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一转,来到老宣宁伯寿诞。
家宴安排在晚上。
天色未暗,伯府已张灯结彩,丫鬟婆子喜笑颜开,各处透着欢声笑语。
眼看时辰差不多,温知宜重新换了一身衣裳,一如既往的霜色襦裙,系上同色狐狸领子披风,衬得小脸莹白如玉,她抱着袖炉,让观棋拿好寿礼,不紧不慢前往观澜院。
温知宜到的时候,三房的人已经来了,二房则和她前后脚到。
不多时,温嫦依也来了,和她一起过来的,还有一位面容端方的郎君,一袭石青色缎面直缀,头发半束,腰系丝绦,看起来文质彬彬。
这就是温家大郎,温翊承。
他一进门,躬身向众人见礼。
温少恒招呼道:“大郎来了,过来这边坐。”
二房有三个儿子,俱是嫡出,温二郎温一珩,温六郎温秋成,以及温七郎温十谙,至于三房,则有两个儿子,一嫡一庶,嫡出的温三郎温兰舟,庶出的温四郎温景升。
几人依次叫了声大哥。
温二郎和温三郎坐在一起,兴致勃勃谈论昨日后池打冰球的事,温大郎温六郎温七郎则各个神色认真,挨个由温少恒询问考教功课,剩下温四郎独坐在一边,脸上挂着得体的笑,却总给人一种阴沉的错觉。
三房郎主温惜安,注意到被排挤在外的二儿子,清瘦的脸上露出不满,有些心疼地把儿子唤到跟前。
郑氏不经意瞧见,笑容微敛,拉着女儿的手收紧。
“大姐姐。”
温敬轩不知何时进来,脚下一歪凑来这边,小声问温知宜:“阿翁寿礼,你准备的什么啊?”
“一幅画。”她回道。
温敬轩嘶的一下,追问道:“就一幅画?你自己画的?”
“买的。”
“名家大作?”
“......不是。”
温敬轩睁大眼睛,用看勇士的眼神,看着淡定的温知宜。
犹豫了一下,他问道:“大姐姐你应该知道,我去岁送礼被人笑话的事吧?”
温知宜点点头,有些好奇他这次准备了什么。
温敬轩道:“我这一次,可是亲手做的,仙鹤长寿如意枕,从选材到雕刻,全是我亲自动手,绝对让人说不出闲话。”
他话音一顿,小声提醒道:“大姐姐,我建议你还是换一个礼物。”
现在亲自动手,肯定已来不及,但至少要体现出价值。
简而言之,送贵的,准没错。
温嫦依看到对面凑到一起说话的两人,十分不爽地冷哼了一声。
笑吧,笑吧,看你等一会儿,笑不笑得出来!
还有五弟,真是眼瞎,以为攀上温知宜,就能压她阿兄一头了,呵,做梦!
往年这时候,温敬轩大多和温一珩温兰舟两人待在一起。
今年也不知怎么回事,十分干脆地把小伙伴抛到脑后,视对面的挤眉弄眼于无物,凑在温知宜跟前谈兴十足。
他说道:“大姐姐你知道,咱们府里今日,来了一位新表妹么?”
这事温知宜还真不知道。
不止不知道,她甚至第一时间,没反应过来他说的人是谁。
温敬轩看她一眼,就道:“就是大姑姑的女儿,之前就到京都了,不过被魏王殿下接了回去,听说前面一直住在惠妃娘娘宫里呢,今日上门,还有惠妃娘娘身边女官陪同。”
“哦?”温知宜身体略微坐起一点。
这么一说,她总算有点印象。
之前似乎听人说起,宣宁伯府出嫁的大女儿,前面一段时间过世了,只留下了一位独女。
不过,这个时候回府?
温敬轩像是知道她在想什么,压低声音说道:“人家皇宫都住过了,也就谈不上冲撞,毕竟卑不动尊嘛。”
温知宜淡淡一笑,问他:“这么说,对方以后是要住在伯府了?”
她虽然是以询问的语气说出来的,但心里推断对方住到伯府这事应该八九不离十。
单看之前,对于大女儿的死,温临盛并没什么表示,如无意外,对这个突然出现的外孙女,他怕是也没什么感情,偏偏宫里惠妃横插一脚,伯府想视而不见都不能。
就不知这位新表妹,是个什么性子了。
说曹操,曹操到。
只听外面传来一声一声奴仆请安声,老寿星温临盛满面红光,由儿子温泽川搀扶着进来,唐氏走在他另一侧,身边跟着一位十五六岁的小娘子,一身素白衣裳,眉目如画,沉静如水。
在她身后,是一位四十出头,面容严肃的姑姑。
温知宜打量过去一眼。
看来这就是那位新表妹,和宫里出来的女官了。
这女官瞧着倒是有点像刚到她身边的言姑姑,当然,她说的不是相貌,而是那股气质,那种沉稳肃然,八风不动,即便天塌下来,眼也不带眨一下,浑身上下透着“规矩”二字。
房里等候的诸人,纷纷起身见礼。
温临盛笑呵呵道:“都不必多礼,权当是家宴,坐吧。”
众人再次行礼,随后依次落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