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张一方在微信里不断催促着江河和刘诗琪赶紧回去把房子租下来。
他满心急切,字里行间都是对未来合租生活的期待:
“江河,你们到底打算什么时候回学校啊?那房子可不能再拖了,万一被别人租走就麻烦了!”
消息后面跟着三个焦急的表情包,看得江河直摇头。
江河看着手机屏幕,无奈地笑了笑,随即回复道:
“一方,你先别急。我想在流溪陪奶奶过完元宵再回去上学。这元宵佳节,一家人团圆才是最重要的。
你要是实在没事,也可以来城隍庙坐坐,陪爷爷下下棋、聊聊天、喝喝茶,这边悠闲得很。”
他知道,张一方从小在城市里长大,哪里体会过城隍庙的宁静与温情,但还是忍不住想让好友也感受这份难得的亲情氛围。
张一方起初还不甘心,又是发消息又是打电话,试图说服江河早点返程。
“江河,你想想啊,咱们租下那房子,就能天天开黑打游戏,晚上还能去楼下吃烧烤……”
他的声音里满是憧憬,却被江河打断:“行了,你先来城隍庙待两天再说。”
最终,张一方熬不过,反正假期也没别的安排,便带着陈蒹葭来到了城隍庙。
一到城隍庙,两人便被这里宁静祥和的氛围所感染。
晨光中的飞檐铜铃轻轻摇晃,偏殿里飘来若有若无的檀香,爷爷正坐在院子里的老槐树下,用枯枝在地上画着草药图谱。
“快来快来,小友陪我杀盘棋!”
爷爷看到又有年轻人来陪自己,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连忙招呼他们坐下。
张一方本就对老人的故事感兴趣,很快就被爷爷讲述的抗战时期的医疗往事吸引,时不时提出几个问题,听得津津有味。
而陈蒹葭则和刘诗琪一起,跟着奶奶学习叠元宝、剪符纸,偶尔也会好奇地看着奶奶给来访的老百姓 “叫魂”
—— 一碗清水、一枚铜钱,在孩子头顶绕上三圈,竟真的让哭闹不止的孩童渐渐平静下来。
奶奶看着这四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小年轻,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他们的到来,让城隍庙多了几分热闹与欢笑,也让奶奶和爷爷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
爷爷兴致勃勃地教张一方下棋,两人一边下棋一边斗嘴,互不相让;
江河和陈蒹葭在一旁当起了 “军师”,时不时给出一两个 “馊主意”,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刘诗琪则在厨房帮奶奶打下手,蒸年糕的热气氤氲了整个房间,奶奶偷偷塞给她一块红糖,笑得像个孩子。
日子一天天过去,江河本以为能明显看出奶奶在不断变老,可仔细观察后又觉得,短短这段时间,似乎还难以察觉出太大的变化。
她依旧每天清晨诵经,午后为香客答疑,傍晚在偏殿擦拭桃木剑。
只是在某个深夜,江河起床上厕所时,看见奶奶独自坐在供桌前,背影像一片单薄的纸,在烛光中微微颤抖。
他这才惊觉,奶奶的腰似乎更弯了,步伐也不再像从前那样轻快。
他心中不禁感慨,时间既是如此匆匆,又是这般悄然无声。
它带走了长辈的青春,却留下了无数温暖的回忆。
他暗自告诉自己,无论未来生活如何忙碌,都一定要常回来看望爷爷奶奶。
珍惜与爷爷奶奶相处的每一刻时光,毕竟这些温馨的瞬间,都是生命中最珍贵的宝藏。
这样的日子,一直到了 2014 年的元宵节,江河他们也正式准备返校了。
爷爷奶奶心中纵然万般不舍,还是得接受分别。
元宵那晚,奶奶特意做了江河最爱吃的桂花糖藕,爷爷拿出了珍藏多年的女儿红,
一家人围坐在院子里,看着天上的明月,听着远处的鞭炮声,谁都没有说话,却都在心里默默记下了这份团圆的温暖。
次日清晨,江河和刘诗琪背着行囊站在城隍庙门口,奶奶往刘诗琪的包里塞了一包糕点,又偷偷给江河兜里放了块护身符。
“在外面别吵架,多让着诗琪。” 爷爷拍了拍江河的肩膀,眼神里有不舍,更多的是期许。江河喉咙发紧,只能用力点头。
走出城隍庙很远,江河回头望去,爷爷奶奶还站在门口,奶奶的道袍被风吹起,爷爷的身影显得更加佝偻。
他突然想起小时候,每次离开老家,爷爷奶奶也是这样站在门口目送,直到看不见人影。
原来有些感情,真的不会随着时间改变,只会在岁月的沉淀下,变得愈发深厚。
公交车缓缓开动,江河看着窗外快速后退的景色,心中既有对合租生活的期待,又有对爷爷奶奶的不舍。
刘诗琪轻轻握住他的手,两人相视而笑。他们知道,无论未来走到哪里,城隍庙永远是他们的根,爷爷奶奶的爱,永远是他们最坚实的后盾。