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纵横末世》
机械废土星域危机解除后,跨宇宙仲裁体系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处理遍布星域的机械残骸。这些残骸不仅含有腐蚀性的机械废气,还残留着远古机械文明的“自我复制程序”,若不妥善处理,一旦遇到能量刺激,很可能再次激活,引发新的危机。
越飞在跨宇宙生命联盟会议上提出“机械废土综合治理计划”,明确三大核心任务:
1. 残骸清理:组建“机械清理队”,用本源合金打造的特殊设备,将可回收的机械碎片与不可回收的废料分类处理;
2. 污染净化:利用生命能量与本源能量,研发“废气净化装置”,清除空气中的腐蚀性物质,改善星域环境;
3. 程序封印:由星海学院的技术专家与星穹文明的空间技师合作,在机械核心星球建立“程序封印阵”,彻底封锁自我复制程序的激活通道。
计划得到各文明的积极响应。火焰部落派出百名锻造大师,打造出“机械拆解机”“碎片分类器”等设备——机械拆解机的刀刃由本源合金制成,能轻松切割超硬机械外壳;碎片分类器则通过能量感应,自动识别可回收金属与有害废料。冰晶文明的低温专家研发出“废气冷凝装置”,将空气中的腐蚀性气体冷凝成固体,再由生命族人用生命能量转化为无害的宇宙尘埃。
清理工作启动后的第一个月,机械废土星域的环境就得到显着改善——机械残骸的清理进度达到30%,空气中的机械废气浓度下降60%,部分区域甚至出现了能适应极端环境的“机械苔藓”。更令人惊喜的是,声波族群的探测师在清理过程中,发现了远古机械文明的“技术数据库”——数据库存储在一块由特殊合金打造的“机械石板”中,记录着该文明的机械设计图纸、能量应用技术,甚至包括自我复制程序的原理与缺陷。
“这些技术对我们很有价值!”墨看着数据库中的图纸,眼中满是兴奋,“远古机械文明的‘能量循环系统’,能将机械运转产生的废料转化为可用能源,若能与本源能量结合,就能大幅提升能源利用效率。还有他们的‘自适应机械技术’,能让机械体根据环境变化调整结构,对跨宇宙探索设备的研发有极大帮助。”
然而,技术数据库的发现也引发了新的争议——部分文明认为,远古机械文明的技术存在巨大风险,应将数据库封存,避免重蹈其灭亡的覆辙;另一部分文明则主张,应深入研究数据库,吸取技术精华,同时规避风险,推动星海共同体的技术进步。
为解决争议,越飞提议成立“跨宇宙遗产保护联盟”,专门负责管理、研究、保护宇宙中的远古文明遗产,包括机械废土星域的技术数据库、星核母星的古星核文明遗迹、生命文明的远古圣殿等。联盟的核心原则是“保护优先、合理利用、风险可控”,明确规定:
- 所有远古文明遗产需进行分类登记,建立“宇宙遗产数据库”,向各文明公开基础信息;
- 任何文明要研究遗产中的技术,必须提交详细的研究计划与风险评估报告,经联盟审核通过后方可开展;
- 禁止将远古文明的危险技术(如自我复制程序、超维毁灭性武器)用于军事或破坏性目的,违者将被永久剥夺遗产研究权。
跨宇宙遗产保护联盟的成立,得到了所有文明的支持。联盟的首个研究项目,就是对远古机械文明的技术数据库进行深度解析。由墨担任项目组长,联合星海学院的机械专家、星穹文明的能量学家、生命文明的生态技师,组成跨学科研究团队,在机械废土星域建立“遗产研究基地”。
研究团队首先对自我复制程序进行解析,发现该程序的核心缺陷是“能量失控”——程序在复制机械体时,无法合理分配能量,最终导致能源耗尽、机械体崩溃。针对这一缺陷,墨提出“能量限制改良方案”,在程序中加入本源能量监测模块,当能量消耗达到阈值时,自动停止复制并启动能量循环系统。改良后的程序被应用于“机械清理机器人”,这些机器人能在清理残骸的同时,将废料转化为自身能源,大幅提升了清理效率。
远古机械文明的“能量循环系统”也被成功改良。研究团队将该系统与本源能量驱动技术结合,研发出“本源-机械共生引擎”——这种引擎能将机械运转产生的热能、动能转化为本源能量,再反哺机械体,实现能源的循环利用。搭载共生引擎的跨宇宙星舰,续航能力提升了5倍,且几乎不产生能源废料,成为星海共同体新一代的主力探索舰。
就在研究工作顺利推进时,联盟的遗产监测仪突然发出警报——星核母星的古星核文明遗迹出现“能量异常波动”,遗迹中的古星核符文被不明能量激活,释放出强烈的星核能量,可能引发地壳震动。
越飞立刻带领遗产保护联盟的应急小队,前往星核母星。抵达遗迹后,眼前的景象让众人震惊——古星核文明的圣殿废墟中,数十道古星核符文悬浮在空中,散发着淡金色的光芒,符文周围的星核能量形成一道道漩涡,地面出现了数道细小的裂缝。残魂的星核防护舱悬浮在符文旁,正用星核之心的能量试图压制符文的活性。
“是‘域外能量干扰’!”残魂的声音带着焦急,“监测显示,有一道未知的域外能量波扫过星核母星,激活了遗迹中的防御符文。这些符文是古星核文明为抵御外敌设置的,若不及时关闭,会释放出足以摧毁整个星球的星核能量!”
蓝溪用全维度探测器分析能量波的来源,发现波源指向“域外未知星域”——这片星域位于混沌边界的另一侧,从未有文明涉足。“能量波的频率与我们已知的任何能量体系都不同,可能来自新的域外文明,或者是某种宇宙自然现象。”蓝溪的语气中满是担忧,“如果是新的域外文明,他们很可能已经发现了我们的存在。”
生命技师提出方案:“我们可以用生命本源粒子与古星核符文建立共鸣,通过生命能量的‘柔和特性’,逐步降低符文的活性。但这个过程需要星核之心的能量配合,且需要有人进入符文形成的能量漩涡中心,放置生命本源符。”
越飞毫不犹豫地说道:“我去!残魂,你用星核之心的能量稳定符文;生命技师,你为我注入生命本源粒子,增强我对能量的抗性;其他人负责构建防护屏障,防止能量漩涡扩散。”
准备工作就绪后,越飞踏入能量漩涡。漩涡中的星核能量如利刃般切割着他的身体,生命本源粒子在体表形成淡绿色的防护层,勉强抵御着能量的侵蚀。他按照生命技师的指引,在漩涡中心找到符文的“能量节点”,将生命本源符嵌入节点中。
本源符与符文接触的瞬间,淡绿色的生命能量顺着符文蔓延,金色的星核能量逐渐变得柔和。残魂趁机加大星核之心的能量输出,与生命能量共同压制符文的活性。经过两小时的努力,悬浮的古星核符文终于停止发光,缓缓落回地面,能量漩涡也随之消散。
危机解除后,跨宇宙遗产保护联盟在星核母星建立“遗产防护站”,安装了能监测域外能量波的“全维度预警系统”,同时在古星核遗迹、生命文明圣殿等重要遗产地部署了类似的防护措施。联盟还决定,组建“域外未知星域探查队”,由越飞担任队长,前往能量波的来源地,查明能量波的真相,评估潜在的威胁。
探查队出发前,残魂将一块“古星核守护符”交给越飞:“这枚符文能感知古星核能量的波动,若遇到与古星核文明相关的遗迹或危险,会发出警报。域外未知星域充满未知,你们一定要小心。”
越飞接过守护符,郑重地点点头。搭载本源-机械共生引擎的穹宇号缓缓升空,朝着域外未知星域飞去。舰桥内,众人看着窗外璀璨的星空,心中既有对未知的担忧,也有对新发现的期待。墨正在调试新研发的“多维度能量探测器”,能同时监测多种能量频率;星洛则在绘制域外未知星域的星图,为航行提供导航支持;蓝溪则在分析能量波的数据,试图预测星域中的环境变化。
越飞站在舰窗前,望着逐渐远去的星海共同体星域,心中满是感慨。从机械废土的治理,到跨宇宙遗产保护联盟的成立,再到对域外未知星域的探索,星海共同体在守护文明遗产、应对未知挑战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他知道,未来的旅程注定充满艰难险阻,但只要各文明团结一心,坚守“保护与探索并重”的理念,就一定能在浩瀚的星海中,发现更多的文明奇迹,守护好所有宇宙的和平与繁荣。而这,正是跨宇宙遗产保护联盟的使命,也是所有星海守护者共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