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明帝静静悬浮于那道金灿灿的光柱之中,目光如暖阳般俯瞰着下方的众人,神色既庄重肃穆,又透着和蔼可亲。
他的声音平和却充满力量,仿佛能穿透每个人的心灵:
“大乾的子民们,朕深感荣幸,能在这世间与大家做最后一次相见。
大乾的未来,并非系于一人之身,而是实实在在地掌握在你们每一个人的手中。
诸君啊,务必努力修炼,不断提升自身的实力。
前方的征程漫长而悠远,犹如茫茫沧海,充满了未知的变数与重重挑战。
然而,只要我们万众一心、齐心协力,大乾就如同那巍峨的山岳,必将永远屹立不倒,一步步迈向更加灿烂辉煌的未来!”
话音刚落,那道仿若汇聚了天地光辉的金灿灿光柱,“欻”的一声,恰似一颗划破夜幕的流星,以惊人的速度向着浩瀚天空飞速窜去。
其速度之快,几乎让人来不及眨眼,仅仅在众人眼前留下一道绚烂耀眼的金光残影,如同一道转瞬即逝的梦幻光影。
眨眼之间,光柱便消失在了遥远的天际尽头,仿佛悄无声息地融入了广袤无垠的宇宙之中,再也寻觅不见其踪迹。
众人却依旧久久地凝视着天空,眼神中满是对乾明帝深深的不舍之情,与此同时,心中也升腾起对大乾未来的无限憧憬。
他们知道,乾明帝虽已离去,但他的话语如同种子,深深地埋在了每一个人的心中,等待着在未来的日子里生根发芽,绽放出大乾更加繁荣昌盛的希望之花。
在这之后,整个大乾迅速投入到轰轰烈烈的战后重建之中。
在劫后重生的帝都,原本那满目疮痍的衰败景象,正如同冰雪在暖阳的照耀下,开始逐渐消融,焕发出勃勃生机。
倒塌的房屋在工匠们夜以继日的辛勤劳作下,如凤凰涅盘般被重新建起,一块块砖石仿佛在诉说着新生的故事。
破碎的街道也在众人的努力修复下,慢慢恢复了往昔的平整,就像大地重新愈合的伤口。
百姓们虽刚刚经历了这场惨绝人寰的浩劫,但在朝廷有力的组织和号召下,他们众志成城,如同紧密相连的磐石,纷纷积极投身到重建家园的工作中,每个人的眼中都闪烁着对未来生活的坚定信念。
与此同时,在庄严宏伟的朝堂之上,李昭德正着手对在保卫帝都一战中有功之人,进行丰厚的赏赐。
朝堂内气氛庄重而热烈,李昭德端坐在那象征着无上权力的龙椅之上,目光如炬,缓缓扫过殿下站列整齐的众人,心中感慨万千,满是对这些功臣的感激之情。
当轮到秦文时,李昭德面露赞赏之色,声音洪亮且清晰地说道:
“秦文,此次保卫大乾,你居功至伟,所建之功,朕铭记于心。
朕有意封你为三品大员,委以掌管重要事务的重任,希望你能继续为大乾的繁荣昌盛尽心尽力。”
秦文听闻,向前迈了一步,身姿挺拔,恭敬地行了一礼,言辞诚挚且恳切地说道:
“陛下,承蒙您的厚爱,秦文心中自是感激涕零。
然而,秦文生性洒脱自在,喜好无拘无束的生活,实在无意于官场的纷扰。
只想回到江南,将自家产业用心发展壮大,还望陛下能体谅秦文的心意,成全此事。”
李昭德微微一怔,目光在秦文身上停留片刻,旋即便理解地点点头。
他向来深知秦文为人豁达随性,并非贪恋权势富贵之辈。
略作思索后,李昭德大手一挥,尽显帝王的豪爽与决断,说道:
“既如此,朕也不强人所难。
来人,传朕旨意,令户部对秦家在江南的各处产业,给予最大程度的便利。
无论是税收政策的优惠、资源调配的支持,还是其他一应事务,皆要大开方便之门,全力以赴地予以支持。”
秦文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再次跪地,言辞恳切地谢恩道:
“陛下圣恩浩荡,如同春日暖阳,普照万民。
秦文定当铭记陛下的厚爱,不负所望。”
礼成之后,秦文与九儿相伴,一同离开了这座承载了诸多回忆与故事的帝都。
他们骑着身姿矫健的骏马,缓缓走出城门。
身后,是繁华渐复、充满希望的帝都,那林立的建筑仿佛在诉说着这座城市顽强的生命力;
前方,是充满未知却又满溢希望的崭新旅程,如同一张等待他们书写精彩的画卷。
九儿微微侧头,目光温柔似水,眼中满是对未来的期待,轻声说道:
“终于能回江南了,那里不仅有我们美好的回忆,更是我们新生活的起点。”
秦文微笑着轻轻点头,眼神中透着坚定与向往,随即策马扬鞭,骏马嘶鸣,二人的身影渐渐远去,消失在蜿蜒曲折的官道尽头,只留下一路飞扬的尘土,仿佛在为他们的离去默默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