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帐内,压抑的气氛如同一团厚重的乌云,沉甸甸地笼罩着每一个人。
楚墨眉头紧锁,仿佛拧成了一个死结,拳头捏得关节咔咔作响,那声响在寂静的营帐里格外刺耳。
沈若亦是满脸焦急,双眼紧紧地盯着桌上那封北戎人送来的信,眼神中满是忧虑与愤怒。
“这北戎人太他妈阴损了!竟拿无辜百姓当挡箭牌,简直丧尽天良!”
楚墨怒不可遏,一巴掌狠狠地拍在桌子上,桌上的茶杯被震得剧烈晃动,茶水溅出了杯沿。
沈若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那颗慌乱的心镇定下来,声音沉稳却又带着一丝坚定:
“陛下,咱们先别急,一定要想出个周全的法子。这北戎人必定是在战场上没占到便宜,才使出这等下作的损招。”
这时,一位谋士小心翼翼地开了口,声音带着些许怯懦:
“陛下,要不咱们先退兵,把百姓换回来吧。毕竟百姓的性命要紧啊。”
楚墨瞬间瞪大了眼睛,眼中怒火熊熊燃烧:
“退兵?那岂不是助长了北戎人的嚣张气焰?今日我们退一步,以后他们必定得寸进尺、变本加厉!”
沈若低头思索片刻,缓缓说道:
“陛下所言极是,咱们绝不能退兵,但也不能眼睁睁看着百姓受苦受难。必须想个既能救百姓于水火,又能狠狠教训北戎人的办法。”
突然,沈若眼睛一亮,如同黑暗中闪过一道明亮的光:
“陛下,咱们可以来个声东击西。表面上装作答应退兵,让他们放松警惕,然后暗中调遣精锐部队,去营救百姓。”
楚墨摸着下巴,微微点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赞许:
“这主意不错。但此事必须安排得周密细致,不能让北戎人察觉到一丝破绽。”
沈若接着有条不紊地说道:
“咱们先派使者去和北戎人谈判,就说同意退兵,但要他们先放出百姓。
同时,我带一队人马,趁着夜色的掩护,绕到他们关押百姓的地方,来个突然袭击。”
楚墨激动地一拍大腿:
“好!就这么办。我这就安排使者去和北戎人谈。若儿,你带的人一定要精挑细选,务必都是能征善战的勇士。”
沈若信心满满,眼神中充满了坚毅:
“陛下放心,我心里有数。”
很快,使者便带着楚墨的口信匆匆前往北戎人的营地。
乌达正为上次战斗的失败气得暴跳如雷,吹胡子瞪眼,听到楚墨同意退兵的消息,顿时得意忘形起来。
“哼,楚墨这小子还是怕了咱们。告诉他们,退兵一百里,再拿十万两黄金来,我就放了那些百姓。”
乌达坐在椅子上,翘着二郎腿,脸上满是嚣张跋扈的神情。
使者回到楚墨的营地,将乌达的要求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楚墨气得咬牙切齿,双手紧握成拳,指节泛白:
“这乌达太贪心了,还敢提这么多无理条件!简直是欺人太甚!”
沈若赶忙安慰道:
“陛下,您先别气坏了身子。这正说明他们心里没底,才会狮子大开口。咱们就先应承下来,稳住他们,再寻找时机行动。”
楚墨点点头:
“好,就先顺着他们。若儿,你准备什么时候行动?”
沈若思索片刻,果断说道:
“就今晚。今晚月黑风高,正是动手的好时机,北戎人必定疏于防范。”
楚墨一脸担忧地叮嘱道:
“一定要小心谨慎,有什么情况随时派人回来报信,千万不能出任何差错。”
夜幕降临,黑暗如一块巨大的幕布,缓缓笼罩了大地。
沈若带着两千名精锐士兵,如同鬼魅一般悄悄出发了。
他们沿着狭窄的小路,小心翼翼地前行,每一步都走得极为谨慎,生怕发出一点声响。
一路上,沈若不断轻声提醒士兵们:
“都保持安静,千万不要发出一点声响,否则我们的计划就会功亏一篑。”
士兵们都默默点头,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果敢。
终于,他们来到了关押百姓的营地附近。
沈若仔细观察着地形,发现营地周围有不少巡逻的士兵,他们手持武器,警惕地来回走动。
沈若低声对身边的将领说:
“先解决掉那些巡逻的,再冲进去救人。”
士兵们分成几个小组,如同夜中的猎豹一般,悄无声息地摸向巡逻的北戎士兵。
很快,巡逻的士兵便被悄无声息地解决掉了。
沈若一挥手,大声喊道:
“冲进去!”两千名士兵如猛虎下山一般,呐喊着冲进了营地。
北戎人根本没想到会有人来偷袭,顿时乱作一团,惊慌失措地四处逃窜。
沈若一边指挥士兵救人,一边焦急地寻找乌达的踪迹。
就在这时,她听到一个百姓大声喊道:
“姑娘,乌达不在这儿,他带着人去楚墨陛下的营地了!”
沈若心中一惊,脸色瞬间变得煞白:
“不好,这是调虎离山的连环计!陛下那边肯定有危险。”
她立刻果断下令:
“留下一部分人把百姓安全送回去,其余的跟我去救陛下!”
士兵们毫不犹豫地跟着沈若,马不停蹄地朝着楚墨的营地赶去,马蹄声在寂静的夜里急促地响着。
而此时,乌达正带着三千名骑兵,如同旋风一般朝着楚墨的营地疾驰而来。
他以为楚墨的主力都被沈若带走了,营地肯定空虚,心中得意洋洋:
“楚墨,这次你死定了!”
当他们来到楚墨的营地前,发现营地戒备森严,士兵们严阵以待,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攻。
乌达心中一紧,脸上露出一丝惊慌:
“难道楚墨这小子早有准备?”
就在他犹豫的时候,楚墨骑着战马,如同一道黑色的闪电,从营地中冲了出来。
他挥舞着大刀,大声喝道:
“乌达,你以为你的阴谋能得逞吗?今天就让你有来无回!”
乌达咬咬牙,恶狠狠地说:
“楚墨,你别得意太早!”
双方军队立刻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
喊杀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震得大地都仿佛在颤抖。
楚墨的军队士气高昂,如同猛虎一般奋勇杀敌,把乌达的骑兵打得节节败退。
就在这时,沈若带着士兵赶到了。
她大喊一声:
“陛下,我们来支援你了!”声音如同洪钟一般响亮。
乌达看到沈若带着人来了,心中暗叫不好,知道这次彻底失败了。
“撤!”
乌达大喊一声,带着残兵败将,狼狈地落荒而逃。
楚墨和沈若没有去追,而是先安抚了一下疲惫的士兵们,然后回到了营地。
经过这场战斗,北戎人元气大伤,再也不敢轻易来犯了。
楚墨和沈若也成功解救了被扣押的百姓,百姓们纷纷跪地感恩,泪水浸湿了他们的衣衫。
楚墨和沈若赢得了百姓们的爱戴和拥护,他们的名字在百姓们的口中传颂。
但是,楚墨心中明白,北戎人不会就此罢休,以后肯定还会有新的麻烦。
他和沈若又将面临怎样的挑战呢?而乌达会不会又想出什么新的阴谋诡计呢?
一场新的危机似乎又在悄然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