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箭行刺?”
刘慧娘听后愣了一下,随即猛地抓住赵言的手臂,急切地说:
“兄长,我知道宋江想让花荣干什么了。”
“什么?”
赵言疑惑地问。
“如果我没猜错,”
刘慧娘咬牙切齿地说,“宋公明多半是想让花荣去刺杀兄长!”
“刺杀我?”
赵言冷笑一声,“他杀我又有何用?即便我死了,梁山难道真能落入他手中?若刺杀之事传开,光是山上这些兄弟,恐怕就会将宋江碎尸万段。”
如今梁山是赵言一手建立的,众头领对他也忠心耿耿。
即便在他死后,这些头领是否还能保持对他的忠诚,赵言也不敢保证,但至少有人会为他 ** 。
宋江若真的这么做,无异于自寻死路,除非他根本不在乎在江湖立足。
“兄长,他若要刺杀你,为何非要针对梁山呢?”
刘慧娘分析道,“我们早知道宋江很可能已与青州知州慕容彦达勾结。
而如今,谁最想取兄长性命?不正是官府和朝廷吗?一旦兄长出事,梁山必然大乱,朝廷不是正求之不得,可以轻易平定水泊吗……”
刘慧娘愤然道:“宋江立下如此大功,他的心愿便是招安,如今眼看唾手可得。”
赵言愣了一下,细细思量后,愈发认同刘慧娘的看法。
他先前受惯性思维束缚,总认为宋江意在掌控梁山,借水泊集结势力谋求招安。
却忽略了,现在的梁山已是他的地盘,宋江恐怕此生都无望再成为梁山之主。
即便无法掌控梁山,也丝毫动摇不了宋江对招安的执着。
如果刘慧娘所言属实,宋江竟与青州的慕容彦达暗中勾结,意图除掉赵言,破坏梁山,确实极有可能。
一旦他们在官军明年围剿时发难,失去赵言领导的梁山将陷入混乱,如同无头苍蝇。
官军若趁势出击,梁山恐怕难逃覆灭。
然而,赵言身为寨主,日常行动都有数十名亲卫随行,直接行刺并非易事。
因此,宋江才将目光投向花荣。
凭借花荣与梁山的关系,他对梁山内部情况颇为熟悉,能自由出入诸多区域。
若由擅长神射的小李广亲自出手,机会更多。
况且,花荣箭法超群,在百步之内百发百中,委实是最佳人选。
毕竟,要刺杀梁山寨主,需万无一失。
这事绝非小事。
一旦成功,赵言若因此丧命,梁山内部或许会陷入混乱,倒也罢了;可若是失败,刺杀者必然面临整个梁山的怒火。
这种种考量,让宋江不得不慎重行事,最终决定派小李广花荣执行这一任务。
“宋江真是阴魂不散。”
赵言脸色铁青,咬牙切齿,“当初真该在清风山上直接除掉他,也好告慰晁天王在天之灵。”
“关于晁天王的 ** ,终究只是传闻。”
刘慧娘轻摇手中绢帕,缓缓开口,“若那时兄长以此为由下手,恐怕江湖之中会有诸多议论。”
“即便如此,又怎样?”
赵言冷哼一声,“又有谁能拿我们如何?”
“话虽如此,但名声受损,终归对你日后的大业不利。”
刘慧娘正色道,“既然已识破宋江的图谋,我们不仅要防备他的暗箭,更需毁其布局。”
“嗯,清风山的事,我们也需要正当理由介入。”
赵言眉头紧锁。
“办法倒是有,”
刘慧娘展颜一笑,“虽然不是什么妙计,却也不失为一个歪点子。”
“不妨说来听听。”
“无论好坏,此时只要有效便可。”
赵言微笑着回应。
“关于花家妹妹的婚事,兄长确实不便插手。”
刘慧娘继续说道,“但我们若想干预此事,便需另辟蹊径。”
“记得花家妹子曾负责梁山弓手的训练,也算是一方首领。
只是因手下全是弓手,你才未将其任命为统领。”
“依我看,不如挑选五百精兵,交由她统率。”
赵言沉思片刻,缓缓说道:“索性让他们驻扎清风山,由花家妹子亲自统领。”
“五百精锐在手,宋江再怎么筹划,也得有所顾忌。”
“即便花家妹子对宋江有所不满,手里有了兵力,底气也会更足。”
赵言点头笑道:“此法甚妙,哪怕无法扭转大局,至少能让宋江烦忧几分。”
女诸葛亦颔首道:“若在清风山安置我梁山将士,更能令宋江心生猜忌。
他一向疑神疑鬼,五百精锐定会让他寝食难安。”
“如此一来,他即便心怀叵测,一时半刻也腾不出手对付大哥。”
赵言赞许道:“还是妹子心思缜密,这般短时间便想出良策。”
刘慧娘摇头轻叹:“这只是权宜之计罢了。
要彻底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是切断宋江与慕容彦达的联系,没了官府的支持,他自不敢轻易招惹梁山。”
“当然,若能直接除掉宋江,自然更好。”
赵言苦笑回应:“眼下确实分身乏术。
冬季将至,如今根本不适合行军。
等到明年开春,防备东京围剿的同时,还得提防青州与清风山从中作梗。
到那时,我必定亲率大军再去青州一趟。”
“眼下,也只能暂且照你的提议行事了。”
依照刘慧娘的建议,赵言迅速挑选了五百名精兵,这些人皆有家室且家中田产均在梁山范围内。
这样的人选即便调往清风山,也不会轻易动摇军心。
宋江试图笼络一两人为己用,但若想全部收买,则显然难以实现。
与此同时,许贯忠已派人贿赂徐州铁监的所有官员,只等梁山的货船抵达徐州,便可将生铁尽数运回。
鉴于全程均为水路,许贯忠并未派遣过多人力,仅安排阮小二和张顺带领五百水军士卒以及二十多艘五百石的货船,沿水路前往徐州。
……
水军出发后暂无音讯。
梁山方面,依刘慧娘之计,派出的五百精锐已到达清风山。
这些士兵刚至清风山时,便令山上之人惊恐万分,还以为是青州的董平再次派兵来袭。
宋江急忙召集将领商议,并向吴用询问:“军情紧急,这是何意?不是听说董平在青州府损失大半兵力后,青州暂时不会出兵了吗?怎会……”
“此事确实蹊跷。”
吴用沉思道,“那探子可曾留意对方所举何旗?”
“探子惊慌失措,竟未察觉。”
宋江摇头叹道,“这些探子虽经简单训练,但临阵经验尚欠。”
……
“无论如何,先查明来者身份为要。”
吴用言道,“了解其背景,方能对症下药。”
“正该如此。”
宋江点头称是,“我即刻遣可靠探子查探。”
“山寨自身亦需提高警惕。”
吴用叮嘱道。
“若是官军,那问题多半出在慕容彦达身上。”
“这位知州不但无意与我们联手,反倒想拿我们的头颅去邀功。”
“这……应该不至于吧?”
宋江满是忧虑,
“如今与我们翻脸,对他并无好处。”
“可官场上的事,我们并不清楚。”
吴用摇头叹息,
“这些官员若有真才实学,大宋也不至于如此困顿。”
“还不是奸佞当道所致?”
宋江立即反驳:
“圣上英明,只要除掉奸佞,天下定能重归清明。”
吴用沉默片刻,未再言语。
半个时辰后,探子归来报告:
青州城外的队伍打着一个巨大的“花”
字旗号。
“花?”
宋江与吴用对视一眼,疑惑不解,
“青州城内可有姓花的将领?”
吴用皱眉问道。
“应该没有吧,”
宋江思索片刻,
“我记得这青州地界,只有昔日清风寨的知寨花荣姓花。”
“其余的……罢了。”
宋江摆手道,“直接把花荣请来问个明白。”
花荣赶来后,听完宋江的叙述,同样困惑不已。
“这青州官将中,唯我姓花,从未听说还有他人。”
“难道这些人不是青州的官军?”
宋江猜测道,
“或者他们是外地的江湖义士,为避官府耳目,故意穿上官服?”
吴用笑了笑,说道:
“探子已查明,来的不过五百余人,身后并无后续部队。”
清风山寨戒备森严,即便那五百精兵再强悍,也难以奈何我们。
几人商议后,决定静观其变,先弄清来意再做定夺。
直到傍晚,这五百士卒未作停歇,径直登上清风山,临近天黑时抵达山寨门前。
还未等宋江遣人问询,已有军士出列高声宣告:“我等受梁山赵寨主之命,前来寻找我方首领,烦请通报花统领。”
“梁山之人?怎会至此?”
宋江闻及“梁山”
二字,顿时心生疑惧,“难道赵大郎有所图谋?”
吴用亦觉奇怪:“山寨并无梁山头目,他们此举究竟为何?”
花荣听罢更是困惑,沉思片刻后建议:“不如派人确认来者身份,以免生变。”
\"我这就出去,和他们好好谈一谈。”
宋江忧虑地说。
\"他们自称是梁山的人,\"花荣摇了摇头,\"按理说不该做那种卑劣之事。”
话音未落,花荣便迈步向寨外走去,没等宋江回应。
这一举动,也让花荣没有察觉到宋江脸上的阴沉。
宋江暗自思忖:梁山怎么会不做卑劣之事?花荣才在梁山待了短短一个多月,怎么一开口就处处维护梁山?
若日后让花荣去刺杀赵大郎……
宋江心里愁绪万千。
此时,花荣已来到梁山五百精锐面前。
一番寒暄后,尽管这些士兵不明白赵言为何突然将他们调至清风山,还要听从花小妹的指挥,但花荣已经领会了赵言的意思。
花小妹因宋江逼婚之事,仅仅半月前刚解决,梁山显然得知消息,这才派兵前来为妹妹撑腰。
想到这里,花荣心中泛起一丝愧意。
作为兄长,他未能保护好妹妹,反而是梁山主动伸出援手。
\"既然如此,我知道了。”
花荣沉吟片刻,\"你们先稍等,我去和宋押司说明情况,再决定如何安排你们。”
\"花知寨,我们自行携带了粮草,\"梁山将领说道,\"寨主交代过,后续口粮由梁山供给。
您只需为我们找地方住下即可,否则我们在寨外扎营也无妨。”
\"我回去问问宋押司的意见。”
花荣点头,转身返回清风山寨。
宋江大致讲了情况后,花荣主动提到:“这些士兵,以前都在梁山跟随我妹妹。
我担心兄长再卷入她的婚事,所以特意说明,我妹妹正是他们的首领。”
“即便她已回到清风山,但梁山的职位依旧保留。
赵大郎把她的手下全带来了。”
花荣补充。
“此事需妥善处理,否则梁山那边难以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