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孩子,快过来,让伯母瞧瞧。”
刚入赵王府,才下了长廊,一行人就撞上顾家的人。
顾大娘子楚氏满脸含笑地朝温知宜招手。
唐氏笑着点头:“元娘,去拜见你顾家伯母。”
温知宜垂眸上前,正要福身见礼,手就被楚氏拉起,在她手背上轻轻拍了拍,“真是个好孩子,再没见过生得这般标致的了,竟把咱们京都的女娘都给比下去了。”
唐氏谦虚道:“你说的哪里话,她脸皮薄,可担不起。”
“太夫人您可别谦虚,瞧我这臭小子,都快成呆头鹅了。”楚氏笑着点了点脸颊泛红的顾衡玉。
闻言,温知宜抬眸扫过去一眼,正好撞上顾衡玉看来的眼神。
清澈,明亮,透着隐隐的欢欣。
在她看过去时,他像是不敢和她对视,眼神躲闪游离,最后有些生硬地低下脑袋,耳根连带脖子染上一片绯红,周身透露着紧张,以及小心翼翼的喜悦。
温知宜很惊讶,惊讶过后,眼眸暗暗一闪。
皇室纠葛,一旦卷入,轻则丧命,重则九族埋出二里地。
她不是不想还燕非时恩情,但这事也太要命了,万一被人提前察觉到什么......再说,她总不能一直受人辖制啊。
她只有先跳下贼船,才能站在和他平等的位置。
可这贼船,上容易,下来难。
她如今的手里,尚没有能下船的资本。
宣宁伯府嘛,是不用想的,她宁愿受燕非时辖制,也不愿被宣宁伯府控制。
但顾衡玉的表现,让温知宜看到一点希望。
她下意识抬手,轻轻碰了碰脸颊。
不管对方只是喜欢她这张脸也好,还是真的对她心有好感,或许,她可以借顾家力量,慢慢从那旋涡抽身。
燕非时的恩情,她会还,但怎么还,她自己说了算。
这不过是个一闪而过的念头,但心随念转,她自己都没发现,她对顾衡玉的表情,微不可见地缓和下来。
顾衡玉隐有察觉,满心雀跃,清俊的脸颊露出笑容。
楚氏看在眼里,心口微微一沉,面上不露声色,慈祥询问温知宜日常吃什么玩什么怎么打发时间,又瞧见身形消瘦,面色有些病弱,问她吃的什么药,大夫怎么说,从言语到举止,无不透着关心。
这边言笑晏晏,一派其乐融融,不远处的温嫦依,脸色微白,神色尴尬。
因先前那桩事,顾温两家的关系,其实是有些尴尬的。
但所有人中,要说谁最为狼狈,非温嫦依莫属。
她躲在人群后,却依然有种无处遁形的错觉,不少人朝这边看来,那意味不明的眼神,低声交谈后,发出的窸窸窣窣的笑声,无不让她疑神疑鬼。
她想,那些人肯定是在说她,她们都在笑话她!
她脸颊涨红,接着又变白,越来越白,越来越白,到最后,甚至有点站不稳。
“好孩子,我也没个女儿,你平日里得空,便来顾家寻我,咱们娘俩儿也好说说话。”
楚氏一直拉着温知宜的手,一行人缓步往前走着,过了第一重正门,男宾们继续往前走,女眷则拐弯左转朝二门走去。
温嫦依咬着唇瓣,死死盯着前面众星拱月般的温知宜,心下像是猫抓似的难受,一双眼睛恨的通红,仇恨之色乍现。
她僵硬地低下脑袋,眼里爆发出不可遏制的怨毒。
我不好过,你也别想好过!
贱人!
摸了摸袖子里藏着的东西,她脸上神色一点点转为坚定。
——今日过后,我要你和我一样,受尽世人冷眼讥讽!
王府的规格,较之伯府,又要更煊赫显贵。
台基就有一尺高,正门五间,正殿七间,后殿五间,还有后寝、后楼、暖阁、厢房......而这,还仅是赵王前殿居住的一小半而已。
门柱丹镬,饰五彩金云龙纹,绿瓦朱漆,歇山转角,重檐重拱,朱门红窗,无不透露着尊贵与威严。
待来到女眷居住的后殿,庄重森严的气氛明显缓和,更添两分温香软语的秀丽和细腻。
前来迎客的,是赵王府侧妃,姜氏。
看到这位姜侧妃的第一眼,所有人脑海中都会闪过一个词:美艳。
真的就是美,单纯的美,又美又媚,玲珑有致的身材,前凸后翘,看得人心驰摇曳,她的美,极具攻击性,如盛放到极致的牡丹,惹人嫉妒,又不得不为她注目。
相较于美艳的外貌,她十年如一日将赵王妃压在脚下的事迹,更是传遍了整座京都。
“这位就是你家元娘吧。”
姜侧妃和唐氏等人打过招呼后,便把目光投向了温知宜,“真是百闻不如一见。”
温知宜没有回话,眼睛微微垂着。
一时间现场空寂了两息。
气氛莫名有些尴尬。
主要是唐氏等人以为,她会回姜侧妃的话,就都没准备替她接话,谁知她却一言不发,搞了伯府众人一个措手不及。
出声询问的姜侧妃,脸上有点挂不住。
好在这时,楚氏出来打圆场,“娘娘所言不假,这位就是温氏元娘,再伶俐乖巧不过的一个人儿。”
姜侧妃笑了笑,堆出一个略带热情的笑容,“那可是好,长得也好,是个有福气的孩子。”
“您过誉了,她一个小孩子,哪有什么福气不福气的。”唐氏尴尬地笑回了一句,这样的话,听听也就罢了。
正说着,外面有妈妈高唱道:“徐家太夫人,徐家大娘子到!”
徐家?
唐氏笑容微僵,站在她身后的阴氏和郑氏,脸上也有一点不自在。
这可真是,不是冤家不聚头。
莫桑晚进来时,一抬头可不就撞见,与姜侧妃寒暄的温家人。
她脸上表情变得有些难看,尤其是看到对面的某人时,两只眼睛燃起熊熊烈火,嘴角扯起一抹冷笑,短短一瞬间,心里已经闪过弄死对方的一百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