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灯初上,庆功宴的水晶吊灯在穹顶投下碎金般的光斑。苏明远甫一落座,便留意到圆桌中央的冰桶里,几罐可乐正咕嘟咕嘟冒着冷气,像极了庆朝护城河冬日里的冰泡。他下意识拢了拢明制道袍的袖口,指尖触到内衬里缝着的《饮膳正要》书页 —— 那是他初到现代时,为适应饮食翻烂的古籍,此刻书页硌着小臂,像儿时塾师的戒尺,提醒着他「入乡随俗」与「守正不移」的微妙平衡。。
“苏老师,喝什么?” 服务员递来菜单,指尖在 “特调冰饮” 一栏轻轻点了点。少年扫过菜单上的 “草莓波波冰”“柠檬气泡水”,目光忽然定在 “桂圆红枣茶” 上,仿佛看见庆朝茶寮里的炭炉沸汤,听见邻座书生讨论 “茶宜精舍,宜云林,宜松风竹月” 的声响。可当目光掠过 “冰” 字时,胃袋竟条件反射地抽搐 —— 想起初到现代误饮冰奶茶,腹痛整夜的狼狈,不由暗叹脾胃比心性更先认了输。
“劳烦换作温茶,在下素不饮冰。” 他将菜单推回,袖中的罗盘玉佩随动作轻晃,在桌布上投下细碎的阴影。那阴影像极了庆朝太学地砖上的日晷刻度,提醒着他此刻已身处不同的时空。邻座流量明星王浩的笑声传来时,他听见自己心跳声在耳膜震动,既怕被笑 “迂腐”,又不愿违背对身体的古训,索性用《黄帝内经》作盾,却在开口时惊觉语气太像夫子说教,不禁在心底自嘲:“苏明远啊苏明远,你这掉书袋的毛病,怕是到了现代也难改。”
王浩晃着可乐罐调笑 “睡衣论” 时,苏明远指尖摩挲着道袍上的云纹刺绣,忽然想起李芳说的 “用幽默化解尴尬”,可脑子却先于嘴巴做出反应,扯出 “夜行衣” 的谎。话一出口便后悔 —— 庆朝士大夫最重 “诚” 字,何时学会信口雌黄了?但见众人笑逐颜开,又暗叹:“或许这便是古今第一难:真话太直,假话太滑,如何在其间寻得中庸?”
网红主播追问 “算命” 时,他望着对方亮片美甲,想起庆朝女子以凤仙染甲的雅致,忽而生出隔世之感。提及 “荧惑守心” 时,眼角余光瞥见陈浩然冷笑,心脏猛地收紧 —— 那人的眼神太像庆朝御史台的言官,总带着弹劾般的犀利。他慌忙用 “顺应天时” 圆场,却在说起 “饮食养生” 时,看见王浩眼中的真切求知,心底又软下来:“罢了,能让一人知冷热,便是好的。”
陈浩然挑衅时,苏明远端起茶杯的手微微发颤,茶水在碗中晃出细碎的涟漪。他想起在庆朝,与政敌在御花园 “君子论政” 的场景,那时有假山流水作衬,此刻却只有霓虹与酒香。“古今通吃” 四字出口,连自己都觉得尖刻,可话已覆水难收。见王浩憋笑的模样,又在心底叹气:“原想做个温润君子,却还是学了现代人口舌之争,可笑可叹。”
苏明远望着对方脖颈间晃动的金链子,想起庆朝商人佩戴的玛瑙串珠,不禁莞尔:“《黄帝内经》有云‘饮冷则伤脾’,古人饮食,首重‘温热’。”
他下意识用袖口掩住杯口,仿佛那杯还未上桌的茶已遭寒气侵袭,“就像你们练歌护嗓,需忌生冷,道理相通。”
“哎哎哎,听不懂听不懂!” 王浩笑着摆手,忽然瞥见苏明远道袍上的暗纹,“苏哥这衣服…… 该不会是睡衣吧?我奶奶说,古人睡觉才穿这么宽宽松松的。”
满桌哄笑中,苏明远听见自己的心跳声在耳膜震动。他想起初到现代时,因穿交领右衽被误认为 “coSER”,在地铁上被索要签名的窘迫。指尖摩挲着道袍上的云纹刺绣,他忽然想起李芳说的 “用幽默化解尴尬”,便故意板起脸:“王公子有所不知,此乃‘夜行衣’—— 昨夜在下夜观星象,不慎将朝服沾了露水,只好换此轻便装束。”
“夜观星象?” 斜对角的网红主播眼睛一亮,“苏哥还会算命?快给我算算什么时候能涨粉!”
“算倒是会算,” 苏明远看着对方涂着亮片的美甲,想起庆朝女子的丹蔻,“不过古人云‘善易者不占’,在下只会观星辨时。比如此刻……” 他抬头望向窗外,霓虹灯下,北斗七星正隐在雾霾里,“若在庆朝,这般星象该叫‘荧惑守心’,需祭天祈雨。”
“祭天?那得摆多大的排场啊!” 王浩灌了口可乐,喉结上下滚动,“不像我们现在,下雨全靠人工降雨。”
“人工降雨?” 苏明远耳尖微动,想起在《天工开物》里读到的 “祈雨术”,“倒与古人‘雩祭’有几分相似。不过在下以为,顺应天时方为上策。就像这饮食 ——” 他忽然指着王浩手中的可乐,“此等‘琼浆玉液’虽爽口,却不如茶汤养人。在下前日见公子在片场咳嗽,可是贪凉所致?”
王浩的笑容僵在脸上:“哎,还真被你说中了!医生让我忌冰,可我这嘴……” 他晃了晃空罐子,忽然压低声音,“苏哥,你那儿有什么养生秘方没?我妈天天逼我喝中药,苦得要命!”
苏明远闻言,眼中泛起光亮。他从袖中摸出个锦缎小包,摊开时露出几味晒干的药材:“此乃‘利咽代茶饮’,含胖大海、金银花、甘草,用温水冲泡即可。在下每日晨起必饮,倒比贵朝的‘润喉糖’见效快些。”
“贵朝?” 王浩挑眉,“苏哥又说胡话了,什么贵朝贱朝的,咱们不都在现代吗?”
少年这才惊觉失言,耳尖霎时通红。他想起李芳反复叮嘱的 “别暴露古代身份”,忙低头拨弄桌上的青瓷茶杯:“在下口误,是‘贵地’…… 对,贵地的茶饮别具风味。”
这时,服务员捧着青瓷茶盘走来,碗中桂圆红枣茶正腾起袅袅热气。苏明远见状,忙起身接过茶盘,向服务员深施一礼:“有劳。” 那服务员受宠若惊,手中的托盘险些打翻,惹得邻座又是一阵轻笑。
“苏哥这礼行得比古人还地道!” 王浩掏出手机拍视频,“要不你开个礼仪课吧,我第一个报名!”
“礼仪课不敢当,” 苏明远用茶夹拨弄着碗中红枣,想起在太学教同窗行冠礼的时光,“不过若诸位不嫌弃,在下倒可讲讲‘茶礼’—— 比如这斟茶,需七分满,留三分人情;端茶时,拇指按盖,中指托底,谓之‘三龙护鼎’……”
他正说着,忽然瞥见陈浩然走进宴会厅。那人今日穿了件绣着龙纹的中式衬衫,却配了条破洞牛仔裤,显得不伦不类。苏明远想起对方在红毯上的冷笑,指尖不由得收紧,茶夹 “当啷” 一声掉进碗里。
“怎么了苏哥?” 王浩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忽然压低声音,“别理那家伙,他今早刚被爆‘假唱’,现在正憋着火呢。”
苏明远轻轻摇头,用茶勺舀起浮在水面的枸杞:“古人云‘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在下不过是怕溅了茶水,污了衣裳。”
话音未落,陈浩然已晃到他们桌前,手中的威士忌杯映出冷冽的光:“苏明远,听说你在颁奖礼上写了篇策论?怎么,想当现代孔夫子?”
“不敢,” 苏明远端起茶杯,热气氤氲中,他看见陈浩然眼底的嫉妒,“在下不过是个爱读旧书的人,哪比得上陈公子,既能唱‘新声’,又能穿‘古衣’,当真是‘古今通吃’。”
王浩 “噗嗤” 笑出声,慌忙用咳嗽掩饰。陈浩然的脸色瞬间铁青,正要发作,忽听宴会厅中央传来司仪的声音:“请苏明远先生上台致辞!”
苏明远起身时,道袍下摆扫过王浩的运动鞋。他忽然想起方才茶桌上的对话,转身对王浩低语:“那代茶饮需用温水,不可用沸汤 —— 就像待人接物,过烫则伤人,过冷则寒心。”
“得嘞,” 王浩晃了晃手机,“我刚把你说的‘三龙护鼎’拍下来了,发给我妈看,她准高兴!”
苏明远微笑颔首,步向舞台时,听见身后陈浩然的嘀咕:“装什么古人……” 他指尖摩挲着袖中的《饮膳正要》,忽然轻笑出声 —— 这满室的霓虹与酒香,于他而言,又何尝不是另一种 “古今合璧”?
舞台上,聚光灯照亮他手中的青瓷茶杯。苏明远望着台下闪烁的手机屏幕,想起庆朝灯会时的万点烛火。他轻吹茶面,开口道:“方才与诸位论茶,忽然想起一事 —— 古人以茶待客,讲究‘茶过三巡’;今我以茶代酒,敬这古今交融的好时光,愿诸君……” 他瞥见王浩举着可乐罐对他比心,不禁莞尔,“愿诸君既能饮得冰镇可乐,也能品得温热茶汤,各得其所,各美其美。”
掌声响起时,苏明远看见林婉儿从侧门进来,手中提着个食盒。她朝他晃了晃,口型说:“给你带了温粥,别喝冷的。”
苏明远点头,忽然觉得这宴会厅的空调风不再刺骨,反而带着几分庆朝茶寮的暖意。
散宴时,王浩追上来,往他手里塞了包东西:“苏哥,这是我妈炒的芝麻核桃粉,说给你补脑子 —— 写策论费神!”
苏明远望着手中的塑料袋,又看看王浩脖子上的金链子,忽然笑出了声:“多谢王公子,在下定当‘温故知新’,不辜负这‘古今补品’。”
夜风裹着都市的喧嚣扑面而来,苏明远摸出袖中的罗盘玉佩,轻轻摩挲。远处的摩天楼群与记忆中的宫阙重叠,他忽然明白,所谓传承,从来不是刻舟求剑,而是像这杯中的茶 —— 旧叶新水,相融相洽,方能泡出最浓的香气。
“想什么呢?” 林婉儿递来温热的粥盒,“快喝,凉了就不好了。”
苏明远揭开盒盖,米香混着红枣甜香扑鼻而来。他忽然指着街角的便利店:“你看,那冰柜里的绿豆汤,倒像是庆朝的‘冰酪’。明日我教你做‘荷露茶’,用现代的玻璃瓶装,想必更妙。”
“好啊,” 林婉儿看着他眼里的光,忽然轻笑,“不过先说好,要是你再把厨房点了 ——”
“不会不会,” 苏明远捧着粥盒,像捧着一卷珍贵的古籍,“在下如今可是懂得‘水火既济’之道,定让这古今茶汤,都甜而不腻。”
月光落在他道袍的云纹上,仿佛给旧时光镀了层金边。远处的便利店传来 “欢迎光临” 的电子音,与记忆中的 “客官里边请” 奇妙地重叠。苏明远忽然觉得,这满手的温热,便是古今最妙的合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