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咚咚、咚。
三长两短,依旧准时在凌晨三点十七分响起。
陆寒跪坐在铜锅前,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一夜未眠,他反复核对着手中那本早已翻烂的摩斯密码手册——那是苏悦亲手抄写的,纸页边缘还残留着她咬过的牙印。
每一个符号都像刻进骨髓的记忆,而此刻,这熟悉的节奏却让他脊背发凉。
“危险临近,切勿轻动。”
不是求救,是警告。
他猛地合上手册,眼神骤冷。
苏悦从不冲动,更不会贸然暴露位置。
她在下面?
可若真被困,为何不用更隐蔽的方式传递信息?
蒸汽凝水拼出“我在下面”,太过直白,近乎挑衅。
而这敲击声……精准得不像人类手指所能维持的节奏。
不对劲。
他站起身,大步走向地窖监控室,声音低沉如铁:“封锁所有出入口,任何人不得进出。调取过去七天铜锅区域的温湿度数据,重点标注凌晨三点十七分前后十分钟的变化。”
“是。”守卫迅速执行。
不到十分钟,技术员递来报告:连续七日,每夜三点十七分整,铜锅底部温度突升至89.3c,持续127秒,随后恢复正常。
而空气湿度在同一时刻下降0.6%,仿佛有某种力量在吸收水汽。
远程激发。
陆寒眸光一沉。
这不是自然现象,是信号触发。
有人在操控,利用特定频率激活锅体内部装置——或许是共振,或许是纳米级热导材料反应。
而苏悦……正用他们设定的规则,反过来向他传讯。
她还在战斗。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细碎的脚步声。
萌萌穿着小熊睡衣,抱着一只破旧的毛绒兔子,站在门口,眼睛亮得惊人。
“爸爸,我要在这里搭帐篷。”他仰起脸,语气坚定,“妈妈说,灶台会说话,只要我听着,就能听见她唱歌。”
陆寒心头一震。
这孩子自苏悦失踪后从未提过母亲半个字,如今突然执拗至此,绝非偶然。
但他没拒绝,只是默默让人搬来防潮垫和儿童帐篷,在第八灶台旁支起一方小小空间。
萌萌钻进去,紧紧抱着兔子,闭上眼,嘴里轻轻翕动,像是在念什么。
起初没人在意。
直到凌晨四点零三分,程远带着声波仪赶来,架设在帐篷外侧的高灵敏拾音器捕捉到一段异常频段——低于20赫兹的极低频震动,肉耳无法察觉,却让仪器指针剧烈摆动。
“降噪处理。”程远低声下令。
十分钟后,音频还原完成。所有人屏息。
那是一段倒放的童谣。
当工程师将音频反转播放时,旋律瞬间清晰起来——轻柔、婉转,带着几分少女独有的羞涩与温柔。
正是苏悦最后一次公开演讲结尾时,随口哼唱的小调。
当时媒体只当是即兴发挥,无人记录歌词。
而现在,人工智能语音解析系统逐字破译:
“铁门有眼,莫信回声。
火不焚心,水不溺声。
若你听见锅底响,记得捂住耳朵听风。”
最后一个音符落下,地窖陷入死寂。
陆寒缓缓闭眼。这是暗语,是密令,是她留给他的最后一道防线。
“铁门有眼”——那扇从未标注的铁门,被人监视着;“莫信回声”——这里的一切声音都可能被扭曲、伪造。
她不是让他去救她,而是提醒他:别相信你听到的,别走进陷阱。
程远脸色凝重:“我们一直以为她是被困者,但现在看,她更像是……在引导我们避开某个圈套。”
“她知道我们会来。”陆寒睁开眼,目光如刀,“所以提前布下了这些线索。锅底敲击、蒸汽成字、童谣倒放……全是她设计的信息链。”
“可萌萌怎么会……”
话音未落,程远忽然顿住。他盯着孩子帐篷的方向,瞳孔微缩。
——萌萌仍在睡眠中,但唇部再次轻微颤动,这一次,吐出的音节与刚刚破译的童谣尾句完全一致。
一字不差。
“这不可能……”程远喃喃,“除非……他是信息中继体?”
“什么意思?”陆寒问。
“意思是,”程远声音发紧,“苏悦不止留下了记忆,她把自己的意识片段编码进了某种载体——而萌萌,正在无意识接收并复述。就像一台活体录音机,只对特定频率响应。”
陆寒一步步走向帐篷,蹲下身,凝视儿子安详的睡颜。
那么稚嫩的脸,却承载着连顶尖科学家都无法理解的技术。
他伸手轻抚孩子额头,指尖微颤。
苏悦,你到底做了什么?
与此同时,地下探测结果送达。
程远打开三维建模图:地窖下方并非牢房,而是环形回廊结构,直径约八十米,中央是一座圆形平台,形似祭坛。
四周矗立七块石碑,材质与当年无名碑项目所用一致,唯独碑面空白无字。
最令人战栗的是——平台下方,检测到持续性的微弱脑电波模拟信号,频率为a波段偏移0.7hz,与十年前“心智重塑计划”中志愿者集体昏迷前最后记录完全吻合。
“八灶计划……”程远低声念出图纸角落一行几乎被腐蚀掉的小字,“目标筛选高共情个体,构建情感共振网络。”
陆寒眼神骤冷。
原来这不是囚禁之地,而是一个仍在运行的实验场。
而苏悦,早在多年以前,就已预见这场风暴。
她留下的不只是线索,是反击的引信。
就在众人沉默之际,通讯器轻响。
苏怜来电。
“我查到了一些东西。”她的声音平静,却透着一丝异样,“教育系统最近移交了一批即将销毁的旧档案,其中有一份督查组查扣文件,编号‘x - 8’,标题写着……‘关于推进特殊人才心理适配性评估的内部备忘录’。”(续)
苏怜的声音透过通讯器传来时,像一缕冷风钻进了陆寒的脊骨。
“他们不是想杀她,而是要让她活着看着自己的爱被扭曲成工具。”
地窖里的空气仿佛瞬间凝固。
陆寒站在第八灶台前,目光死死地锁定在那口铜锅上——锅面上还有未干的水汽痕迹,就像谁用指尖仓促写下的遗言,又迅速被人抹去。
他的脑海中轰然炸开:苏悦拒绝改造,所以他们转而对付她的孩子?
萌萌还在帐篷里睡着,小手仍然紧紧抱着那只破旧的毛绒兔子,唇角微微颤动,似乎在梦中低语。
可就在刚才,他复述了苏悦留下的倒放童谣……一字不差。
他是载体。
这个念头如刀锋划过心头。
陆寒猛地攥紧拳头,指节发出咔哒声。
敌人要的从来不是苏悦的命,而是她的情感——那份极致共情、能唤醒他人灵魂的能力。
而如今,他们竟想通过她的血亲,逆向重构她的信念系统,把母爱熬炼成顺从的催化剂。
“八灶计划”的真正目的浮出水面:以味觉为引,情绪为饵,记忆为链,在高共情个体之间构建一座无形的精神牢笼。
而苏悦,是唯一挣脱过的实验体。
所以他们等她回来。
等她自愿踏入陷阱,只为救她的孩子。
陆寒眼神骤然变冷,唇线绷成一道铁刃。
“那就……反煮一锅汤。”
他转身下令,声音低沉却极具穿透力:“调取苏悦原始梨花糖浆配方,所有成分按照1937年古法还原,温度、火候、搅拌节奏,全部复刻她失踪前最后一次熬制的标准。”
程远一愣:“你要做什么?”
“钓鱼。”陆寒眸光如冰,“他们既然靠糖液传递信息,那就让他们尝尝,什么叫‘带刺的甜’。”
技术团队迅速行动。
一口新锅架起,清水入锅,花瓣缓缓洒落,香气在阴冷的地窖中弥漫开来。
这是苏悦最经典的配方——清甜而不腻,入口即化,据说能唤醒人深埋心底的童年记忆。
无数受创者曾因这一口糖浆走出心理阴影。
但在最后一刻,陆寒亲自执勺,将一滴无色透明的液体悄然融入糖浆深处。
那是游牧糖匠基金会最新研发的量子标记物q - 7,非放射性,对人体无害,却能在特定离子环境下激发唯一频段的电磁脉冲。
一旦有人对糖液进行采样、转移或化学分析,标记物便会自动激活,将操作者的精确坐标反馈至加密终端。
这不是追踪药剂,而是一枚认知陷阱。
“对外宣称这锅糖是‘祭祀遗物’,仅供瞻仰,不得触碰。”陆寒冷冷地说,“我要让全世界都知道,陆氏保留了苏悦最后的糖。”
消息很快传开。
网络沸腾,媒体争相报道:“失踪总裁夫人遗留圣糖重现人间”,“信徒彻夜守候只为闻一口香气”。
甚至有极端组织扬言要“夺回精神图腾”。
而陆寒知道,真正的猎物,一定会来。
——他们会忍不住验证这是否真是苏悦的手笔。
两日后,一切如常。
锅温稳定,监控无异动。
萌萌依旧每晚在灶台旁入睡,喃喃低语,像在接收某种遥远信号。
陆寒寸步不离,眼底布满血丝,却始终清醒。
直到第三日凌晨三点十七分。
钟表指针精准跳转。
熟悉的三长两短再次响起,但这一次,节奏明显紊乱,像是敲击者正承受巨大痛苦。
紧接着,锅底蒸汽剧烈升腾,在地面缓缓凝聚成字:
“别让孩子……靠近西墙。”
字迹断续颤抖,尚未写完,整片湿痕突然如同被无形之手抹去,瞬间蒸发得无影无踪!
同一刹那,主控屏警报无声闪现——通风口红外探测捕捉到一道幽蓝微光,持续不足0.3秒,轨迹呈螺旋下坠,直通地下环形回廊。
“有人进来了!”守卫低吼。
可陆寒没动。他的视线死死地钉在帐篷方向。
萌萌猛地从梦中坐起,双眼未睁,双手却本能地紧紧捂住耳朵,身体剧烈颤抖,口中呓语破碎却清晰:
“好多姐姐在哭……说她们的声音被煮化了……好烫……听不见自己了……”
稚嫩童音里透着深入骨髓的恐惧,仿佛听见了地狱深处的哀鸣。
陆寒心脏几乎停跳。
他一步步走向西墙,脚步沉重如踏深渊。
镜头缓缓推近——那堵看似普通的砖墙,在昏暗灯光下,某处砖缝之间,一抹暗红悄然渗出。
黏稠,缓慢,宛如血泪滑落。
那不是血。
是糖渍。
陈年的、发黑的、带着轻微发酵酸味的红色糖浆,正从墙体内部缓缓溢出,一滴,一滴,落在地面,无声晕开。
陆寒蹲下身,指尖悬于半空,未敢触碰。
这是回应。
是苏悦在说:这里有东西藏着。
而这堵墙后,或许埋着“八灶计划”最初的秘密——那些没能逃出去的“姐姐们”,她们曾在这里哭过、喊过、试图留下痕迹。
可她们的声音,真的被“煮化”了吗?
还是……被谁,一口一口,吞进了糖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