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山为了尽快吃到肉真是竭尽所能,一路小跑就回到了四合院,许大茂正在后院子里二大爷吹牛下象棋呢。
杨山和二大爷打了个招呼就拉着许大茂到一边嘀咕起来。旁边的二大爷正杀的许大茂丢盔卸甲,眼见着就要将死了,没想到许大茂临阵撤退了,等了好半天都没回来。
“我说杨家小子,你拉着大茂背着我说啥呢,不会是啥见不得人的事情吧。”二大爷有点不耐烦了。
这时候许大茂也听了个大概,乐呵呵的对杨山说,“不就是想弄个铁架子伍得的么?我也正求二大爷帮我做个小拖车呢,干脆咱俩都找他帮忙吧。”
说完就把杨山拉回了棋桌,把杨山的目的告诉了二大爷。
“小子,看不起你二大爷是吧,这事儿你和大茂这小子说有用么?他还不是得来求我?”二大爷都没听完就一脸的不耐烦,“下棋下棋,明天让大茂带你进厂子里找我,我去给你弄。”
“不是,二大爷,您没明白我的意思,我不光是想买点钢管铁柱之类的材料,还想找个师傅帮忙给我做个东西呢,您一个六级钳工,不用做这种糙活儿。”杨山现在脑子有点不好用了。
“我又不是孤家寡人,难道就易中海有徒弟?你回去好好画个图纸啥的,明天一并带过去,我徒弟也不是笨蛋,肯定能给你做出来。现在你赶紧滚蛋,别耽误我们下棋!”
杨山脑子转了一圈就想明白了,看来二大爷是想和一大爷争高下,贾东旭弄了个玩具枪出来,他也想着让徒弟给自己争争脸面。那还有啥好犹豫的,肯定要答应啊!
“得嘞,二大爷,我这就去弄图纸,以后您的发言稿都包在我身上。我帮大茂哥走一步棋,抽车!拜拜了您嘞!”杨山蹦跳着走了。其实图纸杨山早就弄好了,只要再稍微修改下就行。
“怎么样,二大爷,杨山这步棋走得有点意思吧。”许大茂看着棋盘上的局势翻转了,一张大长脸上全是得意。
杨山才不管二大爷的棋局,他现在也是兴奋不已,这简直是梦幻般的开局啊!
要做就做全套,他又匆忙返回煤站,准备让吴三儿明天一早带着手工压模器带到轧钢厂,这东西杨山光靠估算可画不了那么精准。
听到杨山的来意,站长有心拒绝,在这个节骨眼上拿走套模具不说还要带走个人,肯定耽误事儿啊。可当杨山把轧钢厂这个虎皮扯出来后,站长立马就答应了,并且满心欢喜的想着能不能靠这个新机器让自己往上走一步。
第二天早上杨山先去学校请了两天的假,然后就去厂门口与其他人汇合。有许大茂这个内部人引领,杨山和吴三儿很顺利的来到了维修车间。
“杨山,你到那边的废料库里自己找得用的东西吧,我去招呼二大爷的几个徒弟过来。说好了啊,先给我弄拖车,现在村里的农忙已经结束了,都催着我去放电影呢!”说完就趾高气昂的出车间了。
吴三儿进来后也不拘束,到处晃悠好奇的看着各种机械设备,碰到感兴趣的还上手摸摸。杨山也不去管他,一心一意的在废料库里翻找起来。
没过多久,许大茂就带着三位师傅过来了,殷勤的给两边的人做起了介绍,“杨山,过来认识一下,这是张师傅、这是牛师傅,这是朱师傅,都是二大爷带出来的高手。”
“你就是杨山啊,你那把枪设计的不错,我儿子很喜欢。这次你准备做什么?”带头的张师傅接过杨山递来的烟,客气了两句就转入正题。杨山估计这是二大爷传的闲话,说那把枪最开始其实是杨山设计出来的。
其他两个师傅去帮许大茂制作他的拖斗小车,张师傅则专门和杨山对接他的事情。
杨山也不废话,掏出他早就画出来的设计图递给张师傅,大概介绍了一下他想要东西的模样和功能。
“画的不错,挺认真的。这个是支撑柱吧;这个是脚踏板,有点高啊;这个是什么?哦是用来把煤块弄出模子的推杆……”张师傅果然专业,只几眼就看明白了杨山这种外行画出的图纸,然后又看了看杨山费了半天劲儿搬过来的那堆垃圾,撇了撇嘴自己走向废料库。
杨山冲吴三儿挥挥手示意一起跟上去。
“这个,这个,还有这个……”张师傅也没客气,指挥着两人又搬出来一大堆的废件。
“小子,不差钱吧!把这个也搬出去当基座用。”
杨山看到那一整块废铁至少30公斤重,心想着九十九步都走了,也不差最后一哆嗦,咬咬牙和吴三一起把铁块挪了出来。
张师傅又去工作台上拿了几块打磨石和一些磨砂纸,递给杨山,“今天上午你们的任务就是除锈,我用炭笔画出的地方一定要清除干净,水房在那边,自己去接水。我先去忙大茂的事情了,下午再来弄你这个压煤机。”
这点活儿对于杨山两人来说太轻松了。两人一边懒散着干活儿一边闲聊。
“杨山,刚才那个张师傅太牛气了,都懒得用正眼搭理我。不过看那样子是真有本事,你说他一个月挣多少钱啊?”
“看样子他至少也是个三级工,一个月小50块吧。”
“啧啧,难怪那么牛气,比我们站长拿的都多,顶我累死累活干两个多月了。”
“三哥,你少在我这里装穷,大晚上你去鸽子市是义务劳动?”杨山向来对卖惨的没啥好态度。
“咳咳,你小点儿声,鸽子市这事儿是能见光的么?我这不也靠着几个发小儿的帮衬么?哎,你说你以后要上大学,那上完大学后能拿多少啊?”
“56块。”
“擦,那你以后也是土豪了,难怪现在敢嘚瑟的三天两头找肉吃。唉~~~,这天儿没法聊了……”
中午许大茂很敞亮的请两人去食堂吃了顿饭,还专门去了何雨柱的那个打饭窗口。
“杨山,你人缘真不错,食堂师傅都认识,你看他给咱俩打的饭,都冒尖了。”吴三放下吃光的饭盒满足的打着饱嗝。
“那人是我邻居,前几天我答应帮他妹妹补习功课。你也应该认识,他也时不时的去鸽子市的。”
“哦,难怪觉得眼熟。行嘞,有了这一饭之恩,下次碰到他一定还他这个人情。”
下午就没杨山他们什么事儿了。吴三躲到一边躺着消食去了,杨山则去了许大茂那边看他的成品小拖车。
以前许大茂下乡放电影基本上都需要两个人,一个人骑自行车带着放映机,另一个人带胶片和幕布,如果碰到没通电的村子,还要再加一个人用板车拉发电器。也不知道是谁给许大茂支的招儿,让他做一个小拖车,挂在自行车后边,这样他一个人就能带着放映机和胶片幕布,可以独自出去放电影。
对许大茂来说,独自出去放电影的好处多多啊,所以他对这事儿很积极,再加上他也不差钱,所以很快就来找二大爷。许大茂和二大爷都住后院,两家人关系不错,所以二大爷也很痛快就答应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