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川荀俣,颍川荀诜拜见陛下!”
刘禅看着两人,有些不太确定地询问道:
“不知文若公(荀彧xun yu,字文若)是……”
荀俣脾气更急一些,他拱手道:
“正是家父,陛下不必因家父名望有所偏爱,
颍川荀家靠的是才学,不是家世。
我兄弟二人堂堂正正参与陛下取仕,为何题目如此生僻不公?”
刘禅示意二人坐下说话,疑惑地问道:
“题目都是经过朕与丞相筛选,不知两位是在哪一郡参与的哪一科?”
荀俣正色答道:
“我们正是在原东三郡,如今陛下所建宏城兴汉城参加的笔试,
我兄弟二人参加的都是文韬科。”
刘禅点点头,让小黄门去拿一份兴汉城的题目过来。
等待期间,荀俣突然发问道:
“我等诚信来投,也希望陛下开诚布公。
多有耳闻,陛下对蜀地世家颇为苛责,敢问陛下,是否对世家心存偏见?”
荀俣这是一句气话,
他拿到文韬试题时,发现通篇竟然没有一题考经史子集,甚至还有一题考问如何让田亩增加收成。
荀家以礼易传家,从兴汉城,经汉中抵达成都,一路上拜访的世家,都带着对刘禅的不满。
颍川荀氏乃天下士林望族,听了这么多蜀地世家的发音抱怨,
结合他们自身的不满,直接在刘禅面前爆发了出来。
世家经学,在他看来,才是治理国家的根本,何时被如此忽视过?
所以,他才会当着刘禅的面,耿直地问出这个问题。
刘禅想了想,斩钉截铁地说道:
“朕不光对世家偏见很大!
朕对皇亲国戚,对武勋世家,对所有想靠家族势力,凌驾于国家之上的,都不满意!”
荀俣预料到刘禅会有是和否两种答案,没想到,对方却直接这么说,
没有世家的协助,怎么治国?
他们兄弟二人面面相觑,一时间不知如何回答。
刘禅起身拱手道:
“文若公心系大汉,至死不渝,世人楷模,颍川荀家礼易传家,学识渊博,着实令人敬仰。
但是,世家如何,难道先生不清楚吗?
汝南袁氏四世五公,门生故吏遍天下,
弘农杨氏一门五侯,伏氏,马氏,郑氏,李氏,哪一个不是经学渊博,家族兴盛?
那么试问,朝中这么多良臣君子,为何还会民不聊生,天下大乱?”
刘禅看着荀俣和荀诜,声音洪亮:
“那么两位先生告诉我,为何还会如此?单单因为天子无道吗?”
“当今中原世家大力支持的曹魏,天下安宁,百姓温饱了吗?”
荀俣与荀诜对视一眼,这个问题,荀家等诸多世家多次讨论过,自然不会被刘禅难住,
还是由荀俣出言回答道:
“回禀陛下,某看来,无非三点,其一、外戚与宦官浊乱朝政,致使皇权旁落,国家中央权威崩塌
其二、察举选材被勋贵豪门垄断,寒门子弟难获入仕,饱学之士遗留在乡野,奸佞把持朝堂。
在地方,各级官吏贪腐,土豪巧取豪夺土地,造成百姓生活艰难,流民暴动。
其三、朝廷不重视礼教,造成礼乐崩坏,世人不识礼节,
多兴刀兵叛乱,导致天下大乱,所以才会民不聊生。”
刘禅鼓掌叫好:
“精彩,精辟,但是!”
他画风一转,加了一句重重的但是,然后起身说道:
“但是,这是站在高高在上世家的角度,既然世家这么看待汉末之乱,也努力拨乱反正,支持曹魏,
那么用草芥一样的百姓视角呢?
朕也用先生这三条,来说一下,天下为何至此!”
刘禅说着,竖起一根手指:
“其一,外戚与宦官浊乱朝政,那么世家呢?
世家支持的曹魏,支持的袁绍,不一样把持朝政,取而代之吗?
门生故吏,家族子弟,难道世家的子弟,都是国之栋梁?”
“其二、察举选材被勋贵豪门垄断,寒门子弟难获入仕,地方官吏贪腐造成流民暴动。
看起来是如此,实际呢?
勋贵豪门垄断入仕之道,世家推崇的九品中正制呢?
上品无寒门,普通百姓呢?
这九品当中,可有百姓一丝晋身之地?
地方官吏再贪腐,有世家的田庄仆役多吗?
这些田庄仆役,都是干干净净,靠世家自己的俸禄换来的吗?”
刘禅的声音在大殿之内回响,荀俣与荀诜二人从来没有从世家之外的角度去想这些,
一时间,不知如何回答,而刘禅却继续竖起了第三根手指:
“其三、礼法,文若公宁死不背汉,如今曹魏朝廷里呢?有多少食汉禄的汉臣,在事篡汉逆贼曹魏?
他们的礼法在哪?汉贼不两立的铮铮铁骨,又在哪?”
荀俣与荀诜被刘禅的质问弄得哑口无言,光是汉贼不两立一条,朝中世家有一个算一个,都德行有亏!
刘禅发泄了一番心中的愤懑,坐下之后喝了口水,这才放缓了声音说道:
“朕听说颍川多竹林,不知道荀家有竹林吗?”
听到刘禅突然问起不相干的竹林,荀诜拱手回答:
“回禀陛下,故居确实很多竹林,先父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恰如竹之坚韧与谦逊。
如今颍川故居竹林很多。”
刘禅点点头,继续说道:
“竹子如同君子,中空外直,岁寒依旧翠绿,可是竹子长成密林之后呢?
竹林之内,土下满是竹鞭竹笋,其上满是茂盛竹林,
其他东西呢?这片竹林里,还能长出松柏,
还能种植粮食吗?”
“无论世家还是勋贵,一旦发迹,先家族,后国家,
作为根基的百姓都没有了,最终,是不是还会重蹈覆辙?
是不是会像竹林一样,拖着天下,变成一片荒芜?”
刘禅的声音就像一把锤子,把荀俣与荀诜震得哑口无言。
他们想要反驳刘禅的话,却完全不知从何说起。
刘禅的声音突然变得哀伤,缓缓说道:
“朕给两位假设一下,假如曹魏一统天下,继续如今这样,重视世家,以九品中正制选拔人才,
那么,不远的将来,会发生什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