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北宜春城兵工厂的事情,宁季献宝似的给杨平送上了一沓雪白的纸。
对,就是白纸!
杨平穿越过来的时候,上茅厕只能用竹片刮擦,当时就想着造纸。
可是正月份的天气十分寒冷,而魏家坞堡流民营地当时主要面临的威胁,是生存下来。
所以,杨平当时也就找了几个身体弱到极致的流民,负责造纸事宜。
在杨平前去临颍县狙击曹操的时候,经过将近一个月的摸索,有杨平给予的完整造纸方案,这些人勉强造出了厚薄不一的纸,但是根本没法用!
宁季等人到达北宜春县以后,倒是安稳了一个多月。有了在魏家坞堡的经验,以及稳定的生产基地,制造了精细的竹帘等工具,终于在前几天,制造出了第一批达到杨平要求的白纸。
宁季等人为了给杨平一个惊喜,也没有通报,只是在今天送了过来。
接到这雪白的纸,杨平比听到能日产一两千副板甲还高兴。
立马接过,用手摩挲着,就如同在抚摸美人的大腿,脸上那享受的表情,让宁季和石臼从中看出了一丝猥琐。
杨平心中在想:我那柔软的*花,终于是告别了竹片的摧残!
纸的妙用,可不仅仅是用来擦屁股。在杨平即将成立的小政权中,白纸,那可是杨平的战略武器。
比如在他的构想中,一个政权总得发行货币吧。但现阶段,铜铁等物资,杨平要拿来制造武器、铠甲,根本就没有多余的来制造铜钱等货币。
于是,杨平就想到了纸币。
东汉末年,虽然在几十年前,蔡伦已经改进了造纸术,但这个纸仍然是价格高、质量差!
大部分还是用于做符纸,以及一些宗教仪式中用的,颜色都是有些发黄的。
杨平这经过漂白以后的白纸,在这个时代,各个诸侯根本就造不出来。
稀缺性,就给白纸成为货币,提供了基础。
再加上,杨平根本就没想着一步到位做成纸币,
而是利用这个时代,生产力低下的前提条件,把白纸做成粮票和布票,来代替货币。
等到他平推三国以后,拥有政府强大的信用背书,再把粮票和布票改成纸币。
杨平赶忙问道:“造纸的作坊有多少人员?你们有没有对其进行绝对控制?”
宁季当然知道,当初杨平千叮咛万嘱咐告诉他们,造纸一定要保密。
甚至,参与建造土高炉的工匠都没有人身限制,而造纸的工匠却被杨平要求,包括其家人,限制在一定生活范围之内。
当时宁季还有些不解,现在见到杨平看到白纸以后如此高兴,就明白这纸肯定比板甲还重要!
宁季收起刚刚杨平要为他升官的喜悦,慎重地回答道:“团长,参与造纸的57人,全部住在北宜春城内,而且都是选的上有老、下有小的老农夫。
待遇上,一日三餐,还给他们分了田地,土地由咱们太平民团负责给他们耕种,收成与其五五分。
如果他们要外出,必须由咱太平民团的民兵跟随。”
听到这里,杨平是放心了,造纸术至少在他统一三国之前绝对不能外传,
因为他教给这些人的造纸术,那可是后世经过2000年摸索得出的最优造纸术,不仅生产周期短——即便是用土办法,从收集原料到造出成品,也只需20来天,更重要的是生产成本极其低廉!
随后,杨平又问道:“让你等调制的特殊油墨,可曾调制出来了?”
宁季向杨平表示:“有都督给的配方,我们用常用的墨,加入桐油、蜂蜡、铅粉等物品,最终制出了达到都督要求的油墨。
只是前段时间实验之时耗费巨大。不过这几天,因为负责制作的工匠手艺日趋成熟,再加上都督送来了充足的原料,一日便可生产数十斤。”
不等杨平问话,宁季就向杨平报告说:“参与此项工作的工匠,‘待遇’和造纸的工匠一样。”
听到连印刷用的油墨都制出来了,印刷术剩下的就是模板了。
杨平又问道:“我让你等用铜、铁一比一合金,制造的3000个常用简体字的小印章,做得怎么样了?”
说到这个,石臼表功似的说道:“都督您要求的那3000个小印章,还有一些特殊符号的印章,实在是太小了(边长大概1厘米)。
我等以前没做过如此精细的活,但是我们在从魏家坞堡到北宜春县,这一路上收留的流民中,有两位以前是豪门大家的逃奴,专门给主家打制精细首饰的。
还有我们在武阳县附近攻破了一个坞堡,这家有四、五户是负责给做石碑的。
有了这些人才加入,我们摸索了一个月,终于按照都督的要求,造出了第一批您说的印章。”
报告结束后,本来大字不识一个的石臼从兜里掏出了4个金光灿灿的合金小块,摆到桌子上,指着上面的字,念叨:“天地玄黄。”
《千字文》已经被杨平给编成了歌,太平民团的民众,没事总要按杨平说的念叨念叨,
因为杨平说——如果每天能通读两遍千字文,可以延年益寿。
对于这位神异非常的都督,如果杨平说“你们背完千字文能够学习文化,不当睁眼瞎”,这些民众或许还不会坚持下来。
但是杨平说“通读千字文可以延年益寿”,这帮人绝对会坚持下来,谁都想活得长久一点。
杨平看着这4个沉甸甸的活字模板,站起身来,也模仿着吕布,狠狠地照着石臼的肩膀拍了一下,大声说道:“我太平民团,此时真的是万事俱备了!”
有了纸,再有了印刷术,门阀世家的知识垄断,就将被砸得粉碎!
而杨平也将效仿黄巢,拿着族谱将他们赶出神州,等几十、一百多年后,全民普及文化教育,门阀政治就将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
说完,杨平便带着两人走出房间,到平舆县衙大堂内,和集结过来的众军官见面。
这其中就包括太平民团副都督、护民军副都督陈皮。
此时的陈皮脸色不太好——作为太平民团在汝河南边的负责人,他感觉自己一直被一张无形的网给笼罩着。
以至于在以当初杨平重生时的流民营地为主要管理层的老营中,他这位前首领,在其中却感到束手束脚。
而他是和宁季、石臼二人前后脚到的,杨平却先接见了这两位工匠,把他晾在了县衙内。
众人见到杨平都很高兴,赶紧行礼。
杨平也爽朗地说道:“行了,让你们在这里喝了半天的温水,咱们先去开饭吧。大家算是有口福了,这几天净吃马肉了。”
堂中的数十人听杨平这么一说,均是呵呵一笑。
转到二堂,后勤兵早就摆下了十张八仙桌(杨平让八仙桌提前了几百年出场了)。
几十人纷纷围坐桌边,一道道几百年后才有的炒菜被端了上来。
杨平和陈皮、石臼等人坐了一桌。
吃饭时,杨平以开玩笑的口吻对陈皮说道:“听闻陈副都督竟然娶了大你十岁的荀家之女(荀彧的堂姐,魏家家主的妻子),真有曹阿瞒之风也。”
听杨平说这话,没有多少政治经验的几十人,顿时哄堂大笑。
倒是陈皮这位前流民营地的首领、极为识时务的太平民团副都督,心中一惊:原来就是因为这个,都督才不待见我?!
于是急忙起身,向杨平谢罪:“都督,此事如有不妥,我这就休了她。”
杨平心中冷笑:不管你是贪恋荀氏的美貌,还是想通过荀氏来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只要你认了,本都督也不会说什么,顶多以后得更加防范着你!
可是你这娶了人家,又立马把人家一脚踹开,未免太过薄凉了!
心中这么想,杨平却也满脸堆笑地站起来,哈哈一笑道:“我说陈副都督,男子汉大丈夫,哪儿有提了裤子不认人的说法?
大家说是不是呀?哈哈哈……”
餐桌上的人再一次哄堂大笑。
杨平把羞红脸的陈皮按到座位上,举着手中的酒杯大声说道:“本都督说过了,等一下咱们有正事要干,一人三杯酒不可多饮。
这一杯酒,就庆贺咱们陈副都督大婚吧。当时本都督正在征战,也没有时间回来参加,婚礼办的略微寒酸了些……”
杨平话还没说完,陈皮就再一次站起来说道,这次有了些真情流露:“都督,乱世之中,能娶一妻子也是奢求了,怎还敢奢望大操大办?都督言重了。”
说完,一口喝干杯中的黄酒。
杨平起身,再次将陈皮按到座位上,笑着说道:“大家还等什么?就当给陈副都督补上喜酒了。干!”
一口喝完了杯中酒。
有杨平这个前保险业务员控场,饭局的气氛那是相当的舒坦。
这场吃了将近半个时辰的宴席结束时,杨平已经将他接下来要干的事情,进行了吹风。
几十位被他一手带出来的军官都表示认同,没有任何反对意见。
饭后,平舆县的大堂内气氛肃然。
这一次是杨平的独角戏,因为在座的数十人,没有一个人有能力参与到杨平接下来宣布的事情中,只能是充当砖头瓦块,依照杨平的规划行事。
只见杨平说道:“本都督决定给太平民团设立最高行政机构,名字就叫太平民团行政府。
行政府的职能为管理太平民团治下的土地和民众,主要负责民事事务。
由本都督担任行政府总督,由陈皮担任行政府布政使,级别为正五品。”(关于官员品级和待遇,杨平这段时间一直在太平民团内部进行宣传吹风,绝大多数人都能接受。)
陈皮听闻自己还是都督之下第一人,于是激动的起身领命。殊不知,布政使没有具体工作安排,如果下边的各位部长能听你的,那你很有权利,如果下边的部长不鸟你,那你就是个吉祥物。
杨平将宁季、石臼两人带来的一块宽度一厘米、长度两厘米、上面有一个圆孔的合金铜牌授予陈皮。
只见上边写着“布政使”三个字——这也是杨平当场写出来的,稍后会让陈皮找工匠,把这三个字给敲打出来。
接着,杨平继续宣布道:“太平民团行政府之下,会下设民部(户部),主管统计太平民团治下土地、矿产、人口,并负责收取农业税。
任命护民军团司务长陈兰,担任户部司正,为从五品官。”
虽然吃饭时,杨平已经给大家透露过口风了,但是真的任命一位女人,担任一听就很高大上的户部司正,在场的数十人还是有些惊愕的。
已经被杨平提前透露过任职意向的陈兰,倒是也不怯场,拿出了在洛阳宫中待了十五年还能活下来的从容,恭敬起身,接过了杨平手中递过来的铜牌,道谢后,大大方方地回到自己的座位。
随后,杨平又任命宁季担任行政府农部(农业部)司正,负责农业生产、提供指导,并负责修建水利、培育良种、农药、生产农业工具等等事务;
任命石臼为工部司正。
两人纷纷起身,接过了杨平递过来的身份铜牌。
随后,杨平却做出了让在场众人下巴都掉下来的决定。
只见杨平对着前来旁听的曹昂,朗声宣布道:“任命曹昂、曹子修为太平民团行政府礼部司正,负责给百姓扫盲、在每个乡办一所乡小学等文化教育事务,以及祭祀我阵亡将士的礼仪事务。”
不仅在场的军官们懵了,就连中午被杨平强拉着,混了一顿大餐的曹昂也懵了:我是质子,你杨都督敢如此使用吗?!
杨平也是没办法,自己手下这帮人,除非他把陈兰劈成两半,让其兼顾教育事务,否则还真没有什么人,能够胜任礼部司正这个职务。
曹昂这人吧,虽然为了他老爹在不断算计自己,但人家的人品和能力真没得说。
而且礼部这个活吧,绝对是这个时代文人们心中最想干的活——毕竟传播教化、负责祭祀嘛,既清贵又有实权。
教化万民这个事,在这个时代的士大夫阶层心中是神圣的,杨平也就不用担心曹昂阳奉阴违、暗中使坏了!
于是动用了激将法:“曹子修,若汝无能力接下礼部司正之职,也无需强求!”
还在发懵中的曹子修听闻激将法,也是有些激动,但还是忍住了没开口。
杨平又如大灰狼引诱小红帽一样,说道:“曹子修,汝难道就不想了解一下我太平民团能够快速崛起的诀窍,找到我太平民团的弱点吗?
这样吧,汝若接下我太平民团礼部司正之职,并做得兢兢业业,本都督在此保证,一年之后的三月十五,本都督大摆宴席为汝践行,派亲卫送汝回兖州,如何?”
杨平这两个条件都是曹昂无法拒绝的。于是也抱拳作揖说道:“如此,昂,就领下太平民团礼部司正之职。”
杨平快步走到曹昂面前,举起右掌,对着曹昂说道:“君子一言。”
曹昂下意识地出口:“驷马难追!”
然后,杨平左手强拉着曹昂的右手,狠狠地击了一掌。
转身就对着堂中数十位军官说道:“诸位皆是见证。
本都督承诺,只要曹子修在一年之内兢兢业业管理太平民团礼部事务,本都督就派亲卫送曹子修、曹司政返回兖州,绝不食言。”
在这个时代,世家子弟那把信誉看得比命还重要!像司马懿那么个骚操作,那简直就是奇葩了,不仅把洛水给侮辱了,还让钟繇等人一个个羞愧而亡。
既然曹昂应下了礼部司正的职务,那杨平就绝对放心。
随后,杨平又成立了吏部,但是吏部司正却要杨平自己暂时兼任——团队草创,人事任命权和考察权,还是放在自己手里比较好。
杨平专门又任命了一个商部(商业部),负责管理收上来的税粮,目前主要是管理缴获的粮草、布匹、钱财等。
这个职务绝对是个肥缺,杨平任命护民军团的司务长张福,担任商部司正。
对于这个一直渴望拥有权利的商贾世家出身的流亡子,
张福此时已经是激动得不能自已,哆哆嗦嗦地接过杨平递过来的身份铜牌,立马双膝跪地向杨平效忠。
杨平居高临下地看着张福,冷冷地说道:“汝应当知道,商部经手之钱粮、布匹,俱是海量,汝当端正心思。
若犯了纪律,拿了不该拿的东西,本都督亨(煮)了你!”
当然,这种威胁只能放在明面上,私底下,杨平提前给张福说过:你只要兢兢业业地把商务部的事情给我捋顺了,不要耽误本都督征战大事,你为自己谋点好处,本都督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看不见。
毕竟,守着堆积如山的粮库,谁能不被钱财迷了眼呢?!”
看着杨平严肃的威胁,想到杨都督那出神入化的查账手段,跪地的张福立马应诺。
杨平这才扶起张福,慎重地交代道:“商务部当务之急是立马成立供销处。
马上,本都督就会在太平民团之内,发行粮票、布票、盐票。
你应该知道这项政策对我等安定治下有多大的好处。”
作为走南闯北的商贾世家出身的子弟,张福他知道这项政策,有多利于稳定太平民团打下来的地盘!
于是认慎重的回应道:“属下一会按都督提供的方案,认真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