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时实现财富自由之后,杨山就开始实施他的下一步计划了。
早在他知道京城里蜂窝煤供应紧张的时候,就有了这个想法,那就是制作一款高效、简易、手工操作的蜂窝煤制作机。
为此杨山在回归的日子里,他就查了很多的资料,结合这个时代的实际情况,他大概想象出一台机器,画出一幅设计构想图。因为他在这方面是个外行,很多事情只能是想当然。
为了自己的设计能贴合实际,周日的中午杨山特意和街道办请了个假,去了煤铺找吴三儿。
“哎呦,我的大爷唉,您这嘴也忒馋了,为了吃口肉都追到这里来了。”弯腰捶背的吴三儿正在墙角扶墙歇息呢,看到杨山就是满脸的无奈。
杨山也不见外,走过去靠着墙,伸手递给吴三儿一根烟,“三哥,这不老长时间没见着你了,想你了呗,顺便看看咱煤铺这里还有没有蜂窝煤,我想买点回去。”
“想肉吃就直说。”吴三儿抽了口烟,没好气道,“蜂窝煤昨天就卖光了,你没见着今天煤铺外边高挂免战牌么?现在我们这里的人不论什么职位,都在车间里做蜂窝煤,我这个临时工昨天晚上只睡了6个小时就被拽起来了。就这也供不应求,你半夜来排队都不定能买到。”
杨山好奇的向四周看了看,就听制煤的小车间里哐哐声不断,应该就是在压煤块呢。
杨山转了转眼珠,说出了自己的目的,“那三哥,这样行不行,我帮你干活,你帮我弄点肉怎么样?”
一句话说的吴三儿愣住了,还真有为了吃肉不要命的啊。要说想走后门先买蜂窝煤,他没这个权限,但如果只是帮忙弄点肉来,对吴三儿来说还是能做到的。
“小子,你可想好了,压煤块的营生可不是一般人能撑下来的,别到时候掉链子让我在同事面前丢人。”吴三儿还是觉得这小子有点不靠谱。
杨山拍拍胸脯保证没问题,表示自己从小就是吃苦长大的。
犹豫间吴三儿还是把杨山带进了车间。
制作蜂窝煤的工具很简陋,就是个木头杆子头上固定着一个模具,工人们抓着杆子像用洛阳铲那样,把模具使劲插到煤泥里,连续插几下,估摸着模子里的煤泥成型了,就拿到一边脱模出一块完整的蜂窝煤,只等晾干后就能出售了。
煤铺的站长本来对吴三溜号很是不满,但是看到他居然带回来个愿意义务劳动的人,瞬间就转变了态度,顾不上身边忙的焦头烂额的送煤工,很热情的把杨山叫到了身边亲自指导。2分钟之后,杨山就脱了鞋袜卷起裤腿正式上岗了。
进入工作状态的杨山干活非常认真,不惜力的用力撴着木柄,就像夯土一样,估摸着蜂窝煤能成型后就走到旁边脱模,但实际上力道还是小了,煤块压制的不是很紧实,脱模是容易,可也更容易散掉。
还没做几个,吴三儿就一脸郑重的对杨山说,“必须要使劲,再使劲儿,你刚才做的几个都不合格,即使看起来没散掉,搬运的过程中肯定会散的。”
杨山看了看自己刚才做的那几块,才摆到那里没几分钟就有些变形了,看来吴三儿说的是对的。只好使出吃奶的力气玩命的往下撴。
一个多小时后,累的腰都直不起来的杨山不得不停下来休息,吴三儿也累的够呛,两人走到一边靠着墙边喝水边休息。
“效率太低了,我刚才算了下,一小时一共做了300多个,也就是大概每分钟做5个。一家人一冬天要烧800个左右,即使节省点也要烧600个。我要费劲巴拉的干3小时,才够一家的量。”杨山一边说一边摇头。
“咱们就是临时帮忙应急,要供应全京城的用量,靠人工肯定不行,我听说煤场那边都是烧煤的机器压制的。你们家都用上蜂窝煤了?挺好用吧!”吴三儿蹲坐在墙边,连烟都不想抽了。
“平时做饭比煤球好用得多,不过冬天取暖差不多。”其实杨山不在意蜂窝煤够不够用,他之前就用一节铁皮烟囱专门做了个存火用的小炉子,他每天早上离开之前就扔几块烧红的煤球进去,再在上边加上几块煤球,然后封好上口,只留下很小的缝隙,扔到厨房门口。等他晚上下学回来,炉子里的煤球还没烧完呢。这么做虽然平白消耗了一些煤球,但是节省了他很多时间。
“赶紧坐下休息一会儿,待会儿要接着干呢,你小子体格不错,没想到能坚持下来。”
“嗯!”杨山顺势也坐了下去,心里却想着如何优化一下他的那个设计构想。
其实杨山的构想来自于农村里经常用的那个手动压水机,一根结实的支撑柱立在地上,在靠近地面的地方连接出一个横向的可以上下活动的压杆,压煤模具固定在靠近立柱的压杆上,人脚踩在压杆的外端,依靠杠杆作用下压,把模具压进煤泥里,因为脚踏力度远高于手,所以可以一到两次按压就让煤块成型,然后用弹簧力抬起压杆到一定位置,再用一个插板抹平模具下方多余的煤泥,之后继续抬升,再在模具里添加个脱模的装置,在抬升杠杆的时候让成型的煤块顺利从模具中脱出。之后就是循环往复的操作。
这其中有两个问题,一是要给那个模具做个约束装置,保证模具在横杆上下移动的时候始终保持垂直向下;二是,这个机器一个人操作不了,必须要有人在旁边帮忙添加煤泥和整理煤块,至少要用两个人工,这么算下来不一定效率更高。
第一个问题杨山已经有了解决方法,就是怕这个约束机构太精贵,容易损坏,所以要请专业人士去完善一下。
第二个问题正是杨山这次来义务劳动的目的。他已经估算的差不多了,这个机器弄好后,应该可以做到每4秒到5秒一个,熟手操作甚至能做到3秒,平均下来整体效率提高三成没问题的。另外就是操作机器的两个人也不会像现在这么累,再考虑到减少了一些整理煤块的时间,全局效率提高四到五成都有可能。
想定这些后,杨山决定再接着干一小时,确认一下他的结论,如果没问题了,就进行下一步计划。
“三哥,现在鸽子市还有猪肉卖么?多少钱了?”杨山问起了最实际的问题。
吴三轻笑了一下,“你多久没买过肉了?这个数。”
杨山看着吴三一手两根手指一手一个巴掌,不禁咂咂舌,两块五。不过也能理解,棒子面的价格都快翻两番了,这猪肉算是涨的慢的了。
还好杨山现在吃得起肉,只要鸽子市有的卖。
休息了10分钟,杨山再次拿起了敞口洛阳铲,使劲的往下撴。他现在想验证的是长时间的劳动,制煤效率能下降到什么程度。现实如他所想,仅仅坚持了半小时后,杨山就觉得双臂肿胀,腰酸背痛,不得不放缓了制作速度,一分钟能做出来4块就不错了。看着旁边的吴三儿差不多也是这样的效率,杨山估摸着这也就是正常工人的生产平均速度了。这让杨山对他的机器充满了信心。
再次休息的时候,杨山把他的想法告诉了吴三儿,“三哥,我刚才想了个方法,能让制煤的速度提高7成以上,我现在就回去想办法把工具弄出来,如果这事儿成了,你能不能多管我几顿肉啊?”
吴三儿脸上写满了嘲笑,他还以为杨山是累的受不了,找个借口开溜呢,“小子,你本事大,赶紧去弄吧,你要真做出来,我管你一辈子的肉。”然后就挥挥手,让杨山赶紧滚蛋。
这个东西杨山自己是做不出来的,所以只能找人帮忙,杨山想到的第一个人就是许大茂,看他那性格就知道好面子人头熟,应该能在轧钢厂帮他找到个人。而且杨山觉得这家伙喜欢掺和事儿,这种事情也只有他可能乐意干。杨山现在兜里也有些积蓄,制作材料就直接在轧钢厂里买一些好了,反正都是求人,不如只求一个人好了。至于给许大茂啥好处,杨山还没想出来,就当欠他个人情吧。
至于一大爷,杨山可不愿意这事儿让他参与,以他好拿捏人的性格,还不知道能做出啥膈应人的事儿来。二大爷杨山也想过,但是觉得二大爷只会把他当小孩儿,这个事情在他看来就是个玩笑。
哦,也可以托许大茂和二大爷说说,也许二大爷能给许大茂个面子,据说他们两人关系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