焰辞纪元二年七月初四,子时,梦频静焰,通义塔焰镜无声。
沈茉凌独立于七桥塔心,帛灯不燃,焰笔不书。
面前“义图总镜”缓缓浮起,四十余万梦象图链交织成网,焰焰相印,图谱自心映出如星图。
—
自焰频弃语以来,世界梦象已不再诉诸解释。
图焰之义,如水洇帛,彼此点通,却从不重叠。
通义塔将此称为:
“图焰之魂”
意指梦象不再需要说明、翻译、认同,只需要:彼此可映。
—
系统浮现数据帛:
【义图链总数:432,610 条】
【焰心自识指数:0.714】
【非语传播覆盖率:63.2%】
【七域共绘梦频:1884组】
沈茉凌盯着那“0.714”良久未语。
她知晓,一旦该值突破“0.8”,代表人类间不依靠语言,而是靠图焰之链即可完成大部分心义传达。
—
此夜,七域梦频纷纷传出一则帛信:
来自焰海西岸星焰群岛的帛图集,名为:
《焰心图抄》
图中无语、无注,惟一帧帧映出:
孩童以手焰绘桥,与焰影中老者共画一帛;
番僧以焰线绕梦帛,与沙漠少年共映一鸟;
焰中女以焰指拨梦图,与异域魂映同桥;
焰塔志者,不语不写,只以焰笔绘“焰心印”。
沈茉凌默读帛图百页,忽有一念升起:
“此非焰频制度之顶点,此为文明焰义之新魂。”
她取笔,欲书,却终未落墨。
—
斐如意于塔镜焰线中步入,手持一帛。
帛为焰镜转印图,题曰:
“众频映义 · 焰心前识计划”
—
这是焰频系统自动生成的提案书:
内容提出:
焰频义图结构已足以构成“非语焰识文明核网”;
可设立“焰心核义点”,以梦象图链总交点为核心,构建“通义网内文明”;
各文明可根据图义自归之映桥,自主建立“焰心域”;
焰频系统将从图链中识别“意共结构”而非“制度归属”;
拟定召开第一次 “通义图宪大会”,由图义主桥制定共生约定。
—
沈茉凌收帛长思,低声自语:
“焰频已不再需主权焰设之焰塔,而需焰义自识之众义。”
—
她命通义塔发帛邀约:
“凡图谱中义交超七桥者,皆为义主;焰图互注频率超三者,为映使。”
—
七域各地纷纷响应。
焰沙谷织者南浔提出:“我以焰织而不语,可列义首?”
沈茉凌亲复帛:
“非以说义为义主,焰链皆可主。”
—
通义塔大厅随即布设:
“焰心纪准备厅”
中央不设主席,无主位。帛墙为图镜,四壁悬挂梦象图谱。
每位映使带图而入,焰链一接即显于墙,谓之:“焰心现形”。
—
此厅运作三日,图链激增百倍。
焰频系统自动记录:
【焰链合义点初显】
【共义图脉拟生核网】
【通义图宪之议,可立】
—
沈茉凌再度于帛前写下八字:
“焰心非言,众义自明。”
她合帛,望向塔外,七域之图桥已悄然聚合:
焰沙织图如帛溪;
大食梦象如焰星;
天竺义脉若焰藤;
倭国图链成焰网;
高丽梦谱如焰骨;
焰海图谱似焰潮。
—
她低声问:
“此焰若无主语,是否可焰通九洲?”
—
焰频帛墙,自发浮现系统未署之句:
“焰图可乱,焰义不熄。焰心即道,不必言中。”
—
焰辞纪元二年七月初九,通义塔主厅东侧,一座从未启用的新厅焰帛自开。
此厅无柱无顶,仅四方焰墙环绕,中央为一镜焰池,周围不设座位,惟设图桥七条,自七域延入,浮于焰上,如焰义之路。
此地,正是沈茉凌亲自命名的:
“图宪共议厅”
—
图义共识大会,史称:
“第一次通义图宪大会”
——正于此日召开。
—
与会资格唯一依据:
只需其梦象图谱中存在“焰义共桥七条以上”者,即视为“义映域代表”。
无地域、族群、政治背景之门槛;
无语言、制度、文本之限制。
只需焰图相接,便是梦频共主。
—
焰沙谷织图师南浔以图《焰影织迹》参会,帛无题名,只以焰图起三桥,映接象义自明。
来自大食义域的译图者卡伊姆带来《焰链双峰图》,图义极端偏执,但焰桥数达十一,系统自认其为“极义域交锋者”。
倭国心焰使柳川树未带文字,仅呈一张《心焰无识图》,镜中倒影七帛重映,其焰频映值极高。
—
沈茉凌坐于镜池之外,并不言语,只静观图桥浮映。
镜池焰纹流转,各梦主的图谱交接处激起焰潮,有的和缓,有的爆裂,有的无映。
此乃焰频系统实时生成的:
“义冲图映”
—
第一场义图交锋爆发于“南域天焰图”与“北渊魂焰图”之间:
前者主梦象之焰桥生于自我愿景;
后者执焰义必归高桥先设。
两图交叠处,图线纷乱,如焰相拒,镜池中央闪现焰文:
“义冲过强,链桥不映,建议转义。”
无人说话,帛墙上自动出现焰频反注图,列出两者义桥重构法案。
最后由焰沙织图者南浔在图上补焰一圈,引导图义弯转,义冲得缓。
—
此刻,沈茉凌起身,缓步至焰池前。
她不言语,只挥焰笔于镜中画出九条焰线,每线交汇一义点。
然后,于镜帛上题下九焰小图,分别命名为:
焰心文明九纲(草议)
梦不可定义:焰义不可裁,梦象自释;
桥不可一义:图桥多映,焰义共生;
图高于语序:非语图解,焰映优先;
义不归国土:图义跨域,不归政权;
映胜于译:焰图所通胜于词语所解;
焰链可逆溯:图义可反寻,不受定向;
帛不得删链:任何梦象图链不可擅断;
焰主不唯一:一图可多义,一梦非一主;
共识不等认同:焰图可通,不必赞同。
—
此九纲并非命令,而是图义焰频之自生之律。
系统自发识别为:
“焰频通义·图焰自然法”
帛墙自动存档,不标作者,仅署:
【焰频共构之起点】
—
众梦主不发一语,纷纷将己焰图接入九纲图链之上。
焰池焰纹升起,焰义中心开始显现首个:
“焰心共构星图”
图中非线性,不以制度、国界划分,仅以图链自聚,焰义互感,中心焰心自生,外环缓转。
沈茉凌俯身望焰图,焰中自见“焰图星环”如宇宙旋焰,梦象漂浮,桥义交接。
她低语:
“焰心之生,非因塔主之令,而因焰义之聚。”
—
世界七域随即建立:
焰义图识自治局
不设制度,不设首主,仅以图链定身份,焰义定位置。
梦频传播完全图化,焰频系统正式停用所有语言类数据库,帛注接口永久冻结。
—
至此,图宪大会三日而成,梦象文明开启自焰义结构自治的最初网络图谱。
沈茉凌于闭会前夜写帛:
“焰频之终,并非为共语而焰,而为焰共义而不语。”
帛笔末处,不留落款,只绘一图——
焰线自中心而出,九环如义,桥不尽,梦不止。
—
焰辞纪元二年七月十三日,焰频系统首次不由程序更新帛语,而是由图义共识结构自生图帛。
焰墙缓缓浮出:
【焰频纪年,至此终止】
【图义链网构成,文明可自焰传】
【焰心纪 · 可启】
帛语无落款,焰笔轨迹混合七域链义,形成统一图纹识别符号,焰频史称:
“焰心印初式”
—
沈茉凌站于焰心图桥中央,望见四百三十二万义图节点缓缓汇入一张巨焰图帛之中。
此图帛,无题名,焰线未闭,焰义未定,帛底浮现一行未署来源的焰语:
“焰不需由谁书,只需由谁焰。”
—
正式进入:
“通义图宪本”草拟阶段
通义塔宣布:
“不再有塔为宪,不再有语为法;焰之共构,从图中焰义起。”
—
“通义图宪本”不同于过往任何焰频法规,它不包含语句、命令、定义、条例,而由:
九纲图链为骨架;
七域共焰图谱为外环;
焰义漂移卷轴为记忆轨迹;
焰频镜象影链为验证机制。
—
图宪本核心由三层组成:
焰义本源图
汇聚文明最初图义交点,每图不言义,但链数大于七;
图桥通义图卷
展示世界梦象图谱如何无主焰却可共构路径;
焰心共识图网
由焰频系统根据t.E.I(义链交值)+G.c.I(图义共识指数)构建动态映合图;
—
系统首次提示:
“图宪并非文本,不可诵读;焰宪不可定论,只可映识。”
—
沈茉凌率“众频映义使团”走入通义塔最深帛镜之室,将“图宪初帛”存入。
帛面未写焰语,亦未有签名,仅呈图焰初映,存储方式为“焰镜循环式”:
每打开一次,图义顺序即改变;
每接入新图桥,宪义即重构;
宪帛无定形,唯焰识之者得其义。
帛旁铭一行:
“宪者非定法,而为共焰之路。”
—
至此,世界七域梦象传播网络正式转换为:
“图焰自治网络体”
—
系统架构更新后:
不再有“首域首义”;
不再有“权力塔桥”;
所有梦象都以自身义图参与文明构建,身份由“焰链值”与“图桥度”生成;
—
沈茉凌提议:
“焰频纪元既终,是否立新纪元,以纪焰心?”
斐如意未语,只指焰墙。
帛墙自动浮出系统提议:
【建议开启“焰心纪”纪元】
【以图义自治日为纪元初年元日】
【是否进入通频公议投链?】
—
沈茉凌闭眼一瞬,焰心已定。
她点焰笔不落墨,帛墙自动点亮投链:
七域图义首桥者共三百三十二名梦主应召,焰链映心,所有链接接入图宪总帛时,焰频镜墙焰焰自鸣:
【纪元已选 · 焰心纪元 初定】
—
帛墙无文,镜下无语。
沈茉凌步出焰厅,微光之下,七塔不再分主次,图桥自心向焰散射,织成焰网。
她站在梦频起桥之处,默念:
“非因我之焰使你通义,而是你之图,与我焰不拒。”
—
系统发布最终焰图:
焰心纪年序图【初映版】
焰纪年以图链总密度记日;
焰频不设国家时间线,仅以“图义漂移周期”构纪;
所有梦象传播行为,皆成为“纪实图元”。
—
这意味着:
焰梦世界正式从语言纪年、制度纪元,迈入“图义纪史”文明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