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廷玉也附和道:“目前来看,白太后的嫌疑最大。
我也不明白,如果真是太后所为,她的目的是什么,实在是难以捉摸。\"
慈宁宫。
太后正坐在寝宫的软榻上,眉头紧锁地说:“他太性急了。
我不是让他安分守己待在家里,什么都不用管吗?为何还是这么着急,非要在大事未定之时冒险行事!”
老嬷嬷恭敬地回道:“太后娘娘放宽心,奴婢一直在盯着,没有留下任何证据。
只是为了更稳妥起见,我已经处理掉了吏部清吏司的一名校书官。\"
太后微微点头:“失去一个棋子没什么,只要不露出破绽就行。
你去告诉他,这段时日一定要安分守己,绝不能外出惹事。\"
老嬷嬷应声道:“奴婢遵命。\"
与此同时,皇后抱着小皇子在花园散步,忽然身后一个太监冲过来,皇后猝不及防,抱着小皇子一起掉进了水里。
皇后身边的嬷嬷大声呼救:“快来人救命!”
周围的宫人立刻制服了那个太监。
皇后落水时,赶紧将小皇子高高举起,避免孩子溺水。
很快,不少太监跳进水里施救,最终成功将皇后和小皇子救上了岸。
御书房。
一名小太监急匆匆跑进来报告:“陛下,大事不好了,皇后带着小皇子落水了!”
弘武帝听后大惊失色,怒不可遏地问:“皇子怎么样?”
小太监回答说:“皇后还不知道具体情况,不过已经有人去救援了。\"
弘武帝急切地说道:“快抬我去看。\"这个皇子承载着他的期望,他怎能不焦急?
皇后换上一身干净衣裳,看着被宫女们按住的小太监,愤恨地说:“你究竟是受谁指使,意图加害于我和小皇子?还不老实交代,否则我定让 ** 满门抄斩!”
宫人准备扶起小太监时,却发现他已经七窍流血,气绝身亡。
急忙向皇后禀报:“启禀皇后娘娘,小太监已自尽而亡。\"
弘武帝随后赶到,得知小皇子安然无恙后,才松了一口气,意识到是皇后护住了小皇子,感激地说:“多亏皇后,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皇后笑着回应:“陛下深知小皇子的重要,所以我可以牺牲,但小皇子绝不能有事!”
她的话语坚定果断,令弘武帝深受触动,心中暗叹两人果然情深。
弘武帝郑重承诺:“皇后也需平安无事,这次朕定要彻查此案,给皇后一个交代,也给自己一个交代!”
皇后忧虑地说:“陛下,幕后之人极为狡猾,小太监本是唯一线索,如今却自尽了,怕又是一桩悬案。\"
弘武帝命令:“戴权,查清楚这小太监原本属于哪个宫,曾在何处供职?”
戴权恭敬地回答:“老奴领命!”
很快便有了结果,小太监曾是净事房的差役。
然而宁王已死,究竟谁想让弘武帝断子绝孙?谁又能从这件事中获利?
目前宗室中具备继承皇位资格的只有两人,还是远支亲族,他们似乎没有能力策划这样的事情。
弘武帝皱眉下令:“戴权,派人去查查宗室那边是否有什么异常!”
戴权再次恭敬应允:“老奴遵旨!”
弘武帝又对皇后说:“皇后今日受惊不小,且回宫休息吧。\"
御书房内。
南燕跪在地上奏报:“陛下,辅国公刘钊与净事房新任总管交情甚笃,此前还见过面。\"
弘武帝严肃吩咐:“还不速将他们逮捕,严加审讯!”
南燕领命:“臣遵旨!”
最后,刘钊因无法承受酷刑而招供,声称是自己所为,其目的是为了阻止弘武帝有子嗣,以便自己有机会继承皇位。
然而,弘武帝震怒,下令将刘钊一家押往菜市口处决。
西暖阁内,
张廷玉问陈廷敬:\"你认为此事真的是刘钊所为吗?\"
陈廷敬摇头道:\"恐怕刘钊只是个不堪一击的替罪羊罢了,他的招供不过是受刑不过的结果。\"
张廷玉点头表示同意:\"我也这么想,净事房总管怎会仅凭刘钊有继承皇位的可能性就冒险相助?他们二人定是被利用了。\"
御书房中,
张廷玉与陈廷敬向弘武帝陈述了自己的推测。
弘武帝听后说道:\"朕知道刘钊是无辜的,但这正是迷惑幕后 ** 的方法。
朕已派人调查过刘钊,他倚仗宗室身份犯下不少血案,他的子女也并非良善之辈,四处作恶,即便他死有余辜,也并不冤枉。\"
张廷玉与陈廷敬对视一眼,齐声道:\"陛下英明!\"
弘武帝语气沉重地说:\"他们若一次未能得逞,必然还会再次行动。
朕已经设下陷阱,只等他们自投罗网!\"
景仁宫,
云妃得知消息后,惊恐不已,满身冷汗。
此刻她庆幸皇后将小皇子带走,不然以自己的宫防薄弱,小皇子很可能早已遭遇不幸。
嬷嬷宽慰道:\"娘娘放宽心,皇后娘娘宫中防守严密,小皇子定能安然无恙。\"
云妃拍着胸口说:\"谢天谢地,幸亏皇后抱走了小皇子。
若能亲眼看着他平安长大,便是我不认他,也是甘愿的。\"这不仅是云妃的心声,更是每一位母亲的愿望。
云妃听后苦笑:\"我如今只希望小皇子能够平安成长,至于以后的事情,就留给时间去决定吧。\"云妃深知,以自己的能力,根本无力保护小皇子,目前最好的方式就是让他在皇后身边长大,至于日后是否会亲近自己,只能随缘了。
荣国府。
贾母近来颇为忧虑,因近日上门提亲的人接连不断,而二丫头执意不愿嫁人,连贾环也为她撑腰,使她无计可施。
探春虽已封为郡主,但上门求亲者皆出身开国功臣之家,却找不到合适的人选。
鸳鸯见到后笑问:“老太太是在为三姑娘的婚事发愁吗?”
贾母叹息道:“三丫头年纪渐长,若再不考虑终身大事就晚了。
只是现在没有身份相当的人家,叫我如何不着急呢?”
鸳鸯笑着说:“老太太不必担忧,如今咱们家的家势无需通过联姻提升,三爷说得对,只要自己过得舒心便好。\"
贾母摇头道:“话虽如此,但三丫头毕竟是郡主,身份低微的人家不合适。\"
鸳鸯建议道:“老太太不如问问三爷,看他有何想法。\"
贾母答道:“与其问环哥儿,不如直接找凤丫头商议,你去把凤丫头叫来吧。\"鸳鸯点头离开荣庆堂。
不久,王熙凤带着笑意步入荣庆堂,问贾母:“老祖宗找我何事?”
贾母点头说道:“正是为了三丫头的婚事。
她年纪不小了,再不打算就耽误了,我想听听你的意见。\"
王熙凤听后想起李婶娘的叮嘱,随口说道:“老祖宗多虑了,三妹妹身为郡主,怎么会嫁不出去呢?”
贾母解释道:“正因为她是郡主,匹配的人少之又少,所以我才犯难。
环哥儿又不参与此事,只能由 ** 心,等有了合适的人选再与他商量。\"
王熙凤灵机一动道:“老祖宗,我倒是有一个人选,只是不知是否合您心意。\"
贾母好奇地问:“是谁?说来听听。\"
王熙凤笑道:“说起这个人,老祖宗应该认识,是我的舅舅王子腾的公子王云。
他如今已是三等男的世爵,而且三弟对他评价很高,称他为难得的人才。\"
贾母回应道:“我也听说云哥儿被封为三等男的世爵,但王家至今未提及婚事,我们总不能主动送上门户去。\"
王熙凤听罢,放声大笑:“老祖宗,我那婶娘一直对三妹妹有意。
当初因王云地位不高,所以没提这事。
后来王云受封,本想求亲,可三妹妹又成了郡主,这才耽搁下来。
不过她之前对我说过,若有三妹妹的婚事消息,定会先告诉我!”
贾母沉思片刻,对鸳鸯说:“你去把环哥儿叫来,说我有事要和他商量。\"鸳鸯领命而去。
不多时,贾环随鸳鸯步入荣庆堂,向贾母行礼:“老祖宗找我有何事?”
贾母道:“还不是你姐姐的婚事,你有何想法?”
贾环笑道:“不急,得看三姐姐是否中意才行。
老祖宗,若你有合适人选,不妨说说?不过先说好,若三姐姐不喜欢,可别逼她。\"
贾母问道:“你觉得你凤姐姐的舅舅家,王子腾的公子王云如何?”
贾环摸了摸下巴:“是他啊,那小子品行不错,现在还有个三等男的爵位,勉强能配得上三姐姐。
不如这样,老祖宗叫他来,让三姐姐在后头看看,满意的话就成全他们,不满意就算了,如何?”
贾母笑道:“也只有你能想出这种主意,好,就这么办,凤丫头你去告诉你婶婶。\"
王子腾府邸。
后院,李氏正与王子腾交谈,丫鬟进来说:“太太,荣国府的王熙凤到了。\"
李氏微笑:“快请。\"
不久,王熙凤笑着走进正房,向王子腾夫妇行礼后说道:“婶婶,您托我的事有眉目了。\"
李氏一听,高兴地说:“王爷答应了吗?”
王熙凤笑道:“三弟和老太太都同意了,但事情还没那么简单,还得看云哥儿能不能得到三妹妹的认可。
若她看得上,这事就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