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伸出了五根手指,比划了一个在当时的农村看来相当可观的数字。
王秀娥听着,眼睛慢慢睁大了,拿着湿衣服的手都忘了动作。
去海市?
照顾素素妹子坐月子?
还有那么高的工钱?
她的心砰砰直跳。
这对她来说,简直是想都不敢想的机会!
不仅能赚到一笔对于她家来说堪称巨款的收入,还能去见识见识外面的世界!
可是儿子怎么办?
安红英看出她的顾虑,补充道。
“青山他们也想到了。你要是放心,可以让孩子暂时住到我家去,我娘和张伯就要回来了,或者,你看村里还有没有其他可靠的亲戚能暂时照应一下?
如果你不愿意去也没关系,可以继续去县城家里帮忙。”
王秀娥的心里纠结的不得了。。
机会太难得了!
她一个人苦苦支撑这个家太久了,儿子眼看一天天长大,以后用钱的地方多着呢……
本来她在县城在安家帮忙也挺好,但是安家人都去海市了,她就只能回来了。
安红英说不愿意去海市也没关系,可以去县城家里。
但王秀娥又觉得青山素素对她很好,现在缺人照顾月子,她应该去!
她咬了咬牙,看向一旁懂事的儿子。
“大明,你看……”
半大的小子大明虽然不舍得母亲,但也知道这是对家里好的事情,他用力点头。
“妈,你去吧!我能照顾好自己!我保证听话,不捣乱!”
儿子的话像是一颗定心丸。
王秀娥眼圈微红,深吸一口气,对安红英重重地点了头:“红英妹子,我去!谢谢青山和素素还想着我!我……我一定把素素妹子和孩子照顾得好好的!”
“太好了!”
安红英高兴地一拍手。
“那你这两天赶紧把家里安顿一下,该收拾的收拾。大明这边我来安排。等确定了出发的日子,我再来告诉你!”
事情就这么定下了。
安红英立刻又去邮局给安青山回了电话,告知这个好消息。
海市这边,得知王秀娥愿意来,林素素和安青山都松了口气,心里的一块大石头落了地。
安母也放心了。
她想留下照顾儿媳妇月子,可是家里还有一群孩子放心不下。
林卫东打电话的时候说过林母愿意来海市伺候闺女月子,不过林青山和素素都没同意。
毕竟弟弟成家了,家里还有弟媳妇和孩子。
林母要是来了,谁给帮忙照顾鸿鸿?
郑燕燕现在可是帮忙管理服装店的,每天也很辛苦!
接下来的几天,全家都忙碌起来,为两拨人的行程做准备。
一方面,是安母和张振邦带着六个孩子返回鲁省。
安青山买了大包小包的海市特产,让他们带回去分给老家的亲戚还有街坊邻居。
林素素强忍着离愁,给每个孩子都收拾好了行李,一遍遍地叮嘱他们要听爷爷奶奶的话,路上不要乱跑。
离别那天,场面比送秦溪时更加壮观。
六个孩子,大大小小,再加上两位老人和小孙推着一大堆行李,浩浩荡荡。
安安和欣欣已经懂事,知道这次分别时间会长一些,抱着林素素的腰不肯撒手,哭成了泪人。
全全也红了眼圈,却努力装作小男子汉的样子,拍着胸脯对安青山说。
“爸爸,你放心!我会保护好奶奶和姐姐妹妹们的!” 康康依旧沉默,但他紧紧拉着林素素的手,用力握了握,才转身跟上爷爷。
辰辰和悦悦还不明白发生了什么,只觉得气氛不对,也跟着哇哇哭起来。
林素素看着孩子们哭泣的小脸,心如刀割,眼泪止不住地流。
安青山一边安抚媳妇儿,一边将父母和孩子们送上火车,千叮万嘱,直到火车开动,还站在站台上久久不愿离去。
家里瞬间空荡了下来,只剩下安青山和林素素两个人。
这段时间习惯了往日里孩子们跑进跑出的热闹,此刻的安静显得格外突兀,甚至有些让人心慌。
林素素抚摸着肚子,感受着里面小生命的活动,既是安慰自己,也是安慰丈夫。
“别难过,等孩子生了,出了月子,咱们就回去!”
另一方面,是迎接王秀娥的到来。
安青山算好时间,在安母他们离开后的第三天,再次来到火车站,迎接从鲁省来的王秀娥。
当王秀娥提着简单的行李,有些局促不安地走出站口时,安青山立刻迎了上去。
“嫂子!一路辛苦了!”
王秀娥还是那副老实本分的样子,穿着洗得发白的旧衣服,头发梳得整整齐齐。
看到安青山,她脸上露出淳朴而感激的笑。
“不辛苦,不辛苦!素素还好吧?”
回到家中,林素素早已准备好了热茶和饭菜。
王秀娥一进门,就先关切地问候林素素的身体,看着她的大肚子。
“素素,你这肚子尖尖的,我看像是个小子!气色倒还好,就是得多休息。”
她放下行李,也顾不上喝口水,就挽起袖子,熟门熟路地开始收拾。
不一会儿就把因为这几天安青山越收拾越凌乱的家给重新收拾好了。
灶台也擦的锃亮,地面扫的干干净净。
林素素看着王秀娥忙碌的背影,心里踏实多了。
她拉着王秀娥坐下。
“秀娥嫂子,这次真是麻烦你了。大老远把你请来。”
王秀娥连忙摆手。
“素素,你快别这么说!你们能想到我,是看得起我!月子里的活儿我都懂,一定把你和孩子照顾的好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