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厮得了五皇子的吩咐,不敢怠慢,立刻小跑着下楼去了。
“我等生在京城、长在京城,彼此熟识。正好,也能教教江大小姐一些京中礼节,帮一帮她。”
五皇子此话一说,自然无人质疑,纷纷都点头称是。
冯望舒面上也挂着浅淡的笑意,江锦悦方才那欲言又止和江涵悦那急于抹黑的姿态,想要达到的是什么效果,她闭着眼睛都能猜出来。
无非是想在众人心中,尤其是五皇子面前,先一步坐实那位刚回来的大小姐粗鄙无知、上不得台面的印象。
但五皇子轻飘飘一句话,却让局面变得微妙起来,他到底打算站哪边,还是故意把江绫月叫过来看热闹,还是想让她出丑,沦为笑柄?
她的目光,再次投向窗外那辆沉默的青帷马车,那车帘依旧低垂,纹丝不动,静立如谜。
都说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楼下小厮恭敬地站到马车前,弯腰低声说道:“可是江大小姐?楼上有位公子找您上去一叙。”
车厢内正支着下巴,饶有兴致地听着茶馆的说书和议论。
听到小厮的声音,江绫月用手指轻叩窗棂,表情玩味,“忍冬,你留下。”
忍冬表情惊讶,直到江绫月俯身,低声对她说了什么,忍冬才点头称是
江绫月动作利落地掀开车帘,下了马车。
她站定身形,抬头一看,果然看到一位身穿蓝色衣服的女子在好奇地看着她。
小厮见状,松了一口气,幸好这位小姐答应了,不然他可怎么回去。
一楼的说书先生正讲到高潮处,声音抑扬顿挫:
“梁五郎得了消息,去往春花苑。居然真的见到了这位曾经的世家小姐!二人相见,却又处在了不同的情形。舒婉儿泪眼婆娑,心中有千言欲诉说却最终未开口,只是抚琴唱道:”
念到这话时一道女声伴着丝竹之声唱了起来。
只见一位女子轻抚古琴,纤细的指尖拨弄琴弦。
她身旁还有几位乐女吹着巴乌,轻轻敲着木质小鼓,乐声缠绵悱恻,如泣如诉。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哎,可惜今天看不到仙子的表演了!”台下有茶客听得入神,忍不住扼腕叹息。
“听说那位仙子在台上落泪时,多少世家公子哥儿心疼得不行,纷纷往台上扔金银珠宝,生怕那老鸨子亏待了美人儿!”
“想看也不难,”旁边立刻有人接话,“每月的初一十五,在望京楼就有她的演出,花上十文钱就能进场听个痛快!”
“望京楼演的《幽亭记》那才是上上之作!”
江绫月随着小厮踏上楼梯,楼下茶客的议论和那哀婉的歌声清晰地传入耳中。
京城中《幽亭记》的设定似乎变了,还加上了青梅竹马的设定?
不过青楼的姑娘,倒是像是联邦中的明星,看起来受人追捧,实际上花期没有几年,站在台前替背后的财阀挣上几年钱,就会默默消失了。
那些世家公子一掷千金,博取美人一笑,可那些沉甸甸的金银,最终又有几枚能真正落到这些风尘女子手中,改变她们飘零的命运?
也难怪这个时代的青楼女子,将脱离苦海的唯一希望,都寄托在某个愿意为她们赎身的“良人”身上。
江绫月一进去就见里面坐着三女四男。
靠近门口的位置,坐着两位年轻公子。
左边一位,身着价值不菲的锦缎华服,面容尚算端正,但眉眼间带着一股挥之不去的轻浮和世故。
这便是户部尚书家的庶出第三子,木程。
他素来以“风流才子”自居,实则腹中墨水有限,最热衷的便是攀附权贵子弟,而且和江绫月名义上的未婚夫关系不错。
毕竟两家家主属于上下级的关系,孩子有些来往也是正常。
右边一位,则身材魁梧壮硕,穿着一身便于行动的窄袖武服,坐姿随意。
他便是左监门卫的中郎将——蓝博。
此刻,他正微微扬着下巴,显然意外来客颇为期待。
江锦悦坐在江涵悦身边,位置挨着五皇子的下首。
圆桌上正正好好得坐了七个人,挨着门口的位置倒还空着。
冯望舒挨着五皇子坐着,她另一侧还坐着一位穿着长衫的年轻公子,他气质略显拘谨,带着明显的书卷气。
“姐姐,你可算来啦!”江锦悦一见到江绫月进门,脸上绽开无比亲热甜美的笑容,快步迎上前来,作势要去挽她的手臂,“快,快来这边坐。”
她热情地招呼着,引向自己旁边的空位,却绝口不提在座任何一位的身份姓名,仿佛江绫月理所当然应该认识所有人。
“你初来乍到,想必还不认识在座诸位。”冯望舒适时地开口,打破了这微妙的氛围。
她首先将目光转向门口那位把玩玉佩的公子:“这位是户部尚书家的三公子,木程。木公子才思敏捷,在京中颇有才名。”
木程闻言,这才矜持地抬起眼皮,目光带着审视在江绫月身上扫过。
从她头上那支素净的银簪,到身上那件略显陈旧的月白色衣服=裙。
他的眼神从最初的好奇迅速转为轻慢,最终只冷淡地“嗯”了一声,算是打过招呼。那神态,仿佛多看一眼都是施舍。
冯望舒并未在意木程的失礼,这位一直是个见人下菜碟的。
她转而看向木程旁边那位魁梧的武官:“这位是蓝博蓝将军,现任左监门卫中郎将。蓝将军今日难得休沐,这才能与我们一同饮酒论道。”
蓝博对于这个称呼显然极为受用,脸上顿时堆起笑容,粗壮的手指在桌面上得意地敲了敲,他瞥了一眼身旁的木程,然后才落到江绫月身上。
江绫月同样微微颔首致意,面色平静无波。
蓝博的底细,她在回京路上便已探听清楚。那场因为失察而造成的烟花爆炸案闹得满城风雨,想不知道都难。
若不是家中力保早就入了大牢,从掌管京城秩序的金吾卫中郎将,平调到了管着城门进出的左监卫。
但真的是平调吗?
江锦悦眼底掠过一丝不悦,但面上笑容不变。
她清了清嗓子,用一种带着懊恼和亲昵的口吻说道:“都怪我,只顾着高兴见到姐姐,竟全然忘了姐姐刚从双城回来,恐怕对京中人事还不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