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好仃坐在厂部小会议室的角落,窗外阳光斜斜地照进来,在他那件洗得有点发白的工作服上画出一道金色的线。他的笔记本摊开在桌上,笔尖悬着,却迟迟没落下。
阿芳从电脑前抬起头,瞥了他一眼:“刘哥,你又开始神游天外了?”
“没有,我在想怎么把这事儿说得更清楚点。”他说着,低头翻了几页笔记,“咱们不是刚做完人才评估嘛,现在要往上头提市场拓展的事儿,得有点新东西。”
老赵端着茶杯走过来,往桌边一坐:“你打算怎么说?‘我们招了一堆洋人,接下来就可以卖玻璃到全世界’?”
“差不多这个意思。”刘好仃笑了笑,“但得包装得像那么回事。”
小张也凑了过来:“可问题是,咱们连自己都没搞明白怎么卖到国外去。出口单子都是外贸公司接的,咱们只管生产。”
“所以这次不一样。”刘好仃指着桌上一份文件,“管理层昨天说可以继续推进,那就不能光停留在招聘上了。得想想,怎么让这些人才真正发挥作用。”
阿芳敲了敲键盘:“你是想让他们帮咱们开拓市场?可他们还没正式入职呢。”
“先问他们意见。”刘好仃说,“有些候选人虽然还没签约,但他们对本地市场的了解,比我们强多了。”
老赵喝了口茶:“那你准备问谁?那个德国来的安娜?她倒是挺能说,但咱也不知道她说的是真是假。”
“挑几个靠谱的。”刘好仃翻开笔记本,“你看这个工程师,之前做过东欧那边的建材调研。这种信息,对我们来说就是宝藏。”
“东欧?”小张皱眉,“那里也有玻璃需求?”
“当然有。”刘好仃点点头,“只是咱们从来没盯过那边。外贸公司推什么,我们就做什么。但现在,我们要学会自己找路。”
阿芳忽然停下打字的动作:“等等……我刚才好像在哪份简历里看到过,有个意大利学生写过类似的项目经历。”
“哪份?”刘好仃立刻来了精神。
阿芳在屏幕上快速翻动:“在这儿——他说在米兰的时候参与过一个针对罗马尼亚建筑市场的研究课题。”
“这就有意思了。”刘好仃用笔在本子上记下关键词,“看来咱们得主动联系这些人,哪怕他们还没决定来不来上班。”
老赵叹了口气:“你是真打算把这些人当成顾问用了。”
“为什么不?”刘好仃耸肩,“我们请不起专业咨询公司,但我们可以借力打力。人家愿意跟我们聊,我们就虚心学。”
小张摸着下巴:“那是不是还得做个问卷或者调查表什么的?”
“不用太复杂。”刘好仃摇头,“就简单几个问题,关于他们国家的行业现状、客户需求、竞争对手情况。能回答多少是多少。”
阿芳点头:“我可以整理个模板出来,然后群发邮件。”
“行。”刘好仃合上笔记本,“这事就这么定了。先把资料收集起来,看看有没有突破口。”
会议室里一时安静下来,只有键盘敲击的声音和窗外偶尔传来的机器轰鸣。
过了会儿,刘好仃又开口:“你们说,要是咱们真能在东欧打开市场,会不会影响现有的订单?”
老赵想了想:“短期来看,可能会分掉一部分产能,但从长远看,如果能稳定输出,说不定还能反向提升我们在国内的地位。”
“对。”小张接过话,“客户一看我们能做国际业务了,肯定觉得咱们更有实力。”
“所以关键还是迈出第一步。”刘好仃说,“不管多小,总得有人走。”
阿芳看着屏幕上的数据:“可我们现在连个像样的市场分析都没有,管理层凭什么支持我们?”
“凭我们的态度。”刘好仃站起来,走到窗边,“他们知道我们不是空口说白话,而是已经在做了。而且,我们不怕试错。”
他回头看了眼大家:“我想再开个会,把这事正式提上去。不求马上批准,但至少让他们知道,我们不是止步于招人。”
“那你怎么开头?”小张问。
“就从这封邮件开始。”刘好仃拿起手机,点开邮箱,“我给那个德国工程师回个信,问问他对东欧市场的看法。等有了回复,我就带着这些内容去开会。”
阿芳忍不住笑了:“你这是想用一封邮件当敲门砖啊。”
“对。”刘好仃笑着点头,“有时候,开门的钥匙不一定非得是金的。”
会议结束后,大家各自散去。刘好仃一个人留在会议室里,盯着墙上那幅老旧的世界地图。他的手指轻轻划过欧洲那一块,停在了东欧的位置。
“你说,咱们能不能在这儿留下点什么呢?”他轻声自语。
门外传来脚步声,是阿芳回来拿落下的U盘。她看见刘好仃站在地图前的样子,愣了一下,没打扰,悄悄拿了东西就走了。
刘好仃转身坐下,打开电脑,新建一封邮件。
主题栏里,他敲下几个字:《关于东欧玻璃制品市场需求的初步探讨》
光标闪烁着,等待输入正文。
他深吸一口气,按下第一个字母,
“dear mr. huber,
I hope this email finds you well. I am writing to follow up on our previous conversation regarding the potential market for architectural glass in Eastern Europe…”
他一边打字,一边低声念出来,像是在确认自己有没有写错语法。
“建筑玻璃在东欧地区的潜在市场……”他顿了顿,改了个说法,“东欧地区对于高品质玻璃产品的接受度和需求增长趋势……”
阿芳的声音忽然从门口传来:“刘哥,厂长那边说下午三点有会。”
“我知道。”他头也不抬,“你帮我准备一下那几份宣讲会的反馈报告。”
“都整理好了。”她递过一个文件夹,“不过你这邮件,打算发几封?”
“先从几个重点候选人开始。”刘好仃继续敲字,“等他们回了,再决定要不要扩大范围。”
“那你得注意时差。”阿芳提醒,“德国那边现在是凌晨。”
“那正好。”刘好仃笑了笑,“睡不着的人,更容易认真回邮件。”
阿芳翻了个白眼:“你这逻辑我服了。”
她转身离开,门轻轻带上。
刘好仃继续写着,窗外的阳光慢慢偏移,照在他手边的茶杯上,杯底还浮着几片没泡开的茶叶。
邮件写完后,他检查了一遍,又删掉了一段过于学术化的描述,改成了更口语化的表达。
“我们希望了解您对本地市场的观察,以及您认为我们可以在哪些方面做出改进。”
他点了发送。
屏幕一闪,邮件消失在收件箱里。
他靠在椅背上,长长地吐了口气。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阿芳发来的消息:“厂长问你是不是要提市场拓展的事。”
刘好仃回了个“嗯”。
然后他打开笔记本,翻到空白页,写下几个字:
“从东欧开始。”
他合上本子,站起身,拉了拉洗得有点发硬的衣领,朝门口走去。
会议室的门把手被他轻轻一转,金属的凉意透过掌心传来。
他推门而出。
走廊里阳光正好,脚步声在瓷砖上轻轻回响。
他一边走,一边想着等会儿要怎么开口。
“各位领导,上午好。”
他走进会议室,把投影仪打开。
屏幕上出现了一行字:
“国际化市场拓展深化——初步构想”
他转过身,看见几位管理层已经坐好,神情各异。
“这是我们接下来要做的事。”他说,“不是为了赶时髦,而是为了活下去。”
他顿了顿,继续说:“玻璃厂干了几十年,靠的是实打实的产品。但现在,我们也要学会抬头看路。”
他打开下一页ppt,上面是一张世界地图,几个红圈标注着潜在市场。
“这不是空想。”他说,“这是我们从海外人才那里听到的声音。”
会议室里安静下来。
刘好仃看着他们,眼神坚定。
“我知道大家有顾虑。”他说,“但我想告诉大家,我们不是要一下子冲到国外去开分公司,而是先从一点开始,慢慢走。”
他翻开笔记本,指着那页写着“东欧”的纸。
“比如这里。”他说,“我们连地图上的这个国家都没怎么听说过,但他们的建筑市场正在复苏。而我们,已经有人能告诉我们,那里的客户要什么。”
他合上本子,双手撑在桌上。
“我们不是专家,但我们愿意学。”
他说完,坐了下来。
会议室里依旧安静。
过了几秒,厂长点了点头。
“继续做下去。”他说,“但要控制节奏。”
刘好仃松了口气。
他站起来,收起笔记本,准备离开。
刚走到门口,身后传来一句:
“刘师傅,你真打算从东欧开始?”
他回头笑了笑:“有时候,最难走的路,反而是最没人走的路。”
他推门而出,阳光扑面而来。
走廊尽头,那幅世界地图静静挂在墙上。
他的手指还残留着刚才写字的墨迹。
一笔一划,写下的不只是计划,而是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