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的薄雾笼罩着城市,茶室窗玻璃上凝结着细密的水珠。众人围坐在暖桌旁,面前的茶已经凉透,却无人伸手去碰。鲍玉佳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份泛黄的档案袋,指尖在封口的火漆印上轻轻摩挲。
这是最后一份资料,她的声音异常平静,今早从银行保险柜取出来的。Vcd在入院前一个月寄存的。
一:最后的独白
张帅帅小心翼翼地拆开档案袋,里面是一本手写日记和几张光盘。日记的扉页上,危暐用熟悉的笔迹写道:如果有一天你们看到这些,说明我已经无力继续这场表演了。
曹荣荣戴上眼镜,轻声念出第一段记录:
今天医生说我最多还有三个月。躺在病床上回想这一生,才发现自己把所有的聪明才智都用在了错误的地方。我曾经以为掌控了全世界,实际上连自己的灵魂都早已迷失。
梁露难以置信地摇头:这真的是他写的吗?
继续读。鲍玉佳示意。
二:扭曲的根源
日记里详细记录了危暐童年的一段往事:
八岁那年,父亲因商业诈骗入狱。母亲带着我搬进贫民区,每天都要面对讨债人的恐吓。从那时起,我就发誓要不择手段地出人头地...
孙鹏飞若有所思:所以他对金钱的执念,源于童年的创伤?
但这不能成为借口。程俊杰冷冷地说,多少人有不幸的童年,但选择了不同的路。
陶成文翻到下一页,突然愣住:这里记载了他第一次作恶的经历——高中时篡改成绩单,目的是获得奖学金。
三:系统的共谋
马文平插入第一张光盘,里面是危暐与几个政府官员的谈话录音。令人震惊的是,其中一人竟是现在某部门的负责人。
听到这里了吗?魏超按下暂停键,对方明确暗示只要给够好处,就能帮他拿下那个项目。
鲍玉佳冷笑:所以不只是他一个人在堕落,整个系统都在为他提供温床。
张帅帅调出另一段录音:这个更可怕——某银行行长主动教他如何规避监管。
四:道德的渐变
日记中有一段令人深思的记录:
今天又完成了一笔灰色交易。记得第一次做这种事时,整晚睡不着觉。现在却像吃饭喝水一样自然。道德的底线就是这样一步步被突破的...
梁露轻声说:他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但依然选择继续。曹荣荣叹息。
陶成文指着另一段:看这里——每次得手后,我都会给自己找理由:别人也都这么做,我只是比他们更聪明
五:未竟的救赎
在日记的最后一页,危暐写道:
如果时间可以重来,我会选择做一个普通人。拥有真诚的朋友,踏实的睡眠,和问心无愧的人生。现在说这些已经太迟,但希望我的故事能成为一面镜子...
程俊杰冷哼一声:临死前的忏悔,未免太廉价了。
等等,孙鹏飞发现日记夹层里还有一张信纸,这是他写给李强女儿的道歉信。
信上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朴素的忏悔和具体的赔偿方案——他将名下所有合法财产都留给了李强的家人。
六:制度的反思
马文平调出一份危暐整理的资料,里面详细分析了现行法律和监管的漏洞。
看这里,魏超指着其中一页,他甚至提出了具体的改进建议。
令人讽刺的是,这些建议切中要害,如果能早被采纳,或许能阻止很多类似的行为。
鲍玉佳若有所思:最了解漏洞的人,反而最清楚如何修补。
七:人性的困境
张帅帅播放最后一张光盘,里面是危暐与心理医生的对话:
医生:你后悔吗?
危暐:后悔?也许吧。但我更后悔的是,明明有无数次回头的机会,却都选择了继续堕落。
医生:为什么不停下来?
危暐:就像吸毒,明知道是毁灭,却抵挡不住那个诱惑。而且...已经停不下来了。
梁露轻声说:至少最后时刻,他找回了良知。
但造成的伤害已经无法弥补。曹荣荣摇头。
八:觉醒的曙光
在资料的最后,众人发现危暐成立了一个匿名基金,专门帮助那些因商业欺诈受害的家庭。
看这个名单,孙鹏飞指着受益人名录,里面有不少我们认识的受害者。
更令人惊讶的是,基金的管理人竟然是李强的女儿。
程俊杰冷笑:这算什么?赎罪?
或许吧,鲍玉佳说,但至少他在生命最后时刻,做了一些正确的事。
九:前行的道路
当夕阳西沉,茶室内的讨论也接近尾声。
张帅帅合上日记,缓缓说道:Vcd用他的一生告诉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对良知的坚守。
鲍玉佳点头: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完善制度,让作恶者无处遁形。
陶成文补充:还要建立更完善的教育体系,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马文平难得地说了一段长话: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十:永恒的警醒
众人离开茶室时,夜色已深。城市依旧灯火通明,仿佛什么都没有改变。
但在每个人心中,都种下了一颗种子——对善的坚守,对恶的警惕,以及对更美好世界的追求。
鲍玉佳站在茶室门口,最后回头看了一眼:希望这是最后一个这样的故事。
不会的,张帅帅说,但只要多一个人从中汲取教训,这个世界就会变得好一点。
危暐的故事就此落下帷幕,但他的教训将永远警醒着每个听过这个故事的人。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守住内心的道德底线,或许才是最大的智慧。而防止悲剧重演,需要每个人的觉醒与努力。
月光洒在寂静的街道上,照着一群人的背影渐行渐远。他们带着教训,带着警醒,也带着对光明未来的期待,继续各自的人生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