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鸣初起的午后,热浪裹挟着泥土的气息在村落里翻滚。萧明澈蹲在溪边的老柳树下,专注地用芦苇杆逗弄水面上的豆娘。突然,一阵急促的哭喊声打破了夏日的宁静,二牛跌跌撞撞地穿过竹林,裤腿沾满泥点:\"明澈!快救救我妹妹!她摔在石桥那儿了!\"
萧明澈手中的芦苇杆\"啪\"地折断。这些日子他常跟着母亲在药圃里打转,认得溪边的龙葵草专治跌打损伤。他一边在记忆里搜索母亲教过的止血法子,一边手脚麻利地采下几株叶片肥厚的龙葵,连茎带叶塞进粗布口袋。
当他跑到青石桥时,远远看见小丫头蜷在石阶旁,膝盖渗出的血珠染红了浅蓝色的裤脚。几个孩子手足无措地围着,二牛急得直抹眼泪。\"别怕!\"萧明澈拨开人群,膝盖重重磕在碎石上也浑然不觉。他解开腰间的葫芦,倒出清水轻轻冲洗伤口,水珠顺着伤口滑落,在石板上溅起小小的血花。
小丫头抽噎着往回缩:\"疼...哥哥我疼...\"萧明澈鼻尖沁出细密的汗珠,想起母亲调配药膏时总会念的口诀,便压低声音哼起来:\"金疮玉露,百病皆除。\"龙葵草在他掌心被碾成青绿色的汁液,淡淡的草药清香混着血腥味在空气中弥漫。当他将草药敷在伤口上时,指尖不自觉地泛起一丝暖意——那是醉星残留在他体内的幽冥之力,竟在这一刻与草药自然融合。
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原本哭闹不止的小丫头突然止住了哭声,睁着泪汪汪的大眼睛:\"不疼了...哥哥,凉凉的。\"萧明澈愣住,看着伤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结出淡粉色的痂。围观的孩子们发出此起彼伏的惊叹,二牛更是一把搂住他的肩膀:\"明澈你比镇上的郎中还厉害!\"
这件事很快传遍了村子。第二天清晨,萧明澈的窗棂就被敲得咚咚响。梳羊角辫的阿桃举着划破的手指,眼里含着泪花:\"明澈哥哥,我的手被竹刺扎了...\"还没等他应声,门外又传来其他孩子的叫嚷:\"我被马蜂蛰了!我摔跤擦破了皮!\"
苏雪璃看着儿子手忙脚乱地翻找草药,眼底满是欣慰。她默默将晒干的金疮药粉装进小瓷瓶,又把《本草图鉴》最常用的几页折出角:\"明澈,记得用温盐水先清洗伤口。\"萧明澈郑重地点头,把瓷瓶和图鉴塞进小布包,俨然一副小郎中的模样。
随着找他治伤的孩子越来越多,萧明澈在村口的老槐树下支起了\"小药摊\"。用几块木板搭成的简易桌子上,整齐摆放着捣碎的草药、干净的布条和母亲准备的药粉。每当有孩子哭哭啼啼地跑来,他就像模像样地询问伤情,时而皱眉思索,时而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
一天傍晚,他正在给阿狗处理脚底的水泡,突然发现自己调配的草药中混进了一抹幽蓝。那是幽冥之力在作祟,但神奇的是,这些带着暗月气息的力量不仅没有伤害伤口,反而加速了愈合。萧明澈心头一颤,想起醉星残留意识中偶尔闪过的画面——那些关于幽冥教古法医术的片段,此刻竟与母亲教的药理知识奇妙地融合在一起。
孩子们对这位\"小郎中\"的崇拜与日俱增。二牛主动帮他收集草药,阿桃把母亲织的新帕子送给他擦汗,就连最调皮的虎娃也变得规规矩矩。他们时常围坐在老槐树下,听萧明澈讲各种草药的故事。有的是苏雪璃教的,有的则是醉星意识里浮现的古老传说。
然而,平静的日子很快泛起了涟漪。某个深夜,萧明澈被一阵奇怪的声音惊醒。他悄悄推开窗,月光下,一个黑影正在他的药摊前徘徊。那黑影身形佝偻,手中似乎拿着什么器具在收集他晾晒的草药。萧明澈屏住呼吸,瞥见对方袖口露出的暗纹——那是幽冥教特有的火焰图腾!
第二天一早,他发现自己精心准备的止血草药少了大半,就连母亲给的珍贵药粉也不翼而飞。萧明澈攥紧拳头,幽冥之力在体内微微躁动。他没有告诉父母,而是决定和二牛他们一起,在药摊附近设下简易的机关陷阱。
与此同时,村子里开始出现奇怪的病症。好几个孩子出现了呕吐腹泻的症状,和普通的积食不同,他们的舌苔泛着诡异的青黑色。萧明澈翻遍了《本草图鉴》也找不到对应的解法,醉星的意识在此时却异常沉默。他突然想起那个神秘的黑影,难道这一切都和幽冥教余孽有关?
苏雪璃看着儿子紧锁的眉头,心中隐隐不安。她悄悄检查孩子们的病症,发现那些青黑色的痕迹竟与当年幽冥教的咒术残留有些相似。而萧凛在暗中调查时,也发现村里最近多了几个陌生面孔,他们总是在深夜出入山林。
老槐树下的\"小药摊\"前,萧明澈依旧耐心地为孩子们处理伤口。但这次,他的眼神中多了几分警惕与思索。当夕阳的余晖洒在他稚嫩的脸庞上时,没人注意到他藏在袖中的手,正紧紧握着半块刻有幽冥教印记的碎瓷片——那是他在被翻动的药摊下发现的,一场新的风波,似乎正在悄然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