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来来,赶紧进来,就等你们两个呢!”热情的耿波把杨山两口子请进门。
“不好意思,来晚了。于莉她非要去王府井买东西,逛了大半个上午。”杨山顺嘴找理由。
“还不是你笨,逛了半天也选不好。”于莉可不吃这个亏。
挺着大肚子的何雨水上前拉住了于莉,“就是叫你们一起吃个饭,干嘛还带这么多东西。”
“都是些孩子用的,奶瓶、奶粉、还有我妈给小孩做的衣服啥的,还有......,”于莉赶紧显摆,一样样的拿出来,这可是她逛了一个上午的战果。
杨山没理两女之间的瞎客气,这还是他第一次来耿波家,抬眼看去,发现不大的客厅里已经坐了两个男的。
“你好,我们重新认识一下,穆瑞凡,燕大61届,在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工作。”一个熟悉的陌生人主动站起身向杨山伸出了手。
“哦,哦,你好,你好,杨山,水木64届的。”杨山不太习惯这么介绍自己,因为他经常跳级,他自己也搞不清楚算哪一届。
这个人就是翻译室的那位懂行人,杨山没猜错,他就是燕大半导体专业的。
“杨山,听说你前段时间和木头一起工作,他这个人不好相处吧。”李航适时插话过来。
杨山这才反应过来,“原来你们几个都认识啊!”
“是李航都认识,六零年我和他都在研究所实习,后来他调去了川省的773厂,而我留在所里。”
“别管怎么说,咱们现在都认识了,来,坐下聊。”耿波招呼几个人坐下。
杨山还是模模糊糊的,搞不清耿波把几个人叫到一起吃饭是为啥。
他这几天都在为前往金陵做准备,于莉一直都不太高兴,好不容易她上正常班能天天回家了,杨山反而要出去学习半年。
老丈人一家也不太乐意,他们还等着抱外孙,眼见今年是看到不希望了。
就在杨山努力安抚家人的时候,耿波请他全家周末来做客。
寒暄了几句后,何雨水把于莉带进了里屋。
“这次借耿波的宝地,咱们一起吃顿饭。以后都是同事,趁这个机会提前熟悉熟悉。”李航直接说明了这次聚餐的目的。
杨山有些明白了,“李科长,你的意思是以后咱们几个都要去那个新厂?”
“不光是都要去新厂,是咱们三个都要在李科长手下混饭吃。”耿波拍了拍身上沾的面粉调侃道。
哦,原来是这样。
之前董副司长和他说过,等他到新厂后会升到副科,不仅仅是副科级待遇,是要真正管理一个项目组的。
看来他的新科长就是这位李航了。
“咱们这个科室有点特殊,是专门负责产线各个工序的工艺流程的,所以负责人有点多。按照计划,除了你们三个,还要再加两个,不过现在具体是谁还没定。而且和咱们类似的科室还有两个,各有研究侧重点。”李航当仁不让的开始以上位者的口吻说话。
“新厂不是明年才建立吗?这么早就定下了?”杨山好奇的问。
“厂子是明年建,但是集成电路的产线要早早的规划出来,我们几个现在已经开始做准备了,下半年就要开始设计产线。不过你嘛,估计要等到年底才能上岗了。”耿波笑着说。
穆瑞凡也跟着解释,“之前没和你说过,其实咱们在这方面迈出的脚步比你知道的要远,774厂的测试车间已经做出了一些实验性的平面化逻辑电路,只是确实不成熟,而且电子管数量有限。咱们要做的就是在此基础上继续拓展,实现规模化......”
杨山听的很入迷,很兴奋也有些忧虑,兴奋的是他即将进入国内最顶尖的集成电路领域;忧虑的是目前集成电路这一块,国内各个厂子和实验室都在单打独斗各自摸索,这意味着很难形成合力。
“说起来有点对不住你,本来和上边说的是让你负责集成电路的电路设计。后来我听耿波说你前年实习的时候,在配件和产品的检测方面也很在行,就想着干脆把封装测试的工序也交给你得了。谁知道你们领导直接把你发配到金陵去学习,一学还是半年。”
杨山这才明白,原来他出去学习的始作俑者是这位李航李科长。
“哈哈,你小子一直走运,这一次终于走背字了。我以为你会和我一样去物理研究所学习,没想到要离家半年,弟妹肯定有意见了。”耿波一副幸灾乐祸的样子。
接着李航向杨山大概说了一下他们的工作计划安排,耿波具体负责2英寸单晶硅片的制作工艺;穆瑞凡光刻和刻蚀,初期的目标制程是20微米,杨山则负责电路设计和封装测试;李航负责产线整体运营。
杨山越听越兴奋,这不就是仙童半导体八叛徒的878厂版本么,想想都带感。自己不仅仅是历史的见证者,还是参与者。
不过这一项目目标难度有点大啊,翻译了那么多的资料,大概情况杨山还是知道的。尤其是穆瑞凡负责的20微米制程,良品率达到10%都算是巨大的成功。
“杨山,你可别觉得你的工作最轻松,他们两个都有大人物在背后做指导。只有你,到时候可没人给你帮忙,全靠你自己了,所以这次学习你可千万别掉链子。”李航郑重叮嘱道。
说到这点,耿波非常得意,“杨山,你知道我这次在物理所学习,谁是我的导师吗?是林研究员,哈哈!”
这个人杨山知道,是前几年回国的,非常厉害的牛人。哦,对了,还是位女士,似乎她目前的处境并不太好,处在限制使用的范围。
不过这都是耿波的事情,杨山没多问。
又聊了几句工作上的事情后,耿波招呼杨山帮忙端菜,“都知道你擅长做饭,你是故意来这么晚的吧。”
杨山乐呵呵的也不还嘴,像个跟班一样给耿波帮忙,今天的事情让他的心情非常好。尤其是李航说可以自己组建小团队,有意向的话,具体的人员调动厂里会负责协调。
杨山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丁冲,他俩以前在制作收音机上合作非常默契,这次要是能把他调动过来,一定能继续这种默契。
就是不知道他愿意不愿意来,毕竟杨山自己也只是个副科,他肯定不会高过这个级别。
如果他愿意来的话,电路设计可以让他当助手,这家伙心细如发,还有点强迫症,非常适合这样的岗位。
还有丁芸,这位跨专业学霸在电子和材料化学方面都很擅长。不过还要再等等,她后年才会毕业,在正常情况下,她大概率会被安排到艰苦地区去锻炼。
到时候如果把她划拉过来,那封装环节倒是可以让她来试试,现在用于封装的材料都是塑料类的材质,她应该比杨山这个“赵括”强很多。
唉,看来想让那位清高的学霸听话,这半年又要下苦功夫了,杨山把浑水摸鱼的念头放到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