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墨和沈若回到营地,百姓们围着他们感恩戴德。
楚墨下马,伸手扶起一位老者,“大家不必多礼,保护百姓本就是我等职责。”
沈若也笑着安慰众人,“大家放心,以后不会再让你们受这样的苦。”
楚墨心里清楚,北戎人不会善罢甘休。
他把沈若拉到一旁,“若儿,北戎这次吃了亏,必定会有新动作,咱们得早做防备。”
沈若点点头,“陛下说得是,我担心乌达那老狐狸还有后招。”
果然,没过几天,楚墨收到密报,
乌达虽带着残兵败将退回了北戎,但他并没有放弃复仇的念头。
他在北戎四处召集旧部,还联合了几个一直与楚墨朝廷有摩擦的部落,准备再次进犯。
楚墨召集众将商议对策,营帐里气氛紧张。
一位将军说:“陛下,咱们不如主动出击,趁他们还没完全集结,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另一位将军却反对,“不可,北戎草原广袤,咱们贸然深入,容易陷入他们的包围。”
沈若一直没说话,她在思考着什么。
突然,她眼睛一亮,出声:
“陛下,咱们可利用地形。北戎人擅长骑兵作战,在敌军必经山谷设下埋伏,等敌人进入山谷,就用滚木礌石截断敌军退路,再用火攻。”
楚墨眼睛放光,“好主意!就这么办。”
他立刻安排下去,让士兵们准备滚木礌石和易燃之物。
又挑选了精锐部队埋伏在山谷两侧。
与此同时,乌达那边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着。
敌方以为楚墨经过上次战斗会有所松懈,这次定能一举攻破楚墨的防线。
敌方的首领骑着战马,在草原上对着敌军的士兵们大喊:
“只要拿下楚墨的领地,金银财宝、美女土地都是咱们的!”
敌方的士兵们听了,士气大振,跟着敌军的首领浩浩荡荡地朝着楚墨的领地进发。
几天之后,乌达的军队来到了楚墨设伏的山谷。
山谷两侧树木茂密,道路狭窄。
乌达的谋士提醒敌人的首领:
“大王,这山谷地势险要,怕是有埋伏。”
乌达不屑地说:
“楚墨那小子被我们上次的调虎离山计吓得够呛,哪还有胆子设埋伏。继续前进!”
当乌达的军队进入山谷一半之时,楚墨一声令下。
山谷两侧的楚墨士兵们立刻将滚木礌石推下山谷。
巨大的木头和石头如雨点般砸向乌达的军队,惨叫声顿时响成一片。
乌达这才知道中计了,他大喊:“快撤退!”可退路已经被截断。
这时,楚墨又下令点火。
山谷里顿时燃起熊熊大火,火势迅速蔓延,将乌达的军队包围在中间。
北戎士兵们被火烧得四处逃窜,乱作一团。
乌达骑在马上,左冲右突,想要杀出一条血路。
沈若在山谷一侧看着这一切,她对身边的士兵说:
“注意乌达的动向,别让他跑了。”
突然,乌达看到了一个缺口,他打马朝着那个方向冲去。
沈若立刻带着一队士兵追了上去。
乌达边跑边回头,看到沈若追来,他恶狠狠地说:“臭女人,坏我好事,今天我要你死!”
他抽出大刀,准备和沈若决一死战。
沈若毫不畏惧,她从怀里掏出银针,准备迎战。
就在两人即将交手之时,乌达的身后出乎意料的出现了一群人。
原来是楚墨安排的另一队伏兵,他们从侧面杀了过来。
乌达腹背受敌,他知道今天是凶多吉少了。
沈若趁机一银针射向乌达的手臂,乌达的大刀掉落在地。
她又带着士兵将乌达团团围住。
乌达看着周围的人,绝望地说:
“楚墨,算你狠!”
沈若冷笑一声,“乌达,你屡次进犯我朝边境,残害百姓,今天就是你的死期。”
就在这时,山谷外传来一阵马蹄声。
乌达脸上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哈哈,楚墨,你以为你赢定了吗?我还有后援。”
沈若心中一紧,她不知道乌达的后援有多少人。
楚墨听到马蹄声,也有些紧张。
他立刻安排士兵加强防守,准备应对新的敌人。
不一会儿,一群人冲进了山谷。
让所有人意外的是,这群人并不是乌达的后援,而是乌达部落里的一些反对他的人。
为首的一个人说:“乌达,你为了一己私利,挑起战争,让我们部落死伤无数。今天我们要替天行道。”
说着,他们和楚墨的军队一起,将乌达的残兵败将彻底消灭。
乌达被众人抓住,他一脸不甘地看着楚墨,“你赢了,我不会让你好过的。”
楚墨看着乌达,冷冷地说:“你挑起的战争已经让无数百姓受苦,今天我要为百姓讨回公道。”
他下令将乌达押回营地,准备进行审判。
经过这场战斗,北戎的势力受到了极大的打击。
楚墨和沈若成功保卫了领地,百姓们再次欢呼雀跃。
楚墨在营地大摆庆功宴,犒劳士兵们。
然而,就在大家都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时,楚墨收到了一封密信。
信上说,虽然乌达被擒,但北戎还有一些余孽在暗中勾结其他势力,准备再次发动一场更大规模的战争。
楚墨皱起了眉头,他知道,这场战争还远远没有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