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起兮云飞扬,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此情此景,若不干点什么,杨平都觉得对不起老天送来的这阵南风。
于是,重新架上战车的大鼓,隆隆响起,3000铁甲骑兵,就在冠军侯的衣冠冢前跃马列阵。
战鼓声停,杨平拿着铜皮大喇叭高呼道:
“儿郎们,让冠军侯检阅一下尔等之勇武!可否?”
众骑兵听闻,皆是跃跃欲试,举起武器当做回应。
杨平大声说道:“本都督在50步之内设3尺(70厘米)箭靶100个,尔等相距十步策马而过。
无论尔等是用马弓、还是手弩,十中其三者,为骑兵伍长;
十中其五者,为骑兵小队长;
十中七、八者,为骑兵中队长;
十发全中者,为骑兵大队长。
另,在一里之内,设草人百个,策马冲锋而过,能砍倒20个者,为骑兵伍长,
砍倒40个,为骑兵小队长,
砍倒60个,为骑兵中队长,
砍倒80个为骑兵大队长。”
刚刚向杨平效忠的这3000铁骑都知道,杨都督在军中不允许有军阀。那么,3000骑兵进行整编,就势在必行。
现在,杨都督要让他们在最伟大的骑兵统帅前展示自己的勇武,以自己的勇武获取官位。
这,公平得不能再公平了!
杨平的命令下达后,跟随而来的后勤兵们,迅速在两里之外,按照杨平的要求挂上了10组100个直径超过3尺的箭靶,共1000个箭靶。
在另外一片区域内,一里地内,以直线形式扎上100个草人。
不过为了节省时间,草人共扎了10排近千个。
随后,便是万马奔腾、呼声震天的热血场景。
一个个自恃弓马娴熟的西凉汉子,在箭靶前十步之外策马而过,拉弓射击。
不过,杨都督给制定的目标太低了,十步也就15米,箭靶还是3尺的超大箭靶。
有了高桥马鞍和双边马镫的加持,原本就能马上骑射的汉子们,越过这100个箭靶,大概会用十秒钟的时间:
射速低的能射出五六箭,均能射中;
手速快的骑士,能射出十箭以上,那连珠箭的手法,看得杨平大声喝彩。
有不善拉弓射箭者,就拿着杨平配发的手弩,战马以慢跑的方式,在箭靶50步外发射弩箭。
当然,这些人因为操作不熟练,能在战马慢跑过箭靶范围,射中三、四箭,就已经是了不得的成就了。
当然,也有原本没有双边马镫、只能充当突骑兵的西凉骑兵,手拿战刀或长矛,快速策马冲过100个草人,
或骑枪轻挑、或战刀轻划,快马冲过之后,总能让草人倒下一片。
最牛的是张济手下大将胡车儿,手持马槊冲过草人后,上百个草人,只剩下寥寥几个还在立着!
这场在冠军侯衣冠冢前的演武,从下午三、四点钟一直进行到天黑。
四个多小时里,3000多骑兵,各展风彩,在自己的新主公面前展示勇武。
天黑之前,杨平将这3000多铁骑,和几百名后勤兵全部集结起来,用他那过目不忘的能力,当场任命了600多位骑兵伍长、
400多位骑兵小队长、近200位骑兵中队长、100余位骑兵大队长。
在询问了这100多位骑兵大队长,一些问题后,再汇总贾诩、张绣二人意见后,当场任命了30多位骑兵团长、副团长,
又从这支骑兵部队的十多名校尉中,任命了4位骑兵旅长、7位骑兵副旅长。
并在冠军侯的衣冠冢前,为这些旅长、副旅长,团长、副团长授予军衔——简而言之,就是给他们头顶插上识别旗帜。
天黑后,杨平带领这支铁甲大军,回到了冠军县南边的骑兵大营。
用从河东大营紧急调过来的识别旗帜,给自己任命的这1000多位骑兵军官授衔——插旗。
随后,就是一场热闹的篝火晚宴,晚宴过后,杨平便和这3000多骑兵打成了一片。
夜深人静之时,杨平、贾诩、刘处、张和、张绣、胡车儿,以及杨平任命的11位骑兵旅长级别的军官,集结到了中军大帐内。
杨平与这些人一起商讨,如何组建护民军、车骑都统司。
这场讨论,关系到杨平突击部队的建设方向,
同时,也关系到了新加入杨平集团的这些军官的地位。
所以,众人讨论很热烈,一直持续到了午夜时分。
最终,30多人一起拿出了一套完善的车骑都统司编制方案,以及作战战术、训练方法。
第二天,五月十三日清早。
杨平的河东大营里,除了留下1000多后勤兵看守大营以外,会同在冠军县的原张济所部,共一万四千余人,集结在冠军县东面的河滩上,开始接受杨平的整编。
就在整编即将开始之前,从河东大营快马过来3名骑兵,跨过浮桥,来到杨平的点兵场。
只见一名身高八尺半的雄壮汉子,在杨平亲卫的带领下赶到点将台前,翻身下马,直接对着杨平单膝跪地,行礼道:
“在下徐晃,拜见杨都督。”
杨平一听是徐晃到了,当即走下点将台,亲热地扶起徐晃,笑着说道:“公明,本都督等候多时了。”
杨平的亲热,徐晃并不意外,他知道杨平很看重自己,派了手下的旅长、也是自己的同乡姜魁,不远千里到河东寻找自己。
杨都督给自己原来的主公杨奉,开出的条件是步兵师长,统领6000精锐,再加个佐军将军的军衔。
但杨奉一听这条件,就没了下文——因为此时的汉献帝,对杨奉十分亲近。
杨奉就将姜魁口中\"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为刘家天子的基本操作”,这句警告甩到了九霄云外,不愿意率部南下,投靠杨平。
但作为同乡,姜魁却在徐晃军中待了两天,详细向徐晃讲述了杨平自起兵以来的所作所为,
以及太平民团在汝南郡的操作——打土豪、分田地,真正践行了大贤良师张角的政治理念。
同时,姜魁也给徐晃说明了杨平麾下护民军的精锐:
先在板梁之战,遭遇曹军伏击还能反杀,将5000曹军精锐杀得片甲不留,曹操单人独骑狼狈逃窜;
一路南下攻占汝南郡,无论是袁术手下大将桥蕤,还是积年的流寇刘辟,根本不是护民军一合之将;
随后在汝河与袁术对峙,最终将袁术打了个全军覆没!
在我走的时候,护民军已有带甲之兵10万有余。
其间,姜魁不无羡慕的给徐晃说道:\"我们马上就要去打荆州了。杨都督求才若渴、知人善用。
你徐晃、徐公明,此时虽名声不显,但杨都督对公明你极为上心,特地让我这个同乡前来找你。
杨都督说,你若愿意投效的话,杨都督愿以车骑营副将职位相待,兼任车骑旅旅长职务。
杨都督愿与公明携手,共同平定天下乱世,还黎民百姓一个太平盛世。\"
徐晃早就不满杨奉,欲寻明主了,只是在顾虑:如果自己此时弃杨奉而去,会背一个背主的骂名。
在他营帐内待了两天的姜魁,好像也看出了这一点,于是,在一天晚上,就指着徐晃的鼻子骂道:
\"徐公明,有道是:良禽择木而栖,忠臣择主而事。
我等本就是刘家皇室眼中的反贼!所忠的,乃是天下百姓。
杨奉虽是你的长官,但此时却做了朝廷的走狗,还得意洋洋。
如今,杨都督率领太平民团,践行大贤良师誓言,立志要在九州之内建立大同世界。
杨都督才是我等黄巾旧部的领袖!
公明弃暗投明,再续黄巾之志。如何会有不忠之名?!
若弃杨都督而侍奉杨奉,才真乃是非不分、弃明投暗者也!\"
姜魁给徐晃的台阶很充足,徐晃听后,当即表示:\"姜兄,某愿随你一起南下,投奔杨都督。\"
姜魁当时高兴得直接抓着徐晃的双臂,乐呵呵地说道:\"公明兄,杨都督等你久矣!\"
两人在帐内商议完毕,由徐晃带领3名亲卫,借机巡查营寨之名牵出了7匹马,在营地之外,与姜魁的两名护卫会合后,7人快马加鞭抵达黄河北岸。
渡过黄河进入京兆(洛阳),穿行两日抵达颍川郡,最终,在3日前抵达了沙河南岸的偃城县。
坐镇在偃城县的齐峰,是知道杨平有多重视徐晃的,
当即,齐峰任命姜魁为护民军教导营营长(因为近卫营刚刚换了营长,此时不宜再做调动),
又派遣两名亲卫,骑马带着徐晃等人一路向西南而去,快马加鞭之下,于今天早晨抵达了湍河东岸的大营。
徐晃和齐峰(杨平)的两名亲卫交代完身份,就通过了浮桥,来到西岸见到了杨平。
徐晃见杨平对自己如此亲热,心中感动,真诚地说道:
\"晃,无名之辈,蒙都督不远千里派使相邀。
今,得见明主,定当以死相报!\"
杨平拉着徐晃的手,笑着说道:\"公明,言重了。
今后,你我当共同携手,完成大贤良师未竟之事业,为天下百姓打一个太平盛世,建一个大同世界。\"
杨平的场面话,说得绝对让人舒坦。
就见徐晃再次单膝跪地,行大礼道:\"晃,定当与都督携手平定乱世。此志,至死不渝!\"
杨平刚刚没拉住徐晃,这次,用尽全身力气拉起徐晃,哈哈大笑道:\"有徐公明相助,我等平定乱世,将又快一分也!\"
随后,杨平将徐晃介绍给张绣、贾诩、刘处等人。
众将互相认识后,对徐晃这名极其雄壮的汉子,都是略有好感,但心中未免有些嘀咕——西凉军中强壮的汉子不少,却从未见过杨平如此亲热。
不等他们心中嘀咕,杨平就在点将台上宣布道:
\"儿郎们,本都督昨夜与张绣将军、文和先生等人商议一夜。
决定:成立护民军车骑都统司。
护民军车骑都统司,为正三品单位,都统司总督,为正三品上将军,暂时空置(这个职位是为吕布准备的)。
今任命:张绣将军为护民军车骑都统司、骑兵都统,官阶为从三品,此战结束后,再授予军衔。\"
点将台下的张绣一听,立马单膝跪地,行大礼道:\"末将领命!\"
杨平亲手将刚刚铸造出来的骑兵都统身份铜牌,交给张绣。
随后,杨平又任命道:
\"车骑都统司新建,事务繁杂。本都督为车骑都统司,特设护军一名,待车骑都统司各项事务理顺以后,予以撤销。
任命护民军右司马牛壮,为车骑都统司护军,负责车骑都统司军法、后勤,以及与地方协调之事务(这可不是监军,而是政委)。
车骑都统司护军,官阶为从三品。
尔等之护军牛壮,已率3000余后勤兵,携带大量粮草,预计于今晚抵达河东大营。\"
杨平的这项任命,在昨天晚上是和贾诩、张绣二人商量过的。
老狐狸贾诩当然没有反对,想当然地认为:牛壮就是杨平派来的监军。不过,这是应有之义。
而张绣,则沉浸在杨平任命他为从三品的骑兵统领的喜悦之中,没有多想。
随后,杨平又任命:
- 刘处为车骑都统司骑兵副都统,兼护民军骑兵第一师师长;
- 张和为车骑都统司车兵统领,暂定官阶为正四品,兼任车骑第二师师长;
- 崔田(第12章出场过的小兵)为车骑都统司军法司马,官阶为从四品;
- 顾飞为车骑都统司后勤司马,官阶为从四品;
- 曾多为车骑都统司步兵统领,兼任车骑第三师副师长,官阶为从四品;
- 欧阳坚为车骑都统司步兵统领,兼任车骑第四师副师长,官阶为从四品。
……
这些任命,在场众军官根本没有任何反对。
随后,杨平任命张济手下大将胡车儿,担任车骑第三师师长。
这个任命,昨晚倒也和张绣等人通过气了,一致通过。
任命完胡车儿,杨平亲自走下点将台,将徐晃带上来,严肃地任命道:\"本都督任命:徐晃为车骑都统司参军,兼车骑第四师师长,官阶从四品。\"
杨平的这个任命,一石激起千层浪浪!
不仅张绣、胡车儿等人不服,就连张和、刘处等老护民军的军官也是不服。
但在大庭广众之下,没有人敢当出头鸟来质疑杨平的决定。
徐晃刚到,也不知道杨平这车骑师是个多大的单位,统领多少兵马?
但徐晃却知道,护民军目前治下的步兵师,是最大的基础作战单位,有6000多人呢!
自己到目前为止,最多也就统领一千多号人,如何能担当起如此重任?
于是,徐晃急忙推辞。
杨平既没有用激将法,也没有打感情牌,而是示意徐晃稍安勿躁,对着点将台下这一万多人邀请道:
\"儿郎们,若有对徐公明之职务不服者,可上场挑战徐公明——步战、骑战,若有胜过徐公明者,
本都督便任命其为车骑都统司参军,兼第四师师长。\"
杨平说得斩钉截铁,根本就不是在开玩笑。
下面的西凉骑兵们一听,这些四肢发达的武夫们瞬间就动心了。
于是,昨天刚刚被杨平任命为骑兵大队长的一名壮汉,牵着马走到点将台前,向杨平行礼说道:
\"都督,属下愿与徐壮士比试一番。\"
杨平迅速从脑中调出了这名壮汉的资料:这是一名羌人,名叫姜牛儿,昨日骑马共挑翻了84个草人。
杨平淡淡地说道:\"姜牛儿,本都督准了。\"
转头看着身旁的徐晃:\"公明,让儿郎们见识下你的武艺。\"
徐晃知道,杨平这是在给自己立威的机会,于是躬身应诺,下了点将台,
徐晃对着姜牛儿抱拳行礼,问道:\"兄台,我等如何比试?\"
姜牛儿看着和自己一样雄壮的徐晃,收起了轻视之心,回礼说道:\"你如此雄壮,你我二人战马对冲如何?\"
徐晃哪会拒绝,抱拳应道:\"可。\"
杨平站在点将台上,对二人说道:\"你等只是比试,不是生死厮杀,且穿好护具。\"
杨平话音落下,自有亲卫上前,给徐晃和姜牛儿穿上一套比试用的护具——主要就是铠甲后面,加装了大量的包裹着芦苇絮的布包,能够起到缓冲作用。
而两人的骑枪,也是使用弹性极好的白蜡杆,枪头同样换上了硕大的芦苇布包。
点将台前,本来就有一道十步宽的走廊。
两人穿好护甲后,各自跨上战马,随着点将台上一声锣响,徐晃、江牛儿纷纷催动战马向前冲去。
一百多步的距离,两人刚刚将马速提起来,便两马相交而过:
姜牛儿手中的白蜡杆,直直地刺向徐晃胸前铠甲,这里徐晃占了个优势——那就是姜牛儿在昨天才换装了骑兵三宝,而徐晃已经骑着加配骑兵三宝的战马,疾驰了五百多里,运用上更加灵活。
只见徐晃单腿侧过马背、身子与马肚齐平,躲过姜牛儿突来的白蜡杆,
在两马交错之时,徐晃手中的白蜡杆,轻轻地点上了姜牛儿胸前的铠甲上。
即便是徐晃的白蜡杆,在接触铠甲时便已松手,但是飞快的马速,仍将姜牛儿顶得向后弯腰,面色痛苦至极。
两马交错过后,徐晃向前跑了十来步便勒住了战马,而姜牛儿向前跑了三十多步,才勉强停稳战马。
众目睽睽之下,姜牛儿倒也光明磊落,直接在马上向徐晃抱拳道:\"多谢徐壮士手下留情。\"
徐晃也空手抱拳道:\"承让。\"
见徐晃赢得如此轻松,自然有不服者。
就见一个名叫马鸣的匈奴人后裔,出来挑战。
于是,马鸣和徐晃二人,一人手持一张弓、三支没有箭头的箭,同样是百步距离,开始策马对冲。
马鸣直接连珠三箭,间隔不过两个呼吸,全部射向徐晃:
第一箭,徐晃侧身躲过,
第二箭,徐晃压低身姿贴到马肚子上躲过,
第三箭,徐晃直接抬手抓住了飞来的箭矢。
两马交接之时,徐晃将箭矢甩出,正中马鸣胸前铠甲。
二马交错过后,徐晃再度跃上马背,一个令人赞叹的铁板桥,近乎平躺于马屁股上,翻身一箭,正中马明后背,赢得全场骑兵满堂彩!
徐晃这马背上的功夫,即便是马鸣这个从小在马背上长大的匈奴后人,都感觉佩服!
这场比试之后,又有十余名自恃武艺高强、或箭术高超、或马术娴熟的勇士,出场与徐晃较量,徐晃皆一一获胜。
这一下,全场一万多人,对杨平任命徐晃为车骑都统司参军,兼车骑第四师师长之职,再无疑问,反而纷纷赞叹杨都督的识人之明。
见徐晃赢得轻松、还有余力,杨平决定再给徐晃增加一点威势,同时,也准备更好地震慑一下这帮西凉骑兵。
只见,杨平对着点将台下的胡车儿,笑着说道:\"胡师长,徐晃、徐公明如何?\"
胡车儿心中承认:这徐晃确实是员猛将。
但如今徐晃连续胜了十二场,把自己手下的西凉儿郎压得抬不起头,胡车儿也是心中不忿。
但面对杨平的询问,只能行礼说道:\"徐壮士真乃猛士也。\"
没有承认杨平给徐晃任命的官职。
杨平看着场中端坐马上的徐晃,似开玩笑地对胡车儿说道:\"胡师长可愿下场,与徐师长较量一番?\"
胡车儿有些不明所以,倒也有些跃跃欲试,
而张绣则很期待两位猛将对决一番。
倒是贾诩,捋着胡子眯着眼睛看着杨平,似乎知道了杨平的打算,但也不准备扫了杨平的兴致。
只见胡车儿翻身上马,接过下面后勤兵递来的白蜡杆,大吼一声,跃马冲向徐晃。
徐晃这时也反应过来,杨都督这是要让自己拿下前面这个有胡人血统的西凉战将,既为自己立威,同样也为杨都督争个脸面。
于是,徐晃也不顾身上的疲惫,拿出十二分精神来应战。
两马相交之时,徐晃侧身躲过胡车儿刺来的白蜡杆,一手按着马鞍,身体近乎离开马背。
两马交错之时,徐晃右手一个猛地回掏,紧紧地抓住了胡车儿的马鞍,在箭不容发之际,跃到了胡车儿的马背上。
反应过来的胡车儿,扔掉手中的白蜡杆,狠狠地向后肘击,但徐晃根本就没当回事。
胡车儿的肘击打到了徐晃的铠甲上,徐晃疼不疼不知道,但是胡车儿却是疼得龇牙咧嘴,只是瞬间,便被徐晃用左胳膊锁住了脖子。
看台上的杨平,这才意识到:猛将交手,根本没有什么大战三百回合,基本就是一回合分生死,节奏快的让人眼花缭乱。
见徐晃已然得胜,杨平赶紧命点将台上的传令兵敲响铜锣。
不多时,一匹战马拖着两名壮汉来到了点将台下。
徐晃和胡车儿双双下马,胡车儿面色阴沉,徐晃不卑不亢。
两人到点将台下,双双向杨平行礼:\"都督。\"
杨平哈哈一笑:\"二位师长皆是勇猛之士,让本都督大开眼界。
传令,从本都督自己的资财之中,挑选锦缎十匹,二位师长各赠五匹。\"
三国时代的锦缎,是可以当货币的,如果要和21世纪的货币兑换一下,一匹锦缎大概相当于5万人民币。
徐晃、胡车儿躬身向杨平道谢。
至此,这场整编大会,张济(已故)手下的这万余西凉兵,再也没有炸刺儿的,同样,也没有人敢质疑杨平的决定。
随后,杨平宣布道:
\"护民军车骑都统司,暂辖:
第一车骑师、第二车骑师、第三车骑师、第四车骑师,共四个车骑师。
每个师辖制三个车骑旅,每个车骑旅辖制四个车骑团,
每个车骑团有48名骑兵、5辆战车、48名精锐步兵,加上指挥人员、后勤人员共130人;
每个车骑旅有四个车骑团共520人,加配一个260人的综合后勤团,加上旅部,共计800人,
每旅配置双马、双轮战车30辆、骑兵200人、精锐步兵200人;
一个车骑师辖制三个车骑旅,另配置一个二百人的工兵团、一个三百人的后勤团,
共计编制战车120辆、骑兵700人、精锐步兵800人,配置驮马300匹、战马900匹。”
杨平带来的战马有近千匹,加上张绣所部的4800多匹战马。
可以轻松保证4个车骑师4800匹战马的配置。
另外,车骑都统司辖制一个2000人的训导营。
还将辖制一个4000人的综合保障营,总兵力超过一万八千人。
合理的战车配置,精锐的骑兵、步兵,再有杨平从后世拿来的步坦协同战术做借鉴。
可以说,只要给杨平一个月的时间,完成车骑都统司的协同训练。
这支部队在平原地区,就将会是无敌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