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国庆过后,肖镇回到了南锣鼓巷95号跨院家里,他幺爸已经在国庆前拒绝了留在京畿。
肖征把快反集团军和西山扫盲学校的指挥权交到了军部后休整了两天,拜访了在京的一圈老战友老领导。
肖征乘坐军用运输机回到了春城军区继续鼓捣他的山地打击群作战单元。
跟肖征一起走的还有肖镇给他调去的28名无人机作战信息处理专家团队,由肖镇的学生石雪峰带领根据演练数据实时调整离线打击信息处理单元。
肖征这出“不争”的气度感动了在京的很多人,留下了良好的口碑。
就跟自己家大熊猫讨论的一样,自己得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他肖征还没到坐镇中枢的资历。
哪怕在1962年西线和天山突出部冲突中表现相当优异,他也还差一点道行。
不过肖征走了,肖镇给唐城重建指挥部交付了后续工作后也回到了京城家里。
王月和李小云还有肖瑾最先从唐城康复中心撤回各自单位,王月最近在带领团队攻克华夏自己的人种基因图谱攻关这项研究是个超级大课题,没有10年的时间是磨不出结果的。
李小云是接到301医院通知,带着医疗小组去高原巡诊,特别是给高原群众做白内障切除手术。
目前李小云是白内障手术国内的超级大拿,军医也是军人所以回来3天时间就收拾行李跟着医疗队去了高原。
肖瑾医疗系统流转去了金陵医科大学,主要是王月给她找了个肝胆内科和药剂学的大拿再带带她。
肖瑾本来博二了,好嘛就因为他妈觉得自己闺女还得学学药剂学又生生把博士毕业推迟了4年。
肖镇回京第二天给自己妹妹肖瑾当工具人和小勋、小鱼儿一起送他们姑妈去火车站坐火车去,还好肖瑾不是一个人去的,还有军医大学的同样一起的3-4个人去那边一起流转。
小鱼儿和肖瑾两人在车上叽叽喳喳的聊着明年报考哪所医科大学。
“小鱼儿,你没推荐吧,你和小勋读的景山又不是创新园区的高中没有系统内高考的!”肖瑾突然想起了现在的招生政策说道
“啊?姑妈你不要吓我,我和小鱼儿才13岁啊,也不够下乡的年纪吧,爸爸!”小勋也被他姑妈这么一说心里慌了
“淡定,没看到爸爸被老乡爷爷叫回来开会了吗,估计是科学技术大会,我会联络几位像你们品师公那样的大国手建议组织恢复高考的。
我说肖瑾,你劝我闺女学医安的什么心,没听说劝人学医天打雷劈啊!
闺女学医很辛苦的你看看你们姑妈还得再读博士读4年哦!”肖镇不想自己家小棉袄那么辛苦劝解道
“爸爸我才不听你的,我就要学医,我妈妈也是医生呢,我奶奶也是我姑妈也是。
哼我才不和小勋一样研究这爆炸那爆炸的,全都是些爆炸爱好者!”小鱼儿是个有追求的小女生
肖镇赶紧闭嘴。自家小棉袄继承了他的“毒嘴”,那小嘴叭叭的开始了就不会停。
小勋倒是说了他想去华南理工大学学习半导体和电子,他对这方面有兴趣。
不过又想去老旅长爷爷创办的学校去读造导弹的专业。
他现在很为难,他决定下周放假回来去总参大院拜访一下老旅长爷爷问清楚再说。
“渣男!”小鱼儿一句话噎住了小勋的打算
“我怎么渣男了?”
“学着这个,望着那个不是渣男是什么爸爸你说是吧?”
“小勋精力旺盛,到了大学有余力是可以多学几个专业,爸爸都是同时学几个专业的人,那个你们都没人考虑报爸爸的母校华清吗?”肖镇忙问到
“和尚学校都没啥女生!”小鱼儿说道
他闺女的理由好强大,“好了到了,肖瑾自己去了金陵照顾好自己,有人欺负你了给大哥打电话哈!”
“知道了大哥,大哥你搞研究也别太累着自己了,对了明年小勋他们也要高考了,你和嫂子总要有个在家里的。”肖瑾进检票口前转头说道
“我这大半估计得在911所或者回华清物理所这边忙碌,我准备写个物理方面的论文,答应了老人家就得办到不是。”
“那就祝大哥研究顺利,早日实现目标!”
“那当然,不然浪费大半年时间干嘛啊!
春城那边已经走上正轨了,可能时不时的中途回去给他们纠偏一下就行了。
到了宿舍给我小砖头回个话,当大哥的安心点,进去吧!”肖镇将行李推给肖瑾说道……
肖镇开车回到跨院,刚到大门口遇到也才下车刘光齐,刘光齐赶忙下车一路小跑到了跨院门口等着。
现成的大腿不抱抱谁的,何况说起来肖镇还是他的露水老师嘛,他跟任我行两人一直没断联系的。
肖镇把车停好,“小勋小鱼儿去菜市场买点菜回来。,身上还有钱票嘛?”
“爸爸你上回给的还有呢,小鱼儿走骑自行买菜去!”
“来了来了”小鱼儿从客厅柜子里拿了一叠钱票揣小包包里就去了车棚子里……
“光齐坐,要喝茶自己泡,我去换身衣服就下来!”肖镇招呼着刘光齐
“好的肖大哥!”……
肖镇和刘光齐两人坐着喝了两盏茶才走,核心意思是来911所拉点项目落地去平谷。
肖镇的意思是要想富先修路,接着就说交通好了自然就有项目移到那边。
肖镇意思是啥,要复兴的项目过去先把修路的工程交给复兴基建修,再谈项目引进呗。
肖镇和刘菊香两人已经早就商量好了,911所得民用部分外移,所以刘光齐算半个自己人,能用资源照顾自己人当然得照顾。
已经跟刘光齐说了让他明天去找刘菊香具体洽谈。
接下来几天,肖镇自己在书房里梳理科学技术大会上自己的报告书还有就是高考建议书和教育方面的一些建议。
特别是马上第一波留学潮的管理,国家花钱送这些家伙去西方留学。
总不能白白培养吧,留学前签合同,不回来先赔了钱再说。
同样的肖镇让王泽端从自己复兴基金里注入了1000万美元到“肖正堂教育基金”里,到时候这笔钱就是搞高考的教育补贴基金,怎么印卷子这些都够了吧!
肖镇最后合上12公斤的笔记本电脑想着高考的事,能提前到明年7月开始,正好他好大儿和小棉袄高三毕业考第一届。
又想到了自学丛书,他决定给合作这么多年的老黄送点业绩,说着打了电话过去给黄社长提前漏漏消息。
老乡主持工作开始,最近接到很多下乡知识青年的一些糟心事,说实话肖镇保护他这个系统里家里的所有孩子,能安静的正常读书,还能内部自主招生。
像李云龙家李启明、李启功两兄弟就沾了光,不然这阵下乡去吧。
同样他铁锤弟弟同样的也沾光了,不过铁锤这家伙怎么跑去星城读国防科大去了。
10月国庆过后,华夏科学技术大会在京召开,肖镇的大国手老朋友们都来参加了,他的几个小牛学生任我行这些也有资格参会。
当然肖镇是坐在秦老师和古老师身边,再过去就是老余、老华、老王、老朱、老邓这些国家科技战略委员会的成员坐第一排。
大会按照顺序发言,每个人讲5分钟,最先发言的是秦老师,他除了简述了一下自己的报告内容同样提到了恢复高考的议题,接着其他发言的同样也提到了高考,老乡都认真的做了笔记。
肖镇也是5分钟发言,也提到了高考,同时还在会上假模假式的说,澳城爱国企业南山投资王泽端总裁捐赠1000万美元到了肖正堂基金会里,作为支持祖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捐款的事。
于是恢复高考这项决议在会后第三天肖镇老乡主持更高级别的会议上顺利通过了《关于1977年度恢复高考的若干决议》文件,通过央视、央广和《群众日报》头版新闻形式传播了出来。
老黄在华清出版社印刷厂蹲守了23天时间看着仓库里近85万套自学丛书发愁呢,得了平地惊雷高考来了,科学的春天同样来了。
肖镇看了新闻的当夜打电话问老黄赶出来多少套自学丛书了,老黄说85万套,肖镇觉得这家伙保守了,有近大几百万的考生和知识青年呢,继续印200万套都不够。
还有一个事,有关肖镇的,学部委员已经成为历史,他成了华夏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他幺妈是工程院院士,他的学生任我行成了工程院院士,郭林成了工程院院士。
萧澈、狄幸、葛喻、关键、石雪峰五人是港城神龙投资集团赞助教育部高教司5亿美元成立了“长江学者科研基金计划”:主要奖励45岁以下青年科技人才。
有项目可以向长江学者基金申请特殊科研经费,每年每个长江学者有50-100万人民币的科研经费,自己做好账能平账就可以。
也就是说这50-100万完全是变相给青年学者们发的小工资,灵活性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