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打算把小梅送到更偏僻的村子换聘金,那他呢?他们打算对他做什么?
直接弄死丢去深山老林,还是找个不那么遵纪守法的牙人,把他也给卖了换钱?
阿泰后悔不迭,他不该因为请了外来的帮手,就对那一家子狼心狗肺的东西掉以轻心的。
然而此时说什么都已经来不及,他和妹妹如今都捏在对方手里,他若是还敢大吵大闹,都不等外人听见声音赶过来,他大伯一家就能先把他们给弄晕。
现在他和妹妹唯一能够期待的,也就只有和他约好今晚采取行动的谢莞娘和江远了。
深吸一口气,阿泰轻轻帮妹妹拭去眼泪,“别哭了,我们都会没事的。”
小梅压根儿不信,她一边流泪一边低声劝着自己哥哥,“哥,你别管我了,等晚上他们睡着,你自己从窗户爬出去,然后有多远跑多远,再也别回来了。”
如果是去年他们爹娘还活着时,阿泰是没办法从窗户爬出去的,那时他身上有肉,身形与窗口的大小实在不匹配。
但现在情况已经不一样了,阿泰已经从一个健康的黑皮少年,变成了一个瘦脱相的黑皮少年。
只要小心一点,找准角度,他就能慢慢从柴房那扇不大的窗户爬到外面。
至于小梅,她虽然也能爬的出去,但她刚挨了一顿毒打,又饿的厉害,身上根本就没有力气,她就算爬出去了,她也跑不快、跑不远。
与其到时候拖累哥哥,两个人一起被抓回来,她还不如从一开始就老老实实待在这里。
阿泰却一如既往地不肯放弃妹妹,他摸出怀里的油纸包,“你先别说这些,先把糖饼吃了,攒点儿力气。”
小梅诧异,“哪、哪来的这金贵东西?”
阿泰用比之前更低的,低到小梅都要凝神细听才能听清的音量,简单说了一遍他和江远、谢莞娘约定好的行动计划。
小梅张大嘴,连糖饼都忘记吃了,“这......”
她想说“这靠谱儿吗?能行吗?”,但话到嘴边,她又咽了回去。
靠不靠谱、能不能行的,他们兄妹也没有第二条路可走了。
好歹人家江远和谢莞娘是真的在为解救他们付出行动,不像他们的那些族亲,最多也就耍耍嘴皮子,根本不愿意为他们和她大伯一家撕破脸。
小梅很清楚,他们这般瞻前顾后,无非就是顾忌他大伯有三个儿子,他们家却只剩她和她哥这两个半大孩子。
谁更不好惹,谁更有价值,他们那些族亲心里掂量的可清楚着呢。
“别这啊那啊的,赶紧把饼吃了。”阿泰说着瞥一眼门口,“后面咱们可还有一场硬仗要打呢。”
兄妹俩提着一颗心,静候事情的后续发展,并不知道阿泰刚一回去就被关了起来的江远和谢莞娘,则是继续在山上忙活他们自己的事。
谢莞娘采药,江远打猎,一直到日头偏西,两人这才带着他们的丰厚收获,一起下山返回葛大娘家。
他们回来的有些早,葛大娘还没来得及准备晚饭,好在谢莞娘他们也不急着吃饭休息。
江远把两只活着的野鸡、四只活着的野兔解绑,养在葛大娘提供的、牲口棚的笼子里,然后又把死了的一只野鸡褪毛清洗,拿去灶房请葛大娘帮忙炖一锅鸡汤。
谢莞娘则是蹲在院子里,简单处理了一下她今天采收的那些草药。
葛大娘没有井,谢莞娘清洗草药用的水,一部分是葛大娘家原本存着的,剩下的绝大部分则都是江远跑去村子中间的水井现打现挑的。
顺带的,江远还把葛大娘家的水缸给清洗干净,灌满了他挑回来的新鲜井水。
葛大娘很是不好意思,对着江远连声道谢。
等到葛大娘做好晚饭,谢莞娘这才洗干净手,和江远以及葛大娘祖孙一起吃饭。
葛大娘把装着鸡肉、鸡汤的陶罐放到谢莞娘和江远面前,然后又把装着杂粮饼子的干净小筐,放到桌子中间。
阿旺和小花两兄妹,闻着鸡汤的味道直咽口水,但却懂事的谁也没有叫嚷着自己要吃肉。
江远已经习惯了葛大娘这过于强烈的分寸感,他二话不说,直接拿过小花和阿旺的碗,连汤带肉,给他们每人盛了满满一碗。
“哎呦!”葛大娘端着一盆水煮包菜丝走过来,看见这一幕,忙加快脚步行至桌前,“你这孩子,你和谢姑娘吃你们自己的,不用管我们。”
江远眼疾手快,拿起属于她的那个碗,迅速又给她也盛了满满一碗。
“这么多呢,我俩哪吃的完。”
不由分说把碗推回去,江远又给谢莞娘和自己每人盛了一大碗。
他自己的那碗,他就随便捞的,谢莞娘的那碗,他则是专门给她挑了鸡翅和鸡腿。
谢莞娘最喜欢吃鸡翅,鸡腿则是第二喜欢,江远和她一起吃了不知多少顿饭,对她的喜好早就牢记于心。
葛大娘拗不过他,又心疼孙子孙女平时根本沾不到什么油水,犹豫片刻,到底还是按下心酸与感动,笑着接受了江远的这份好意。
五人围坐在她家院子里的石桌前,和乐融融的吃完了这顿对葛大娘祖孙来说很是丰盛、对谢莞娘和江远来说也就那样的杂粮饼子配鸡汤和水煮包菜丝。
因为谢莞娘和江远交了口粮,又只在他们家吃早晨和晚上的这两顿饭,所以葛大娘每顿都会按一斤米面的份量给他们准备主食。
蔬菜什么的,因为是自家园子里种着的,葛大娘就没有算在份额之内。
她大方,江远自然也不会小气,虽然不会另外支付菜钱,但他们吃肉的时候,江远却也会让葛大娘祖孙跟着沾些油水。
晚饭吃完,葛大娘趁着天还没黑,收拾了碗筷去灶房清洗,谢莞娘则是把她和江远特意留的四个巴掌大的杂粮饼子,用油纸包了起来。
阿旺和小花虽然有些好奇她为什么要留出四个杂粮饼子,但俩小孩儿懂事的很,别说多嘴询问了,他们连眼神都没有多投两次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