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乐二给钱也痛快,签完合同就给了杨山1000的稿费,多出来的算预支。
约定了供稿日期和交付地点后,杨山就潇洒的离开了。这么多天没白费,缩水版的《大唐双龙传》估计能卖出去5万多块钱,就是有点费手。
反正杨山现在也闲着,每天拿出四个小时抄四千字也还能承受。而且他可以简写啊,那么多的人名可以用符号替代,比如一根棍儿代表寇仲,两根棍儿代表徐子陵,绾绾可以是一个圈儿......
回家后正当杨山拿着一叠钱准备找媳妇炫耀一番的时候,突然听到里屋传出的抽泣声。
怎么了这是?媳妇想家了?
进到里屋后就见于莉把自己裹在被子里,身体还在不停地颤抖。
“媳妇,今天不舒服?我刚买了你最爱吃的叉烧包。”杨山赶紧哄着。
于莉掀开了被子,迅速用手抹了把脸上的泪痕,手上似乎还挂了一丝鼻涕,“我没事儿,就是看到容嬷嬷用针扎紫薇,太心疼了。”
杨山拿起放在床上的手机,顿时脸都绿了。
这败家娘们儿,拿着在这个时代属于天顶星人科技的产品,是为了让她学粤语,没想到还看上《怀猪哥哥》了,简直是暴殄天物。
正当杨山准备数落她一顿的时候,转念一想,自己何尝不是拿着高科技抄千字十五块的小说。
算了,大哥别说二哥,原谅她了。
既然原谅了,那就哄哄吧。
“这个......,其实吧,容嬷嬷不是个坏人......”
杨山开始八卦这些演员的黑历史,从头到尾一个都没放过。
于莉听的眼珠子都要掉出来了,“难道这里边只有容嬷嬷一个好人?”
看着她情绪恢复正常了,杨山继续安慰道,“也可能是我不知道她的黑历史。我的意思是看电视剧没必要太认真,那些剧情都是人瞎编出来的。你要是想看,我还有一部这个作者的电视剧。”
“这个作者很出名吗?”
“嗯,很出名,是湾湾那边的人。有空我再帮你找找她写的小说,都是差不多类型的苦情戏,属于非正常人类情节。”
于莉白了他一眼,感觉自己也连带着被骂了。
“你看了这么多天的电视剧,就没有对我原来的那个世界好奇么?”杨山问了心里话。
“有什么好奇的,你不也说了么,和现在的生活差不多,就是多了个能打电话能上网看电视的手机。”
“哦,确实是这样!”杨山揉揉鼻子,她总结的很对。
“对了,今天侯老太太帮我介绍了份工作,是去隔壁那条街上的制衣铺干活,白天我去那儿看了看,感觉还行,比我在棉纺厂轻松。我想去试试。”
热心的侯老太太给于莉介绍的这份工作还不错,那家制衣铺其实就是个制衣小作坊,一共只有十来个人。主要的活儿就是模仿现在市面上的流行款式制作女士服装,所接的订单大多数来自周围的街坊邻居。
杨山也觉得不错,工作也不累,现在于莉多少能听懂这里的方言了,出去多接触一些人挺好的。
“行,你想去就去吧,别累着就行。”
“就是钱给的不多,刚够咱们家交房租的。”于莉提到钱就有点沮丧。
这次轮到杨山显摆了,他掏出刚刚拿到的1000块钱,“拿去花吧,抄书得来的。”
“这么多?那要不我也抄书赚钱吧!”
“不用,你知道咱们不缺钱,让你出去干活是为了尽快适应这里。我也没想着把这事儿一直干下去,就是用来打发晚上时间的,最多算是第二职业。我这两天也一直琢磨着找个正事儿干干呢。”
“那,那我明天就去上班了。”
“去吧,记得照顾好自己。你对这个地方不熟,别乱走动,上下班都要跟着熟人一起。这是个自由的世界,自由到根本没人管你。邻居中没有管事大爷,厂子除了发钱其他都不负责,政府也不会理你,甚至警察都不会帮你。”
“嗯,知道了,你都说过很多遍了。”
就这样,于莉先找到了工作。
杨山则上午在外边晃悠,下午回家拆收音机研究电路,晚上抄小说,一天三顿饭都由他负责。
经过这么多天的市场调研,杨山对于从什么地方入手稍微有了些头绪。
他在现代屋的时候购买过商业的电路设计软件,曾弄出过很多电路图保存了下来。在现在手机上也有类似的App,虽然功能和台式机里的软件没法比,但是用来做简单电路的仿真测试没问题。
现在他依照香江电子市场的特点,设计出来几款收音机的电路,比市面上要好一些,不过优势并不明显。
但是在是否建厂的事情上,他还没拿定主意,如果冒然开厂,即使不被其他厂家针对,租赁工厂、招募工人、购置设备、购买元器件、建立成熟产线、拓展销售渠道等等方面都能让杨山一个头两个大,而且他感觉自己那30万的资金太少了,即使想办法弄到贷款也很难维持住。
现在杨山觉得最现实的设想就是买到一家现成的小厂,嗯,作坊也行,直接用他们的现成工人、设备以及进出货渠道开展生产。生产出来的收音机,使用别人的牌子和销售渠道在市面上销售,俗称贴牌。
他准备过两天出去打听打听,有哪个厂子准备出手,然后去找几个出货量大的收音机厂,凭借着手里设计最成熟的三款收音机电路图,谈贴牌事宜。这样虽然赚不到什么大钱,但好歹能把厂子开起来。
不过杨山打听了很长时间,似乎现在还没有这种模式,而且他也没有足够的理由让那些厂子接受贴牌模式,只能是硬着头皮试试了。
“杨后生仔,还在研究你的收音机啊!”候老先生看到杨山家开着门,就探头过来看了看。
“侯老爷子,您遛弯回来了,该回家给候我婶做饭了吧。都和你说过了,叫我小杨就行。”杨山抬起头,随口调侃道。
侯老头到现在还是有口津门腔,还时不时的用上粤语的一些词语,说话极具喜感,杨山感觉他说的每一个字都带着梗。
侯家是51年举家从津门过来的。侯老头以前是一位手艺出众的手表修理师傅,建国前靠着这门手艺认识了不少权贵,也积攒了些家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