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四小康,负责后勤。
王五贫困,却获得沙场立功的机会。
如此,各有所得,各有未来。
至于排兵布阵,便是如此这般。
此外,高太尉并未忽视造船之事。
即便刘梦龙率水军北上,他仍积极筹备,在水泊设立船厂,场面热闹非凡。
济州城内一家客店住着一位姓叶的客人,来自泗州,擅长造船,因经商途经此地。
得知高太尉欲伐木造战船攻打梁山泊,叶春认为良机已至,遂绘制设计图前往拜见高太尉。
高俅看过图纸后甚是满意,不仅赐予酒食衣物,还任命叶春为监造战船的主管。
然而数日后,既未见战船踪影,送来的木材也无法用于建造,令叶春苦恼不已。
想求见高俅时,却被其亲信告知太尉正忙于应对敌方策略,无暇顾及造船之事。
无奈之下,叶春只能暂居水泊附近刚搭建的棚屋,与新招来的几位工匠静候佳音。
高俅频繁行动,扰动了地方百姓,梁山军谍报司暗中派遣细作刺探情报。
细作仅了解到高俅在济州每日流连娱乐场所,大军也多就地驻扎,所谓的造船计划不过是虚张声势。
此消息传至郓城县,让山寨群雄困惑不解。
直至南线侦察回报,建康府水军统领刘梦龙率一万水师北上,现已过鲁桥镇。
众人这才明白高俅的谨慎之处,意在四方兵力齐聚后再与梁山决一胜负。
五更将至,半轮残月挂在天际,大地仍在夜幕笼罩中,树木轮廓隐约可见。
郓城县战鼓齐鸣。
徐悟锋带领众头领登上西城门。
城外梁山军迅速集结,步卒、骑兵、正军、预备役全部动员起来。
一队队士兵披挂整齐,来到城西 ** 列阵待命。
徐悟锋立于城楼上,仰望朝阳初升,金辉洒落,将士们铠甲闪耀,军容严整,令他豪情满怀。
身边的林冲、鲁智深等将领亦精神焕发,对即将打响的战役充满信心。
此战若胜,朝廷短时间内难以调集足够的兵力支援,至少需半年以上,这期间他们完全有机会逐步占据胶东地区。
徐悟锋身边站着的,是许贯忠、吕将、朱武、吴用等人,或者说是方天定、石宝、邓元觉等江南豪杰。
尽管身份各异,甚至包括摩尼教成员,但所有人内心都期望徐悟锋此次大获全胜,为梁山开创前所未有的局面。
城外的军队逐渐集结,孙立带领的两千骑兵已整装待发,每名骑兵都身披铁甲,手持铁枪,长枪如林,红缨飘动,气势磅礴。
徐悟锋的亲卫军也已到位,总计五千精锐,其中有六个营的重甲步兵,两个营的轻骑兵,两个营的重骑兵。
即便对高俅有所轻视,徐悟锋仍决定全力以赴。
战场上战旗猎猎作响,赤红色旗帜连成一片,好似点燃了一场熊熊烈火。
郓城县出动了五万大军中的四万,堪称倾巢而出。
梁山大军整齐列阵,随着战鼓停歇,号角声断,城西一片寂静无声。
然而在这种静谧之中,众人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犹如泰山压顶般沉重,令人喘不过气来。
摩尼教的众人早已熟悉这种场景,每次目睹都心生震撼与艳羡。
若摩尼教拥有这样的强兵劲旅,又怎会无法横扫江南?
在摩尼教的眼中,徐悟锋无疑是治军的天才,在短短三年内便打造出如此精锐之师,仅凭这一点就足以令众人折服。
晁盖的脸颊微微泛红,眼前这支队伍让他既敬畏又钦佩,回想往昔江湖上的争斗,如今相较之下显得稚嫩可笑。
晁盖加入梁山全因一个“义”字,即便宋江离世,他也从未后悔。
随后,后勤人员及运输车队也准备妥当。
这些随行劳役大多未携带武器,也无人着甲,但他们同样满怀斗志,对即将到来的战斗充满期待。
这些人的身份,大多是战俘中表现突出者,或是就近招募的民壮。
高俅率大军驻扎济州,对部下毫无约束,其麾下士卒在兴仁府、广济军时,公然抢夺牲畜。
来到济州后,这些兵痞愈发肆无忌惮。
高俅授意,梁山泊如此嚣张,济州境内与贼寇勾结者大有人在,宁可错杀也不放过。
于是短短数日内,济州周边村镇遭受官军烧杀劫掠,行径令人发指。
济州百姓纷纷逃往郓城县,其中有不少与官军有深仇大恨之人。
更讽刺的是,部分村镇大户、富农因曾向梁山借粮,一直盼望朝廷剿灭梁山泊。
但高俅大军到达后,首当其冲受害的正是他们,因遭官军掠夺而家破人亡者比比皆是。
这些人无论之前持何态度,此刻均已成为梁山的坚定支持者。
郓城县百姓早已得知消息,听说梁山大军即将出发,无需组织,城中居民自发涌 ** 送行。
更多是从其他地方逃来的难民,聚集在街道两旁观看。
济州附近村镇的灾难让郓城百姓看清了局势:一旦梁山泊战败,他们的命运将无比悲惨。
看着出征的梁山大军,百姓眼中充满期待,希望他们旗开得胜,一举击溃官军,确保自身平安。
待徐悟锋与众头领策马出西城门,欢呼声震天,无数百姓齐呼:“徐寨主必胜!梁山泊必胜!杀尽贼寇不留余孽!”
这一幕展现了民心所向!
徐悟锋向百姓抱拳致意,引发更热烈的喝彩。
抵达军前时,四万大军已整齐列阵,将士们严阵以待,军阵规整,旌旗猎猎。
众人目光聚焦于徐悟锋,满载狂热与虔诚。
徐悟锋感受到这份注视,内心激荡起万丈豪情。
清晨,一道刺目的剑光划破长空,那是徐悟锋拔剑而起,朝着天空奋力一挥,朝阳的光辉映照其上,闪烁着夺目的银芒。
“将士们!”徐悟锋高呼,“贼人残暴,欺压百姓,如今我梁山泊秉承天命,替天行道,惩恶扬善!”
“此战必胜!”
“必胜!”
“必胜!”
“必胜!”
四万将士齐声回应,手中的武器高举过顶,呐喊如雷,仿佛要撼动苍穹。
周围的劳役与民壮也挥舞着手臂,脸上写满愤怒与坚定。
他们因深仇大恨而表情扭曲,血脉贲张,誓要与官军决一死战。
这震耳欲聋的呼喊响彻郓城县上空,甚至传至城外数以万计的流民耳中,众人纷纷加入,声浪直冲云霄。
群雄听闻这激昂的呼声,热血沸腾。
梁山泊的宗旨便是伸张正义,今日所见正是为之奋斗的目标。
许贯忠感叹道:“朝廷昏庸无道,我梁山泊以仁义立世,民心所向,何愁不克?”
吕将激动得脸色通红,攥紧拳头表态:“寨主心系百姓,即便将来君临天下,我也甘愿赴汤蹈火!”
“出发!”
随着徐悟锋一声令下,卞祥与山士奇率领军马,浩浩荡荡奔赴战场。
高俅在济州按兵不动,静候刘梦龙的水军支援。
然而,徐悟锋无意让他如愿,四万兵力对阵十万人马,他亦信心满满。
济州城中,高俅原本打算等待刘梦龙水军会合后夹击梁山。
但一道来自皇帝的圣旨突然改变了局势。
这份由赵佶亲笔书写的诏书语气严厉,催促高俅速速平定叛乱。
同时,他还得知蔡京已被罢免回乡的消息。
这位曾权倾一时的 ** 如今遭罢黜,让高俅感到措手不及,内心震惊不已。
赵佶的圣旨一下,高俅立刻行动起来,唯恐在特殊时期被他人指责畏缩不前。
他立即指挥大军向郓城县进发,甚至来不及等待刘梦龙。
尽管表面上高俅显得傲慢,但在张叔夜的提醒下,他想起了梁山上的林冲、呼延灼和关胜等猛将,不敢掉以轻心。
他精心部署军队,任命睢州兵马都监段鹏举为主先锋,郑州都监陈翥为副先锋,陈州都监吴秉彝为正后卫,许州都监李明为副后卫。
唐州都监韩天麟与邓州都监王义负责左翼,洳州都监马万里与嵩州都监周信负责右翼。
中军由酆美和毕胜两员大将辅佐,高俅亲自担任元帅,全副武装监督全局。
战鼓响起,各路军队开始行动。
行军三十多里后,进入郓城县境内,很快便遭遇敌军巡逻部队。
骑兵队逐渐靠近,约三十多名骑兵,头戴青巾,身穿绿袍,马匹装饰着红缨,两侧挂着铜铃,身后插着雉尾,手持银杆长枪,装备轻弓短箭。
领头的将军旗号清晰可见:“梁山泊义士没羽箭张清”。
左右分别是龚旺和丁得孙,迅速接近高俅大军,距离约百十步时勒马返回。
前锋将领见状未得命令不敢出击,消息传至中军,高俅亲自来到阵前观察。
然而,张清再次来袭。
“何方贼寇竟敢冒犯本官!”高俅大怒,正欲下令追击。
身旁的谋士贾居信熟知梁山首领,说道:“太尉,此人背囊中皆是石子,专射无备之人,不宜正面交锋,只需大军推进,他们自会退去。”
“就依你所言。”高俅随即下令继续行军,避免直接战斗。
张清连续 * 扰三次,见高俅并未派遣大将迎战,仅以重兵压制,最终无奈退回。
高俅的大军再行五里,忽闻前方山后传来锣声,转出一千名盾牌兵。
为首的四位步兵头目是黑旋风李逵、没面目焦挺、八臂那叱项充以及飞天大圣李衮,直扑而来。
这一千名盾牌兵在山坡下一字排开,两侧盾牌整齐排列。
高俅见敌军人数不足千人,立即指挥前军发起猛攻。
李逵等人见高俅大军气势逼人,带领步兵分两路撤退,手中蛮牌倒提,绕过山脚遁去。
高俅的大军追至山口,眼前豁然开朗,一片平坦的原野展现在面前。
贾居信观察后急切说道:“梁山已组建骑兵,此处地形利于骑兵作战。
太尉应命前军停追,稳扎阵脚,再向郓城县推进。”
高俅想起之前呼延灼被梁山俘获之事,又望向四周开阔地势,若梁山铁甲骑兵突袭,前军恐难抵挡,急忙命令停止追击,就地布阵。
高俅的大军迅速排开阵型,而李逵等人早已不见踪影。
高俅大军继续行军,行至数里之外,发现前方梁山军队早已严阵以待。
徐悟锋身披金甲,跨下一匹黑马,身后有林冲、鲁智深、卢俊义、徐宁、方天定、石宝、庞万春等数十名将领。
高俅见梁山兵马约三五万,心中稍安,与党世英、党世雄一同前往前军。
林冲见到高俅,随即向徐悟锋请示,得允后立刻策马出阵,厉声喝道:“高俅奸贼,上回残害你的逆子,未曾想你今日自投罗网。
我林冲若能取你父子首级,方解心头之恨。”
高衙内久未现身,高俅遍寻无果,此刻听见林冲所言,方知儿子已丧命于林冲之手。
高俅咬牙切齿,对众将说道:“谁敢出阵迎敌,若能击杀此人,本官必重赏。”
话音未落,身旁一将跃马而出,欠身拱手道:“末将愿往,请示钧旨。”
高俅认出此人是郑州都监陈翥,头戴白盔,身披银甲,骑青马,红缨飘扬,手持长柄大刀,为副先锋。
高俅见是八位都监之一,满意地点点头:“林冲大逆不道,不必留情,都监自行处置。”
“遵命!”陈翥领命,催马出阵,未及言语,直奔林冲而去。
林冲见陈翥替高俅主动出阵,亦是怒不可遏,大吼一声,手中长矛如电光般刺向陈翥。
陈翥尚未靠近,就已察觉林冲周身弥漫的凛冽杀气,急忙全力以赴挥刀猛砍林冲的长矛。
“铛——”
巨响震耳,林冲的长矛被荡开。
看到矛尖从胸前掠过,陈翥心中一惊,林冲这一击的速度远超他的预料,若稍慢片刻,他恐怕就要坠马了。
两人交错而过,随即调转马头再度交锋。
林冲满腔怒火,手中长矛攻势如雷电般迅猛,仅仅几个回合,便将陈翥彻底击溃。
随后,林冲怒吼一声,将陈翥挑至半空,朝着高俅喊道:“这样的无名小卒就不要浪费力气了。”
话音未落,他甩动手中的长矛,将陈翥远远甩出。
陈翥抽搐了几下后便不动了。
高俅见首战失利,脸色阴沉,环视诸将问道:“谁愿出战?”
众将目睹陈翥不过十招就被林冲击败,皆犹豫不前。
林冲见无人应战,厉声质问:“高俅老贼,难道就没有人为你卖命了吗?”
党世英见高俅神情愈发难看,主动请缨:“末将领命,愿为太尉赴死。”
高俅满意地点点头,却又说道:“你是我的亲信大将,无需出阵。”
说完,他转向段鹏举等人喝道:“你们领着朝廷俸禄,此刻正是报效国家之时。
如此畏缩,回朝后我定奏明圣上,让你们脱下盔甲,归田为民。”
段鹏举听罢,被高俅激得按捺不住,策马上前道:“末将愿斩杀林冲。”
高俅见有人出战,点头赞许:“好!若你能胜林冲,我必定保你升官。”
段鹏举领命,双腿夹紧战马冲出阵营,但他对战胜林冲并无太大把握。
段鹏举勒住马缰高呼:“林教头,你昔日也是朝廷将领,朝廷待你不薄,为何背叛朝廷?如今大军压境,何不弃械投降,以免连累家人?”
“哈哈哈——”
林冲放声大笑,喝道:“好一句待我不薄!高俅那奸佞差点让我家破人亡,朝廷何曾为我主持正义?”
天子无道,佞臣专权,残害忠臣,这样的朝廷留它又有何用?你若此刻归顺,将来就是我们梁山兄弟。”
“否则一旦开战,我林冲必将视你为高俅同党,绝不会手下留情。”
段鹏举听后,急忙呵斥道:“狂妄之徒,天兵已至,还不投降,免得到时身首异处,后悔莫及。”
林冲见段鹏举不肯投降,早已失去耐性,策马直冲过去。
段鹏举竭尽全力迎战,不过十几个回合就被林冲一枪挑 ** 下。
林冲追上去补了一枪,结束了段鹏举的性命,喊道:“来一个,杀一个!还有谁愿替高俅效力?”
睢州和郑州的武将见到自家都监不是林冲的对手,更是吓得沉默不语,无人敢再提及高俅。
高俅扫视众将,心中暗骂废物。
贾居信见状说道:“太尉,贼寇中有不少高手,单打独斗恐怕难以取胜。
如今我军人数是贼寇的两倍,何不调动全部兵力出击,定能击溃贼寇。”
“说得好!”
高俅顿时醒悟,既然兵力占优,何必浪费时间比试武艺,直接进攻才是正理。
到时候活捉林冲,再慢慢处置他。
随即,高俅下令吹响号角,敲响战鼓,十万大军开始行动。
这时,高俅想到自己还有五千铁甲骑兵,便吩咐道:“酆美,你带领两千骑兵出击,冲击敌军中军,若能斩将夺旗,本官回朝必为你请功!”
“末将领命!”
飞龙大将酆美面露喜色,立刻答应一声,转身去准备兵马。
高俅又下令:“传令唐州都监韩天麟,率本部兵马进攻敌军左翼;洳州都监马万里,率部进攻右翼。”
“王义、周信,你们带领邓州、嵩州的军队,在酆美冲乱敌军后,指挥大军围剿,务必捉拿所有贼首!”
“遵命!”众将领接令后,各自召集兵马准备出征。
高俅按图布阵,看似随意,实则是道君皇帝临时授意,携带多张阵图以防万一。
赵佶此举颇有其叔父赵光义的风格,否则单凭高俅的能力,恐怕难以应对十万大军的调度。
大宋承平已久,除西北禁军外,其余各处兵力鲜有机会参与大规模战斗。
不仅是高俅,即便这八位都监,若让他们指挥十万士兵作战,恐怕也会束手无策。
眼看高俅停止挑战,官军开始行动,徐悟锋也不再坐视不理,决定主动出击。
“卢俊义何在?”徐悟锋高声喝问。
“末将在!”卢俊义应声而出。
只见他眼眸如墨,面容似银雕,身披青色战袍,内着护心甲,胯下一匹白蹄乌,鞍辔皆金。
“河北三绝玉麒麟威名远播,前方正是朝廷大军,敢否率先冲锋?”
卢俊义豪情万丈,举起丈二钢枪,大声回应:“有何不敢!卢某愿为先锋,冲锋陷阵!”
徐悟锋下令:“给你五百精骑,正面迎击官军骑兵,务必突破敌阵。
得手后直取中军。”
“王寅、方杰,你二人辅佐卢俊义,一同出击。”
高俅的 ** 部队由睢州和郑州的兵马组成,段鹏举与陈翥阵亡后,这两部人马因梁山军的冲击气势震慑,此刻已有所动作。
若能击溃这两支部队,两万乱军突袭本阵,梁山泊便胜算在握。
“遵命!”卢俊义、方杰、王寅齐声领命,随即策马向前。
不久,五百精锐骑兵迅速出击,在三人带领下如利刃般冲向敌阵。
与此同时,飞龙大将酆美亦集结了两千铁骑,面对迎面而来的敌军,不禁冷笑。
见对方仅有数百骑兵,酆美自信满满,认为凭借两千铁骑足以轻松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