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昭焚毁毒粮的第三日,北境城池的寒风裹挟着异样的肃杀。他立于城头,望着远处兀颜部营地新立的旌旗,其数量竟较前番又增两成,隐隐呈半月包围之势。这让他心中涌起一股不安的预感,敌方兵力不断增加,局势愈发紧张。就在这时,腰间签到系统忽震,金光浮现《谍影追踪术》新兆:\"亥时二刻,城南酒肆有秘会,慎察黑袍者。\" 韩昭眼神一凝,决定亲自前往一探究竟。他换上一身便装,悄然离开城头,朝着城南酒肆走去。夜幕降临,酒肆内灯火昏黄,人声嘈杂。韩昭隐于暗处,观察着每一个进出的人。终于,亥时二刻,一个身着黑袍、面容隐匿的身影出现在酒肆门口。韩昭心中一紧,跟随而上。两人一前一后,穿梭于小巷之中,最终来到一处废弃的院落。黑袍人四下打量,确认无人跟随后,才轻轻扣响院门。三长两短的敲门声后,院门缓缓打开,里面传来低沉的声音:\"进来吧。\" 韩昭屏住呼吸,悄悄靠近院墙,附耳倾听。院内传来模糊的交谈声,似乎在商议着什么重要的事情。他努力辨别,只听一人说道:\"计划已定,明日黄昏,里应外合。\" 另一人则低声回应:\"务必小心,韩昭并非易于之辈。\" 韩昭心头一震,没想到敌人竟已谋划至此。他暗暗下定决心,必须尽快回城部署,粉碎敌人的阴谋。他悄无声息地离开院落,回到城中,立即召集众将,商议对策。经过一番紧张的部署,众人终于拟定了一个反击计划。韩昭深知,这将是一场艰难的战斗,但为了北境城池的安宁,他们必须拼死一搏。次日黄昏,战斗如期打响。韩昭率领将士们奋勇杀敌,凭借着精准的判断和出色的指挥,逐渐扭转了战局。最终,敌人溃不成军,仓皇逃窜。北境城池再次迎来了短暂的和平。
夜幕低垂,韩昭乔装潜入酒肆。暗室烛光摇曳,三名黑袍人围坐案前,其中一人的袖纹暗藏司徒府徽记。他耳闻密语:\"幽谷营已筛精卒,须速断其粮道...\"话音未落,窗棂骤裂,林骁携幽谷营破门而入,擒贼擒王!
次日晨,萧衍怒斩黑袍人,却从其怀间搜出密信——竟是与邻邦使臣的粮道截杀协议。韩昭凝视信笺,签到系统迸出古篆:\"逆水之局,在借敌锋。\"
\"将军,粮车将至西谷,是否增戍?\"斥候急报。韩昭眸光阴鸷,反令:\"撤戍,设空谷!\"林骁愕然,他却掷出《火器改良策》:\"敌若截粮,诱其入伏,火油配硫硝,可焚千骑!\"
西谷空寂三日,第四夜,兀颜部果然率千骑潜入。韩昭亲引幽谷营于两侧山崖布弩,待敌车入谷,火油罐如星雨倾泻,硫硝燃爆,火光裂夜。敌骑溃逃时,韩昭挥剑疾驰:\"擒其首领!\"
刀光交错间,擒获一黑袍将领——竟是司徒府派来的\"监军\"!其供认:\"司徒许邻邦五万石粮,换北境乱局...\"韩昭冷笑,押囚回城,却忽觉签到系统骤现血兆:\"午时三刻,帅帐有刃,防内刃!\"
帅帐内,萧衍正与钦差商议军资,韩昭入帐时,瞥见钦差袖中寒光一闪。他疾步掀桌,钦差匕首刺空,却被幽谷营当场擒下。搜其身,竟藏有邻邦密符!
\"京都腐根,已蛀至骨髓。\"萧衍攥符冷笑,忽闻城外骤起号角——兀颜部趁乱率两万骑攻城!韩昭登城,却见敌阵后方,邻邦旗帜赫然显现。
\"逆水破局,在此刻!\"韩昭嘶声传令,幽谷营以火器炸毁城门,诈败诱敌入城。待敌半入,三百精卒骤现巷口,龟甲阵绞杀,敌骑如陷蛛网。邻邦援军见状,竟临阵溃逃。
战毕,硝烟未散,韩昭袖中签到系统金光再涌,解锁《纵横策》一卷。他闭目推演,暗营网络骤展,窥见京都司徒府密室内,新阴谋正织——以\"北境失守\"之名,欲启全国裁军。韩昭心中一凛,意识到此事关乎重大,若不及时阻止,将会给国家带来巨大的动荡和危险。他立刻召集手下,商讨应对之策。经过一番密议,他们决定兵分两路,一路前往北境调查失守真相,另一路则留在京都,密切关注司徒府的动向。同时,韩昭自己也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准备工作,他深知这场斗争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应对即将到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