个怎么舒坦怎么来。”
“邵阿奶说得是。”花瑜璇眨眨眼,“我准备尽快搭个架子,倘若真的进京了,往后还希望邵阿奶与蔡婶婶帮忙浇浇水,有丝瓜葫芦可以摘,也请你们帮忙吃了。”
“那敢情好!”两人欢喜应下。
“对,我们家菜池子里还有不少菜,你们到时候都吃了。菜池子里的吃完,你们可以继续种。”姚绮柔说出心里话,“方才我那大嫂看我的眼神,像是在看仇人,让她来照顾菜池子是不可能的。你们若能帮忙,到时候偶尔帮忙送点菜去祖宅,我公婆毕竟还在村里。”
“你是真孝顺呢!”邵大娘感叹。
点心很快煮好,众女子端着点心出了灶间。
宁信厚正说道:“圣上惦念你们过了不少苦日子,此次进京可轻装简行,京中府邸什么都不缺。”
“如此多谢圣上了!”裴彻道。
“来,吃点心。”姚绮柔热情招呼。
宁信厚带头起身接下:“多谢侯夫人。”
他身后的众官员跟着起身致谢。
不多时,商议继续。
话说到后来,裴池澈问:“宁大人,在下有个问题,先前守备军中有兵士随我去往北境,后他们又随我归来。而今我要去往京城,那么他们的去留?”
“这些兵士跟随少将军出生入死,自然是少将军的人。”宁信厚微笑道,“我正好要说到派人护卫你们进京一事,而今看来让县衙出人护送,还不如少将军这些人来护卫更为妥当。”
詹建荣趁机开口:“县衙可以出人出力,定护侯爷一家顺利进京。”
“不必了,我等既是武将,何须县衙的人护送?”裴彻淡声,视线并未挪向莫拳虞豹。
这两孩子很可以,但此刻还是不宜被京城之人过多关注为好。
宁信厚颔了颔首:“圣上提过,侯爷已将镇北军的兵权交还朝廷,身旁自该留些亲卫,人数不超过二百人便可。”
“如此多谢圣上!”裴彻垂眸致谢。
闻言,裴池澈算是明白过来。
为何会同意他带走跟随他的那些守备军兵士。
因为人数也就六十多人,相对数万镇北军来讲,那简直不值得一提。
此次皇帝命他们进京,似乎还有另一层意思……
看来进京后,得多长个心眼。
转念想到云县事务,遂开口:“宁大人,在下目前身为云县守备军统领,我若离开,守备军统领一职该如何?”
“此事,这几日我会安排好。”宁信厚道,“守备军毕竟还有其他将才,云县事务还有詹大人,少将军不必担心。”
詹建荣笑道:“是啊,将军放心,我身为云县父母官,一定尽心竭力为云县。”
裴池澈淡淡颔首。
心里不由腹诽,此刻他们一唱一和,他怎么听出宁信厚要护着詹家的意思?
“过几日进京的车马会备好送来,届时侯爷一家尽快进京罢。”宁信厚含笑起身,“我等也得尽快回京复命。”
“好。”裴彻等人亦起身相送。
--
当日,村里多的是上门来道喜之人。
裴家二房小院甚是热闹。
此般热闹导致裴家人无法说些不便让外人听闻之话。
到了晚膳后,来拜访的人这才没了,裴家二房三房的人总算能围坐在一起商议。
裴蓉蓉头一个开口:“我有疑惑,既然证明咱们两房是被冤枉的,那么当初抄没的财产怎么不还给我们?”
裴池澈清冷道:“既送入国库,便没有一一返还的道理。”
公孙彤说得更是直接:“早登记造册送入国库,进了国库的,你还想原物还来?除非上头以什么名义赏赐。”
“财产乃身外之物。”裴彻蹙眉,“进京述职时,皇帝有意无意地提起此次裴家功劳大,还说我们裴家将领该好生歇息。彼时我听出他的言外之意来,便将镇北军兵权上交。果不其然,他收下后欢喜异常,还说会派个得力的将领继续去边疆戍边。”
裴彦接话:“二哥的意思是,如今你被封侯,很大缘故与你上交了兵权有关系。一则咱们裴家战功确实大,二则上交了兵权,对皇帝没了威胁,他便给个侯爷之位来补偿?”
裴彻颔了颔首:“当时我想咱们裴家被抄在前,哪怕战功再大,皇帝也不会给什么封赏。毕竟那时的皇帝没有一丁点要封赏的意思,只让我们回老家来。”
“对,当时是真瞧不出皇帝在想什么。”裴明诚道,“那会我还不服气,是二伯拉住我让我别冲动。”
裴池澈蹙眉道:“所以宁信厚才会说侯府可有不超过二百人的亲卫,那意思再明显不过,不会让裴家再掌镇北军了?”
“很有可能。”裴彻叹息,“此次进京,怕就怕我只有侯爷名头,并无实权了。”
裴彦道:“二哥,咱们唯有走一步算一步。”
裴文兴与裴星泽对视一眼,道出他们目前的处境:“我们八月得院试,进了京,是在京城考,还是回樊州?”
“对,这确实是个问题。”裴曜栋道,“咱们如若不能再掌镇北军,你们两个读书郎可得加倍用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