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崇祯十七年三月初七,这已然是皇朝覆灭的前夕,苍穹仿若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狠狠搅动,风云恰似惊涛骇浪,汹涌澎湃地激荡翻涌。
山河破碎,大地满目疮痍,整个王朝恰似风雨中一叶即将沉没的孤舟,在飘摇中苦苦挣扎,随时都可能被无尽的黑暗吞噬。
午朝时分,阳光本该明媚温暖,此刻却仿佛也被这末世的悲凉所浸染,透着几分冷意。
朱有建,这个离奇魂穿而来的现代人,脚步虚浮,仿若梦游般,再次踏入了那威严庄重却又处处透着末世悲凉的金銮殿。
他一袭明黄龙袍加身,衣袂随风轻轻摆动,身姿看似挺得笔直,端坐在那象征着至高无上皇权的龙椅之上,可若仔细瞧去,便能发现他的眼神透着几分恍惚与迷茫,仿若被一层迷雾笼罩。
目光缓缓扫过台下那一众诚惶诚恐、如履薄冰的朝臣,他的眼眸中没有半分身为九五之尊该有的从容淡定,反倒像个莽撞间误闯陌生片场的局外人,满心都是无措与惊惶。
往昔作为在“九九六福报”苦海里苦苦挣扎的社畜,他每日被禁锢在狭小的格子间,埋头苦干,受尽上司压榨、生活揉搓,每日为了那微薄的薪水和生存的压力,累得腰酸背痛,哪曾见识过这般肃穆威严、权谋涌动的阵仗?
如今,命运的巨轮却轰然一转,毫无预兆地将他硬生生地逼上了这历史的风口浪尖,避无可避。
他感觉自己就像一只无助的羔羊,被丢进了饿狼环伺的山谷,周围的一切都那么陌生、那么可怕,而他却不得不强装镇定,去面对这未知的、仿若绝境般的挑战。
每一次呼吸,都带着几分颤抖,每一次心跳,都仿若敲在紧绷的心弦上,让他的手不自觉地微微握紧,试图抓住那一丝丝虚幻的安全感。
传言曾绘声绘色地描述,疯子眼中的世界仿若被一层诡谲的迷雾笼罩,与常人所见有着天壤之别。
他们常常沉溺在自己臆想的天地里,眼神迷离而狂热,自认为是高高在上、主宰乾坤、掌控万物的玉皇大帝,在那虚幻之境中肆意挥洒着所谓的“神权”。
朱有建坐在那龙椅之上,目光缓缓扫过台下,只见群臣噤若寒蝉,一个个低垂着头,仿若鹌鹑一般,大气都不敢出。
他心底不禁暗暗自嘲,嘴角勾起一抹苦涩的弧度,觉得此刻的自己,大概离“疯”也不远了。
往昔作为一个普通现代人,哪能料到有朝一日会置身于这般绝境?
可如今,现实就如同一堵无法逾越的高墙,将他死死困住。
他心里透亮得如同明镜一般,在这内忧外患汹涌如潮、大明江山大厦将倾的明末乱世,若还是如以往那般循规蹈矩、按部就班,等待他与这大明江山的,唯有覆灭这一条绝路,宛如深陷泥沼的困兽,四周是黏稠的黑暗,黏稠到每挣扎一下,都要耗费巨大的力气。
不奋力一搏,便只能被无尽的黑暗吞噬,尸骨无存。
他的双手不自觉地握紧了龙椅扶手,指节泛白,那微微颤抖的双手,泄露了他内心深处的紧张与决绝。
他知道,从魂穿那一刻起,便没有了退路,唯有在这历史的洪流中,闯出一条血路,哪怕希望渺茫,也总好过坐以待毙。
午朝的钟声悠悠扬扬地响起,那声音恰似古寺中老僧用岁月的木槌敲响的暮鼓晨钟,沉闷、迟缓,带着几分岁月沉淀的沉重与历经沧桑的喟叹。
一声又一声,在紫禁城那朱红的宫墙之上、金黄的琉璃瓦之间缓缓回荡,久久不散,仿佛要将这末世的悲凉传递至每一个角落。
平日里,寻常晨会不过是朝中重臣们列席商讨国事,气氛虽庄重,却也透着几分按部就班的寻常。
可今日这午朝,却仿若被一层诡谲的阴霾笼罩,透着十足的不同寻常与莫名的诡异。
一道道加急诏令如利箭般穿梭于京城的街巷,诸多平日里在府邸中养尊处优、逍遥自在,尽享荣华富贵的勋贵们,还来不及从安逸中回过神来,便被这诏令催促着、裹挟着匆忙入朝。
一时间,金銮殿内人头攒动,却又寂静无声,气氛凝重得仿若能拧出水来。
那是一种暴风雨来临前令人窒息的死寂,厚重的压抑感如同铅块,沉甸甸地压在每一个人的胸口,让他们喘不过气。
一众文臣勋贵们面色各异,仿若被打翻了颜料盘。
有的面如死灰,眼神空洞,仿若已然看到了末日的降临;有的眉头紧锁,眉心拧成一个深深的“川”字,心底皆是忐忑不安,仿若怀揣着受惊的小鹿,那小鹿在胸腔内乱撞,七上八下,搅得人心神不宁。
早朝之时,面对李自成大军仿若乌云压顶般气势汹汹地压境,所过之处一片狼藉;
国库空虚得仿若枯竭的古井,底部干裂,毫无生机;
士兵们萎靡不振,军饷拖欠,食不果腹,毫无战心等诸多难题,君臣们唇枪舌剑、你来我往,商议了许久许久,却如同深陷一座错综复杂的迷宫,四处碰壁,毫无头绪。
如今这临时加开的午朝,众人心中皆是一片茫然,仿若置身迷雾之中,眼前白茫茫一片,找不到方向,仿若迷失在茫茫大海的孤舟。
他们唯有默默等待着这位年轻皇帝的开口,那眼神里,满是期许,仿若溺水之人期望能从他口中听到那根救命的稻草,将他们从这绝境中解救出来。
朱有建身着明黄龙袍,端坐在那高高在上的龙椅之上,从台下远远望去,他身姿挺拔,面容冷峻,表面看起来的确威严庄重,仿若一尊高踞云端、俯瞰众生的神只,浑身上下散发着让人不敢直视的皇家气度。
可实则,他的内心慌乱如麻,仿若一群受惊的蚂蚁在热锅上疯狂逃窜。
他使劲地揉了揉太阳穴,只觉脑海中属于崇祯的那些记忆仿若一团杂乱无章的乱麻,千丝万缕地纠缠在一起,任凭他如何努力,就是找不到半点头绪。
他目光缓缓扫过台下,望着那些或熟悉或陌生的面孔,本该有的人物介绍竟一个也跳不出来,仿若失忆患者陡然置身于陌生人群之中,满心满眼都是无助与迷茫。
他对这明末历史的了解,实在是浅薄得可怜。
往昔作为一个普通现代人,忙碌于琐碎日常,仅有的那点历史知识,还是昔日旅游时,跟着导游走马观花,听那几句讲解所得。
他仅仅知晓李自成即将如洪水猛兽般兵临城下,一路势如破竹,摧枯拉朽;
也知道崇祯会在景山那棵老槐树上,以一根白绫结束自己的生命,为这大明王朝画上一个悲壮而又凄凉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