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默契的结束了这个话题,贺源跟他说起张晓峰的事,他这个月和村里会计家的大闺女结婚了,酒席都已经办了。
在知青点的时候,他和张晓峰接触的就不多,最开始,还觉得这个人性格好,又热情还开的起玩笑,后面处了一段时间,小心思挺多的,就没怎么接触了。
特别是上次他还举报陷害了李磊,应该是在知青点待不下去,大家伙都防着他,而且回城又无望,还不如做其他打算。
就是可惜会计家那大闺女,那姑娘骨架大还黑,所以有点自卑,但人是真不错,勤劳踏实、脾气好还老实。
江宁又问了洪杰他媳妇的后续,那女人虽然才刚二十出头,但被磋磨了这一年,人都木木的,问她怎么选、意见啥的,什么都不知道。
最后还是村里做主,叫了几个人把村后面那间破屋修理了下,让她住了进去,村里一些心善的婶子们,还给她送过几次菜。
但她手里有一百块钱的事,好多人都知道了,这一年到头,有些人家也就够个温饱,这一百块钱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村里好几波人去提亲的,还有几个老光棍去骚扰她,村长媳妇还有沈越他妈一起出面,特意在村里开了会说了这个事。
暂时算是阻止下来了,但她要是自己不立起来,也没办法。
而且估计还有得闹,她娘家离李家屯比较远,等过段时间,娘家知道了,本来就是卖女儿的,钱和人可能都保不住。
毕竟跟他们有那么点关系,只能让贺源多关注一点,别真让人被村里的那些老光棍欺负了。
时间还早,才七点多,这时候村里人都起床准备去上工了,路上都是人,出去不怎么安全。
两人又躺回炕上,直到八点左右,江澄和江辉都已经起来了,他打算带贺源去隔壁三团村李婶子那买点肉菜。
那家男人卧病在床,就靠她一个女人做吃食生意撑了起来,附近的好多知青还有村里人都知道。
但她很谨慎从来不卖不认识的人,都是老客带新客这样的。
两人从牛棚附近的小树林绕了绕,避开大路,一路朝着三团村去,速度都不慢,特别是贺源,对这山上更是熟得不得了。
“前面就到了,咱俩休息两分钟。”江宁喘着粗气,靠在树上,一个小时的路,他们两四十分钟不到就走到了。
休息好走了五百多米就是李婶子家,李婶子打量了他好几眼,他在知青点的时候算是经常来,今年这是头一遭。
不过人家也没问,她们这买卖就不合规,好奇问那么多不是找事吗?今早就只有肉饼,江宁全包圆了,正好够牛棚一顿饭的量。
从李婶子家出来,两人不约而同的放慢了脚步,再过去的第二家上面正挂着白布的,就是胡红星家。
两人对视了一眼,装作路过的样子,慢悠悠的晃到那家门前,院子里静悄悄的,应该是没人在家。
贺源的目光扫过门口那白布,想起胡红星当时那副趾高气扬的样子,又想到牛棚里爷爷有点佝偻的背影,眼神更冷了几分。
“走吧。”江宁轻轻碰了碰贺源的手肘,两人转身离开。
回程路上,江宁拿了100块钱和一叠粮票递给贺源,“以后你时不时就来买点做好的肉菜,给大家改善下,没了就跟我说。”顿了顿,干脆的承认了,“哥有钱。”
他就是有钱啊,总不能他天天吃肉,让自己亲人还过的那么苦吧,而且他又不可能天天回来,贺源就比较方便。
“行,我知道了。”贺源嘴角弯了弯,那张冷脸罕见带着一丝轻松,他以前就知道江宁有钱,现在看来,比他想象的还要富有得多。
贺源也不再纠结欠不欠人情的事了,以前还会每次都把这些”人情”,一笔笔的记在小本子上,计算着什么时候还回去。
但后面想通了,说不定他以后就能回京了呢,到时候一定会千百倍的回报这份恩情的,而且他也把江宁当成是自己的哥哥。
江宁看着贺源那倔强的脸,抬手要拍他肩膀,被躲开了,笑着收回了手:“不要不好意思。”
“知道的,宁哥。”
在牛棚跟外公他们吃了中午饭后,江宁就骑着自行车回到村里,这都来了顺道看看大家,去了知青点、程东和唐宋家。
最后江宁提着一网兜的苹果、两包点心和两瓶果酱去了沈越家,上次听立夏说过,他妈和他奶奶还挺喜欢那果酱的。
咚咚咚
江宁叩响那漆色斑驳的木门,院子里传来细碎的脚步声,门打开,是沈越他妈徐雅君,老太太都六十多岁了,但精神头还挺不错。
穿着整洁的藏青色棉布衫,黑白相间的头发一丝不苟的挽在脑后。
“小江啊!”沈母眼睛一亮,连忙拉开院门,声音爽朗:“进来坐,我好久没见你了。”
江宁笑着跨过门槛:“婶子好,我这休息呢,回来看看你们。”
她引着江宁往堂屋走,一边念叨:“你这孩子,来就来还带什么东西,吃饭没,我去给你下碗面条?”
“婶子吃过了,吃了才来的,你别客气。”
进了堂屋,杨立秋正趴在炕桌上写作业呢,现在正是下午上工的时候,家里只有她俩在家。
“江宁哥哥你来了,来我这里坐。”小姑娘欢快的朝他笑了笑。
江宁坐了过去,柔声问:“你在写什么作业啊?”
“数学作业,太难了,奶奶在教我。”杨立秋小脸皱成了一团跟他抱怨。
江宁低头看了看,本子上好几处用橡皮擦擦掉的,应该是错的,笑着摸了下她的头发,小姑娘看她奶奶过来了,赶紧低着头在那用手指头数着计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