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缓缓俯身,凑近轮机图,双手轻轻撑在桌案边缘,仿佛生怕惊扰了这纸上的精密世界。
随后,朱有建开启了一场逐寸逐厘、仔仔细细的端详之旅,那专注的神情仿若正在鉴赏一件稀世珍宝。
他的目光仿若一道x光,穿透纸张,深入到每一个线条、每一个标注背后的奥秘。
待他将轮机图完整地“剖析”一遍之后,脸上的神情瞬间凝重起来,仿若乌云瞬间遮蔽了晴朗的天空。
他的内心更是犹如平静的湖面被巨石砸中,掀起惊涛骇浪,各种念头在脑海中疯狂碰撞。
他不禁暗自思忖,声音仿若在心底的回音壁上回荡:
“我莫不是在时空的迷雾中迷失了方向,一不小心走错了时代?”
“此地按常理不该是十七世纪那尚显古朴、技术受限的模样,倒像是被一股神奇力量裹挟,直接跃进了十九世纪科技蓬勃发展的浪潮之中才对。”
“我眼前所见究竟是什么?这分明是蒸汽涡轮啊,那精巧复杂的构造,与后世蒸汽火车头的发电装置简直如出一辙,就像是跨越时空的双胞胎。”
“而且,这可不是普通的单边涡轮那般简单,竟是令人惊叹的并行双向涡轮组,仿若一对紧密协作的孪生兄弟,共同驱动着科技的巨轮。”
再瞧这涡轮,形状呈现为独特的喇叭状,仿若一个正在吹奏科技乐章的乐器,从进汽口开始逐步向外放大。
朱有建眉头微微皱起,眼中满是疑惑,虽说一时半会儿还弄不明白为何要这般设计,仿若置身于一团迷雾之中找不到出口,但此刻他满心关注的,已然是那精巧至极的叶轮。
只见叶片一正一反两两为一组,整齐排列,不多不少整整十组,仿若训练有素的士兵在等待检阅。
满心疑惑之下,朱有建也顾不得许多,仿若一位求知若渴的学子,当即放下身段,虚心求教。
他微微侧身,面向许大匠,脸上带着诚恳的神情,声音轻柔却又透着急切:
“许大匠,为何这叶片要设计成相反的模样?如此一来,进汽岂不是会受阻,难以顺畅通过?这其中究竟藏着怎样的玄机?”
许大匠正站在一旁,全神贯注地聆听着皇帝的问询,那耳朵仿佛被无形的丝线牵系,一丝动静都不放过。
待听到朱有建的问题,他仿若被一道电流击中,瞬间警醒,赶忙上前一步,脚步急促却又不失沉稳,生怕稍有耽搁便失了礼数。
他微微躬身,身姿如同被清风拂动的翠竹,谦逊而优雅。
神色间恭敬有加,那眼神仿若臣民仰望苍穹中的烈日,满是尊崇。
与此同时,嘴角还微微上扬,带着几分难以掩饰的自豪,仿若一位即将展示家族荣耀的长者。
紧接着,他清了清嗓子,详细解释道,声音沉稳有力,仿若在讲述一段尘封已久却又光辉灿烂的历史:
“圣上有所不知啊,遥想南宋时期,那战船在江河湖海中乘风破浪,所装配的轮机,皆由正向叶片组成。”
“彼时的战船船体轻盈,仿若灵动的飞燕,在水面上穿梭自如,这般设计与船体相得益彰,并未显露出丝毫问题,平稳地推动着战船前行。”
说着,他微微抬起头,目光仿若穿越时空,望向遥远的过去,脸上浮现出一丝追忆之色,继续说道:
“可时光流转,到了本朝,局势大变,海上贸易蓬勃发展,咱们出行作战多依赖海船。”
“这些海船船体庞大厚重,仿若巍峨的巨兽屹立于海面,再沿用宋时那轻巧的轮组设计,可就力不从心喽。”
“行船速度慢得如同蜗牛爬行,每前进一步都好似用尽了全身力气。”
“哪怕后续咱们的匠人们绞尽脑汁,增加了轮组数量,试图挽回局面,可航行效率依旧没有太大起色,仿若陷入了一潭泥沼,难以自拔。”
许大匠微微皱眉,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无奈与焦急,仿若自己亲身经历了那段艰难的探索历程。
他顿了顿,语气愈发坚定:
“器工监与器作局的诸位大匠那可都是急得火烧眉毛啊,大家苦思冥想,反复钻研,茶不思饭不想,一门心思扑在这难题上。”
“经过无数次的试验与探讨,一致认定是汽压过低,才导致叶轮转速迟缓,就像人的双腿无力,跑不快也走不远。”
说到这儿,他的眼睛突然一亮,仿若黑暗中寻到了曙光,提高了音量:
“于是,众人千方百计寻求增压之法,那股子执着劲儿,仿若寻找救命稻草一般。”
“皇天不负有心人,后来偶然在咱们老祖宗留下的《鲁班经》中觅得一绝妙窍门,仿若开启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便是利用正反叶片的组合设计。”
他边说边用手比划着,仿若要将那看不见的汽流与叶片的互动直观地展现出来:
“圣上您瞧,当汽流经过正反叶片时,奇妙的事儿就发生了,会形成强力气旋,这气旋仿若拥有一股神奇吸力,如同磁石吸引铁屑一般,能够吸纳进更多的汽体。”
“与此同时,咱们再配合这放大叶轮的独特方法,让叶轮能够承载的汽体容量大幅增加,就像给一个人拓宽了肩膀,能扛起更重的担子。“
“如此一来,轮速便能得到极大提升,航行效率自然也就跟着水涨船高了,仿若一只展翅高飞的雄鹰,一飞冲天!”
烛光在屋内不安分地跳动着,光影在墙壁上肆意舞动,仿佛也在侧耳倾听着两人的交谈。
朱有建站在原地,身姿挺拔却又透着几分闲适,他微微抬起下巴,眼睛盯着许大匠,嘴唇轻轻开合,微微咂咂嘴,似是在回味着刚才听闻的那些高深话语。
紧接着,他轻轻点了点头,那动作不疾不徐,带着一丝若有所思的韵味。
虽说许大匠口中吐出的大半内容,于他而言就像是一阵风,吹过耳畔,听得似懂非懂。
那些专业术语和复杂原理仿佛一团团迷雾,让他有些摸不着头脑。
但瞧着许大匠说得口若悬河、头头是道,眼神中透着自信与笃定。
朱有建心中便直觉这话里头大有深意,就像平静湖面下暗藏着汹涌暗流,十分在理。
一时间,他的思绪仿若挣脱了缰绳的野马,飘飞起来。
脑海中不禁暗自腹诽,那念头仿若在心底悄声低语:
照这说法,后代子孙是越发不行了啊,平日里瞧着也还机灵,可一遇到难题,怎么就全靠翻祖宗的旧账、啃先辈的老本呢?
难不成真就应了那句“一代不如一代”,是这么个意思吧?
这想法刚在心头落下,仿若一颗石子投入心湖,又猛地想起一事。
他的眉头瞬间皱起,眼睛里闪过一丝疑惑,不禁面露疑色,低声呢喃道:
“《鲁班经》不是专讲画符驱邪之类的咒术古籍吗?”
“我以往听闻的、见到的,皆是些神秘莫测的符文图案,怎么会藏有蒸汽轮机这般超前先进的技术?”
“这两者之间简直就是风马牛不相及,难不成这古籍还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版本?”
说到此处,他的眼神中满是探寻,仿佛急切地想要揭开这背后的神秘面纱。
朱有建满心疑惑,仿若被一团迷雾笼罩,目光仿若被一股无形之力牵引,再次投向那铺展在桌上的图纸。
他微微俯身,凑近细瞧,只见轮轴之处连接着两只造型迥异、仿若来自两个不同奇妙世界的转轴轮。
其中一只转臂粗壮得如同百年古木的枝干,稳稳扎根于大地一般,连接着一个巨大的轮子。
朱有建的好奇心瞬间被点燃,仿若一个孩子发现了新奇玩具,眼睛瞪得大大的,细问之下才知晓这竟是船轮。
刹那间,他像是被一道闪电击中,脑海中豁然开朗,恍然大悟地一拍脑门,不由得喃喃自语:
“怪不得这水上交通工具叫轮船呢,原来奥秘藏在这儿!”
再瞧另一只转臂,仿若一条灵动的手臂,上面并排固定着六只木桨。
设计精巧得如同巧妇手中的绣品,一针一线皆恰到好处,布局合理得仿若军阵排列,密而不乱。
他不禁遐想到,随着船轮缓缓转动,仿若一场默契十足的舞蹈开场,大轮与木桨借助转臂的联动,协同发力,做起往复运动。
那股子劲头,瞧着确实比单纯人力划桨强劲有力得多,仿若一群壮汉在齐心协力地推拉重物,发出沉闷而有力的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