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表、吕公、蒯良三人商议完毕后,蒯良便坐着快船南下回襄阳去了。
刘表在向各部发完命令,处理完穰县事务,将穰县的兵马交给吕公,自己也坐上快船,返回襄阳主持大局。
5月12日正午,当刘表坐着船从湍河南下,回襄阳之时,杨平也跨过了湍河上的浮桥,来到了冠军县城。
贾诩在东门,率领西凉兵的主要校尉在此迎候。
城门外寒暄一番,张绣向杨平一一介绍了这十多位步兵校尉,得益于自己超强的记忆力,杨平很容易就把这十多位校尉的性情、长相、爱好牢记于心。
随后,在众人的簇拥下,杨平骑马进城。
没错,骑兵三宝拿出来以后,有了一定骑术底子的杨平,已经能单独骑着马,慢悠悠地向前跑了。
来到冠军县衙,杨平下马,带着一队亲卫,和张绣、贾诩一起走了进去。
只见县衙正堂摆着一副棺椁,棺椁侧边站着一位身披缟素的女子。
见杨平进来,女子轻轻地施了一礼。
杨平不着痕迹地点了点头,接过贾诩递来的香,对着堂中棺椁拜了三拜,将香插于香炉之中。
这才对着那身披缟素的女子,拱手行礼道:“逝者已矣,生者如斯。请夫人节哀。”
没错,这身披缟素的女子,正是张绣的遗孀邹氏。
在建安二年,有两位少妇被记载到了正史上:
一位就是杨平眼前的这位邹氏。前文也介绍过,邹氏被曹操纳为妾室,但后来就再也没有提及,可能是死在乱军之中了。
另一位,就是吕布部将秦宜禄的老婆杜氏。
关于这位杜氏,史书上笔墨较多,可以算得上是曹操、关羽、杜氏这三人的狗血剧情——
《三国志》中,关羽向曹操讨要秦宜禄老婆一事,记载于《三国志·关羽传》注引《蜀记》,
原文为:“曹公与刘备围吕布於下邳,关羽启公,布使秦宜禄行求救,乞娶其妻,公许之。公疑其有异色,先遣迎看,因自留之,羽心不自安。”
另外,《魏氏春秋》引《献帝传》也有相关记载:
“其前妻杜氏留下邳。布之被围,关羽屡请于太祖,求以杜氏为妻,太祖疑其有色,及城陷,太祖见之,乃自纳之。”。
由此,可以看出杜氏的美貌,说杜氏为三国第一美女也不夸张,
毕竟,以曹老板对关二爷的喜爱,若是一般美人,早就送给关二爷了。
另外,以关二爷的方正,若非倾国倾城之姿,哪能见一面就惦记别人的老婆呢?!
不过,也从侧面证明了吕布绝非好色之徒。
毕竟,能让圣人级的关二爷都念念不忘的美貌,就放在吕布身边。吕布要是好色的话,那秦宜禄早就没命了!
还能让秦宜禄和杜氏生了个美男子秦朗——
曹操可是把秦朗当亲儿子养的,传说秦朗和曹丕还有些不清不楚。
话题扯远了,继续说邹氏,见眼前的少年郎如此知礼,邹氏深深鞠了一躬,开言道:
“多谢都督前来祭拜亡夫,妾感激不尽。”
声音清冽、悦耳,美人带孝,我见犹怜。惊鸿一瞥,杨平立即收回目光。
有些话是需要当面说开的,杨平避过行礼的邹氏,缓缓说道:“夫人,张济将军来南阳郡,是本都督的谋划,
然,本都督也未曾想到,张济将军此行,竟有如此不测。
夫人若有条件,尽可提出,本都督若能办到,定不推辞。”
杨平这话,可不是客套话,但在邹氏听来,多少是有些虚伪的。
但邹氏也知道,杨平是光明磊落的——自家夫君率兵来南阳,也是有自家的考量,但却如杨平所说,没曾想到纵横天下的张济,竟会死在小小的穰县城头之下。
不过,这也怨不得杨平,邹氏声音冷清地说道:“妾自有侄子抚养,无忧矣。
愿都督善待亡夫麾下儿郎。”
杨平听了也是感慨,这邹氏不愧是大家闺秀出身,场面话说的那叫一个漂亮。
但杨都督是谁?!
那场面做的,绝对会让所有人心服口服。
只见,杨平对着张济的棺椁躬身行礼道:“请张将军放心,麾下儿郎,本都督定当待之如手足。”
半个多时辰后,杨平那辆宽大的指挥车缓缓出城。
刚刚在河东大营换完装备的张绣,带着3000骑兵,护卫着杨平的指挥车,缓缓南行十余里。
就见,在已经被收割的麦田里,有一座高高的土堆。
没错,这就是位于今天邓州市、张村镇、冠军村的霍去病衣冠冢。
在冠军侯衣冠冢西北角一里多地,杨平的工兵们挖开了一个深深的墓穴。
乱世之中可没那么多讲究,贾诩向杨平提议:既然西凉兵的困境已经解除,应该尽早让张济将军入土为安。
毕竟,有这么一个死了的旧主在那里躺着,多多少少会影响杨平收编其麾下的西凉兵。
杨平当然也听出了贾诩的意思。在和邹氏、张绣商议过后,便决定将张济——这位汉献帝任命的骠骑将军。
埋葬在第一任骠骑将军衣冠冢的西北角。
这可是个绝对的风水宝地、以及无上的荣耀。
张济和邹氏满口答应下来。
于是,杨平派人到河东岸,把自己的指挥车驾了过来,
杨平和张绣、贾诩、张和、刘处、胡车儿等一众将军、校尉,把张济的棺椁抬到了指挥车上。
棺椁庞大,指挥车上的战鼓、号台不得不拆下,但那杆迎风飘扬的护民大旗,却没有任何人敢提议给拆下来!
3000铁甲骑兵开道,邹氏扶棺坐在战车上,杨平、贾诩牵着马,跟着铁甲骑兵缓缓前进。
杨平给张济准备的这场葬礼,不说在乱世之中,就是在太平盛世,3000铁甲骑兵开道,这种排场,一般的诸侯王都享受不到。
特别是张济的埋葬之地,更是给了张济这个乱世武夫无上的荣耀。
可以说,杨平为了收服这一万西凉兵,确实是动了大心思,考虑的十分周到。
当张济的棺椁,稳稳地停放在墓穴里,杨平捧着一捧黄土,高呼一声:“将军,一路走好!”
杨平一把黄土洒下,让张济带着荣耀,掩埋在尘土之中……
几十名身强力壮的校尉军官,仅用了不到一刻钟,就给张济堆起了一个高高的坟头。
但是和东南方向的冠军侯衣冠冢相比,那确实如萤火之光与皓月并存。
埋葬了张济,杨平没有登上了自己的指挥车,而是徒步带领3000多牵马的骑兵,来到了冠军侯霍去病的衣冠冢前面。
早有后勤兵们在正北方位摆上了供桌。
为什么是正北方位?
因为那里有狼居胥山,有瀚海!
杨平接过张绣递过来的高桥马鞍、双边马镫、马蹄铁,一件一件地摆到供桌前。
随后,充当礼官的贾诩高喝一声:“祭!”
杨平接过张绣递过的香烛,高举过头顶,无论是内心、还是表情,都是极其虔诚地拜了三拜,将香烛插入香炉之中。
杨平转身,对着牵马肃立的3000铁骑,朗声念道:
“黄帝历2912年5月12日,太平民团都督杨平,率麾下铁骑三千余人,于景桓冠军侯衣冠冢前,
以高桥马鞍、双边马镫、马蹄铁为祭品,
祭拜我大汉景桓冠军侯、大司马、骠骑将军、霍公去病,而致辞曰:
‘骠骑冠军,飚勇纷纭,长驱六举,电击雷震,饮马翰海,封狼居胥,西规大河,列郡祁连……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壮哉、我大汉儿郎!’”
杨平念完祭辞,贾诩大喝一声:“拜!”
3000铁甲军纷纷单膝跪地,高傲的头颅深深垂下,向这位大汉最伟大的骑兵统帅致敬。
杨平也对着供桌深深鞠了一躬,
贾诩再度大喝一声:“训!”
杨平转过身来,激昂的声音,在铜皮大喇叭的加持下,让单膝跪地的3000铁甲骑兵们,听得一清二楚:
“儿郎们!在我们面前的,是我们骑兵的荣耀,更是热血男儿们,毕生所追求的荣誉——骠骑将军、冠军侯!
……
本都督会给儿郎们分配土地,娶妻成家;
本都督会给儿郎们准备雄壮的战马、精良的甲胄、锋利的武器、先进的战术。
在冠军侯墓前,儿郎们,告诉本都督:
你等能否驰骋疆场,随本都督击败天下各路诸侯,扫平乱世?!
能否随本都督驰骋大漠,再续封狼居胥之传奇?!
能否随本都督一起踏平八荒,为我后世子孙一统寰宇?!”
杨平最后这三声喝问,可谓是声嘶力竭。
垂下高傲头颅、向冠军侯霍去病致敬的骑兵们,昂起头颅,用尽全身的力气,既是在回答杨平,也是在向冠军侯霍去病保证:
“我等定将随都督一起,击败天下诸侯!踏平大漠草原!横扫四海八荒!”
听了这气势恢宏的宣言,杨平转身,神色肃穆地单膝跪地,激昂地说道:“景桓冠军侯,杨平不才,愿率身后儿郎,续您未完成之事业——
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尽为汉土!”
说完,杨平拱手拜下。
身后的3000铁甲骑兵,同样拱手拜下,大声宣誓:“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尽为汉土!”
烈日之下,大风骤起!
“护民”大旗,迎风猎猎,指向北方!
3000铁甲骑兵齐齐抬头,就见站在衣冠冢前那位金甲少年,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
恍然间,却见金甲少年如坟冢般高大!
随着某位激动的铁甲兵伏地大呼:“参见主公!”
陆陆续续有参拜之声传来,最后,化为一声整齐的:“参见主公!”
在杨平示意众骑兵起身后,他身旁的贾诩,看着兴奋的张绣,以及前面这3000多西凉骑兵,心中感叹:
“埋葬了张济,祭奠了冠军侯,承诺了土地、家园。
从此,不会再有西凉骑兵了,有的只是护民军铁骑,杨都督的死士!
此刻,即便张济复生,这支骑兵也不会再听他的了。
因为在冠军侯衣冠冢前面站立的,是一位不亚于冠军侯的16岁少年郎。
这些骑兵们,都愿意跟随这位少年郎,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