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照顾新加入的青壮,杨平的队伍下午行军速度有所减缓,到天黑时,只行进了三十多里。
这一路上,杨平也从架子车上下来步行,与这些新到的青壮拉家常,安抚人心。
在两侧夹着这些青壮的后备旅士兵,也加入了这个行列,告诉这些新来的——中午那餐不算什么,安营扎寨后,会有一顿大餐,有蒸馒头、有炖菜……
说的这帮新加入的青壮们心里直痒痒,想溜号当逃兵的也熄了心思。一路行军没有停歇,这帮人被晚上那顿大餐吊着,也没有喊苦喊累的。
倒是这一路上,不断能看到森森的白骨。
杨平也极合时宜的向这些士兵们灌输:
如果我们没有打赢这场仗,不仅我们会成为这路边的白骨!我们的家人也会成为白骨!
这就更坚定了队伍里的士兵们,必须要打赢曹军的决心。
行军前半程还算平静,后半程就不时有曹军的斥候出现,包括杨平在内,所有人都紧张了起来。
为了安抚这群弱兵,随大军步行的杨平又回到了架子车上,装逼的看起了竹简。
士兵们见主将都不慌不忙,视曹军斥候于无物,紧张的心情也就平复下来了。
还好,曹军斥候根本就没有要攻击的打算。
太阳落山后,六千大军在一个废弃的村庄安营扎寨。
晚上这顿饭确实丰盛——香软可口的馒头、偶尔能见几个肉片的的炖菜、熬的极为浓稠的小米粥,所有人都是吃的狼吞虎咽。
饭后,杨平不仅没有让大军安歇,反而将所有人都集结起来。
杨平站在架子车上,拿着大喇叭问道:“二三子,饱否?”
众人答道:“饱也!”
“下午曹军斥候,尔等也看到了,我等行踪,曹屠夫定然知晓矣。明日定然出兵截击我等,野外对阵,我等胜算太低,尔等将十死七八!
我等将到临颍县驻守,还有三十里,尔等既已饱食,当一鼓作气抵达临颍县,据城而守,尔等皆可活命!”
利害关系给士兵们讲清楚了,杨平旋即下令:“众将士听令,整好队伍,即刻出发!
……
在杨平大军吃晚饭时,版梁曹军大营内,曹操就刚刚收到的情报和诸将商议:
“少前,斥候来报,许县有一部兵马向东南而进,约六千余人,衣甲齐备,行止有度,乃精锐也(曹操不知道杨平只是架子货),然,此部却无有将旗,却是何故?诸将且试言之。”
曹操说完,看向两侧诸将,本来这种通报军情的事情,是谋主(军师)的活,可是曹操的谋主戏志才,因为春寒乍暖病倒了,这次出征,对手也是弱到极致,曹操就让戏志才在兖州养病,自己也干起了军师的活。
只见大帐内,乐进、李典、毛阶、于禁、曹洪、夏侯惇等将领分立左右,典韦、许褚立于曹操身后。
(曹操的容貌,诸位看官参考94版《三国演义》电视剧中的鲍国安老师,鲍老演绎的曹操太深入人心了!)
听得曹操询问,于禁出列答道:“主公,精锐之师偃旗息鼓,欲夜袭我大营耶?”
于禁话落,李典出列道:“主公言,此部向东南而去,我军大营在许县正东。非是袭营,或是黄巾贼分兵耶?”
毛阶很有才能,出列道:“我军屯兵版梁,距许县不过50里,朝夕可破!主公按兵不动者,乃等诸贼聚于许县而一鼓破之。
贼之性,喜猬集一团,以众击寡,岂有战前分精锐之理?
此部之兵动向诡异,末将认同文则(于禁字)之言,贼之精锐或袭我军大营也。”
其余诸将皆附和毛阶。
曹操见此,笑道:“诸将皆智勇双全也,吾心甚慰。然,文则、孝先(毛阶字)言之有理,不可不防,
传令,大营加强戒备,严防夜袭!”
诸将应“诺”。
弯月升起时,有斥候来报:“贼军饭后拔营,向东北方而来。”
曹操下令叫起士卒,人不解甲,预备歼敌!
……
杨平利用草绳将士兵们串起来,选没有夜盲症的士兵带头,也不点火把,摸黑前进。
士兵们根本就不知道,杨平领着他们没有向东南方前进,而是在出村后向东北方向前进。
行进十余里后,亲卫团来报,“监视我军的曹军斥候已经有人折返,剩余斥候已经被‘军刺’小队全部击杀,我军无损失。”
军刺小队,是杨平矬子里拔将军,在万人之中选出健壮的猎户、山民,组建的一支12人的乞版特种兵,负责侦查和暗杀。
虽然只成立了半个多月,但在大量的肉食和科学的训练下,再加上杨平为他们特制的武器,猎杀曹军的斥候还是很轻松的。
接到亲卫的报告后,杨平即刻命令部队调头南下,向临颍县而去。
(杨平不怕迷路吗?杨平表示,手搓个指南针,那就不是事儿!)
下半程再无波澜,中间队伍稍微停顿一会儿,让士兵们放放水,再吃点干粮,然后一口气走到了临颍县城。
四更时分,在验证了身份后,驻守临颖县的何仪部校尉郑春打开城门,放杨平大军进城。
站在城楼上的杨平,看着最后一排士兵进了城门,听着吱吱吖吖的关门声,终于松了一口气,紧绷一天的神经也放松下来了——
第一次带兵出征,带的还是乌合之众,对手还是曹操,这压力可想而知!
放松之后,杨平又是一阵暗爽:我这个现代人初次带兵,就耍了曹操一次,曹军今夜恐怕没法睡觉了!
又看向许县方向,自言自语道:“几位兄长,折腾一夜的曹军,天亮后估计也没精力追击你们了。
你们可要跑快点,别辜负了本都督这一夜的折腾……”
半夜之时,曹操得知,斥候失去了那支精锐之师的踪迹。
曹操令李典、于禁率部出营三里埋伏,准备包了杨平的饺子!
曹军这一夜,注定是瞎折腾了!
二月初七,三更天时,在杨平大军抵达临颍县时,在许县周边的刘辟、何仪、何曼、黄邵四部,开始埋锅造饭。
天蒙蒙亮时,四万多大军和四万多民众,开始猬集一团,缓缓向南而去。
在魏家坞堡的太平民团大部队,在红底金字的太平大旗引领下,排着队列、拉着板车,扶老携幼开始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