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筑一听,脸色瞬间铁青,这不是把他当突厥人整吗?
想到这,他猛地一拍桌案,震得茶杯叮当作响,茶水四溅,怒目圆睁道:“按此时青州的粮价来算?你可是知晓,这比往常高了足足十五倍!
你这是要将我崔筑往绝路上逼,还是当我清河崔氏是任人宰割的肥羊?”
话毕,他猛地起身,双目择人而噬般怒视眼前人。
粮商讪讪一笑,肥厚的嘴唇微微颤抖,仿佛在说一个再自然不过的道理:“崔兄稍安勿躁,在商言商罢了,这事儿有商量!我出价你还价,这才叫生意嘛!
这天色还尚早,咱们何不坐下来,心平气和地谈一谈?说不定,咱们能找到一个双赢的法子呢。”
崔筑眯了眯眼,忽然轻笑一声:
“倒是我着相了,这样吧,依我看就按平日市场价的两倍结算,这样你们也不至于血本无归,甚至还能小赚一笔!”
话音刚落,粮商脸上闪过一抹不甘,他轻轻摇头:“崔兄,两倍于市场价,虽能保我等不至于血本无归,可这场豪赌,我等承担的风险与应得的回报,似乎并不对等啊。
若朝廷赈灾粮短缺,待时机一转,粮价岂止翻倍?届时,我等错过的,可是一座金山银山啊。”
说着,他故意拉长了语调。
虽然着急的是他们这些粮商,但做生意首要的就是保障自己的利益,而这有个前提,那就是要无限夸大自己的优势!
这样才能保证在生意场上赚取最大的利润!
而崔筑也明白这一点,他清楚的知道,这群粮商现在心里有多着急!
一旦时间久了,粮食霉变,到时候他们哭都没地方哭去!
所以尽早脱手就是他们唯一的选择,而此时此刻青州能吃的下这么多粮食的,也只有清河崔氏。
这便是他的优势!
所以他更不着急,这些粮商的粮食是肯定要收的,不然的话恐怕会影响到族里的计划。
更何况粮食这东西越多越好,没有那个世家会拒绝粮食多一点!
不过他可以在这段时间狠狠压价。
“朝廷缺粮是不假,可你怎知朝廷不会增派赈灾粮?你们就那么确定朝廷会买你们的粮食?
就算朝廷愿意买,如此高的价格你当郑国公是傻子不成?
更何况粮价上涨本就是郑国公下的命令,如今看来恐怕是个圈套!
你们这些人尽入??中却不自知,真是可笑啊!”
粮食商人的瞳孔猛地一缩,崔筑这番话可真是戳中了他的痛处!
他双手不自觉地攥紧了衣角,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屋内一时陷入了沉寂,只有窗外偶尔传来的鸟鸣声,显得格外刺耳。
他心中五味杂陈,低价卖粮,无疑是往自己心口上捅刀子;可不卖,眼瞅着粮食一天天变质,那更是心如刀绞。
他眼神闪烁不定,仿佛在权衡着利弊,那张脸因内心的挣扎而扭曲得近乎狰狞。
良久,粮商才艰难地咽了口唾沫,喉咙滚动的声音在寂静的屋内清晰可闻。
他缓缓站起身,犹豫开口:“此事不是我一个人就能做主,还请崔兄容我几天,我回去跟他们商量后再给答复!”
言罢,他转身,一步步沉重地迈向门口,每一步都踏在了崔筑紧绷的神经上。
“且慢!”
崔筑终于还是没有沉下心来,只见他皱着眉头开口道:“无论如何,这批粮食我崔氏都要,而且永远比朝廷开价要高!
这一点还请你回去转告其他人,若有意促成此桩生意,请务必优先考虑我们清河崔氏!”
粮食脚步一顿,嘴角勾起一抹轻笑。
这崔筑终究还是漏了底线,原来他怕的是这批粮食卖给朝廷!
这样一来就好办多了,回去静等几日,相信会有好消息传来!
这样想着他心里的石头也渐渐落下,最起码不用担心亏本了!
而崔筑此时也有些后悔,自己怎么就没沉住气呢?
这下好了,漏了底,恐怕以后无法掌握主动...
不过,崔筑还是不慌,硬性条件摆在那里,粮商们的粮食没有储存的条件,放不了多久!
随着时间的推移,着急的只会是他们!
……
粮商推开客栈的门,一阵嘈杂声迎面扑来,众人围坐一桌,七嘴八舌地议论着。
见他归来,众人纷纷停下话语,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他。他缓缓走到桌旁,重重坐下,脸色阴沉如水。
“怎么样?崔家怎么说?”一个急性子的粮商迫不及待地问。
他叹了口气,缓缓开口:“崔筑那老狐狸,狡猾得很。
他虽说要买,但价格压得极低,只肯给平日市场价的两倍。”说到此处,他狠狠拍了下桌子,一脸不甘。
众粮商闻言,顿时炸了锅。“两倍?他这是打发叫花子呢!”
“这价格,我们岂不是要亏死?”
一时间,争吵声、抱怨声此起彼伏,客栈内乱作一团。
喧闹声中,一个身材瘦削、眼神机敏的粮商猛地站起身,手一挥,打断了四周的吵闹:“诸位,且慢争吵!
我有个主意,不如我们去问问朝廷,若朝廷真愿意高价收购,咱们也不必受崔家的气!”
此言一出,屋内瞬间安静下来,所有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
有人面露迟疑,有人眼中闪过认同。
那粮商见状,语气更加坚定:“咱们手上的粮食,对于青州而言可是救命稻草,朝廷怎会轻易放弃?
依我之见,不如去府衙找郑国公探探口风!”
这话一出,很快就有人提出了反对,只见一人一脸不屑道:“你一介草民,人家堂堂国公怎么可能轻易就要见你?别做梦了!”
话音刚落,屋内气氛瞬间凝固。
那提议的粮商脸色一僵,刚张开的嘴又默默合上。
其他人也纷纷点头,面露难色。
就在这时,角落里一个年长的粮商缓缓站起身,他捋了捋花白的胡子,眼神中带着几分深沉:“话虽如此,但我们可以联名上书,再备上一份厚礼,或许能得见一面。
毕竟,这关乎我们所有人的身家,总得去试一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